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炖千山龙泉寺十六景

一直觉得目前的千山有两缺:“一缺水,二缺文化”,这一向并不为千山管理当局认同。其实呢,千山早年间并不缺水,直到千山周边脚下的矿山都挖成了海拔负一两百米的大坑,千山井泉干涸,溪水断流,古松枯死,当局也不得不默认千山缺水了。那么缺文化,其实并非现在起,自古以来,山是不可自名的,一定要有名人雅士的讴歌题咏,推崇宣扬才会成为名山。《辽东志》载明朝御史程启充的《游千山记》慨叹:千山“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钦定盛京通志》收藏有顺治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丹徒人张玉书的《游辽阳千山记》。这位张阁老在他的游记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盛赞千山的山势、古寺、奇石、风景、梨花、石溪之后感叹曰:“惜无高人胜流持择品评,虽称名近鄙仍而不变也。”

龙泉寺全景

但是,千山五大禅林之首龙泉寺,在的千山却是个另类。这也是借了清乾隆、嘉庆年间的“三江才子”王尔烈的光,他曾借住龙泉寺西阁读书,闲暇间点评了龙泉十六景,留下了:“鸟引花迎到寺门,翠屏环拥绀宫尊。一千峰里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绝壁时悬云外屋,怪松皆走石间根。来游总向西堂宿,琼岛虚舟惬梦魂。”的诗篇。

雪后龙泉寺全景

王尔烈虽提出了龙泉十六景,却并未逐一品评,这十六景经后来也是在千山读书的同治光绪年间的翰林院吉士繆润绂的多年考究增删才最终确立了固定的“龙泉十六景”。说起这繆润绂刊定“龙泉十六景”还有一段佳话。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他在龙泉寺西阁读书,见到庙里和尚的《龙泉十六景图本》就在上面题了咏十六景诗各一篇;到了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他重游千山时又看到了这个《图本》和自己当年题咏的十六景诗“一读一汗”( 繆润绂语),于是又步原韵重新题咏了新的十六首咏十六景的诗作,并对十六景做了遴选增删,拿掉了一些,又填补了一些。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荣甫在沈阳拜访他的时候,他拿出自己的《含光堂诗钞》说:“吾癸酉、丁亥两番题龙泉十六景之诗向已弃去,今录此诗钞中者乃吾改作也”。这样经他近六十年的反复吟咏遴选锤炼出来的龙泉十六景不能不说是“文化”了。但这在千山只是凤毛麟角之特例,所以说“千山不是没文化,而是缺文化”,呵呵。

王尔烈和繆润绂曾经读书的龙泉寺“西阁”,当然是复建过的了

龙泉寺这十六个景为: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峰夜月、吐符应生、龟石朝日、蟠石龙松、象山晴雪、狮口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石径梨花、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亭落日、万松主照。

其实,龙泉寺也远不止这十六景,你看那千山山脉,重峦叠障,起伏连绵,再配以那无尽松涛,茫茫林蔼,森森花草,兼流泉汩汩,鸟语声声,寺钟悠远,岂不形成一个巨大、浩瀚、波澜壮阔的鼓乐海洋!每当你静下来,其声则起矣;待你动起来,其声则静下哉。动潜于静中,静生于动里。。。 于是乎不断有后来好事之人勉力增添,最后扩大为“龙泉三十六景”,但是,再也没有前十六景那么经得住推敲,那些个景名也“称名近鄙”俗气得多。

龙泉日出云海

呵呵,俺这个“乱炖龙泉十六景”的意思就是在实景和前人诗词笔记中寻觅那龙泉十六景,加上俺多年游览拍摄龙泉寺的一些照片,感慨,放在一个锅里炖烂了再扒拉出来。。。细细地琢磨滋味,好好珍惜尚存的十六景,凭吊那已经永远消失的十六景。

龙泉寺主建筑群

那么,开炖。既然是炖,就要火候到了才出锅,莫急为要。

龙泉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的一座佛寺,这里虽然峰拥峦抱、石挡林缠但是道路却是极通顺的,自千山正门进来,过祖越寺约三四里路既是。加之风景秀丽、殿宇壮观、居五大禅林之首,所以自古以来游客云集,文人墨士多有吟咏。

龙泉寺的得名,据说是因为山泉水流经寺内,蜿曲如龙,故名龙泉寺。另传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曾来此歇饮,水甜适口,沁人心脾,太宗赞赏不已,故名赐龙泉寺。如今,龙泉寺院子里还有一处茶座,游人在饱览龙泉寺美景之后,在这里小憩,举杯品香茗,凭栏论古今,别有一番情趣。看过《古刹钟声》这部电影的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影片中那森严的古刹,秀丽的山色和悠扬的钟声吧?这部影片的很多外景就是在龙泉寺拍摄的。

龙泉寺的确切创建年代已无从考察,相传始建于唐代。据现有碑记,知道最早的建筑是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建造的,其余的多是明清建筑,后代多有修缮改建。龙泉寺的景点比较多,共有二十几处,但是习惯称为“龙泉十六景”,这是指光绪丁亥年(公元1887年)清太史缪润绂“品题更正”的十六景,即“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峰夜月”、“吐符应生”、“龟石朝日”、“蟠石龙松”、“象山晴雪”、“狮口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石径梨花”、“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亭落日”和“万松主照”。但有些景点如“蟠石龙松”、“石径梨花”现已无存。有的名称稍有改动,如“狮口钟声”改为“狮吼钟声”,“鼓亭落日” 改为“鼓楼反照”。在这众多景点中,都在寺的周围。绕寺一周,可遍览诸景,且路径易行。

西阁客灯

龙泉寺西阁过去是接待上宾的地方,清朝太史王尔烈曾在此读书,为西阁题匾“琼岛虚舟”。每逢夜晚,万籁俱寂,借闪闪的灯光,可看到殿宇绰绰,林海茫茫,故有“西阁客灯”之称。解放后这里曾经辟为游旅社,接待那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游山寓此,夜听松涛,晨观云海、真是乐趣无穷;目前这里是个诗画社。

王尔烈手书西阁匾额

王尔烈《西阁客灯》

危岩结构两三间,短烛疏窗笑语闲。

昏黑群峰但突兀,下方应讶火铃还。

繆润绂《西阁客灯》

(一)

夕阳西下暮烟凝,人在危岩最上层。

酒力未消诗未稳,夜深无语对孤灯。

(二)

评诗说剑客谈雄,窗外松涛动晚风。

苍翠全收山四合,破空飞出一灯红。

(三)

客窗高出碧峰巅,一点灯光破暮烟。

我是孤檠旧知己,书声曾伴五更天。

吐符应生

由西阁右侧的山路向北走,在阁后北侧有一峰,正面石壁上刻有“吐符应生”四个大字。这是明朝巡辽侍御盛泰宇在隆庆年间的手迹。对此四字,释者颇多,莫衷一是。龙泉寺的一名寺僧解释为:“声音流露曰吐,委曲飞扬曰符,问答报告曰应,水性活泼曰生,符字象形,余皆会意。”此说流传较久,但按此说,则愈加费解。清代缪润绂有诗说:“摩崖书法掞天才。生应何符语费猜。元秘要将疑案破,除非再请古人来。”清代王尔烈在吐符应生诗序中说:“余考蔡伯喈所撰陈太邱碑有云,峨峨崇岳吐符降神。侍御所题盖本此,亦取大雅崧高之义。”这一说看来是较为贴切的。

王尔烈《吐符应生》

绣衣题刻郁崇冈,铁画端严历岁长。

降岳文宗诗大雅,吐符词铸蔡中郎。

应惊翠巘横坤轴,岂识飞神出震方。

注目峰头思一解,濯缨泉水自汤汤。

【原作注】濯缨泉即在峰下。

繆润绂《吐符应生》

(一)

大力盘旋笔有神,鸿题高勒石嶙峋。

吐符毕竟关何义,疑案长留待解人。

(二)

巨石如屏半藓埋。嵌空四字写摩崖。

苞符秘奥从谁解,不解何如解更佳。

(三)

摩崖书法掞天才,生应何符语费猜。

元秘要将疑案破,除非再请古人来。

【原作注】四字为明侍御盛泰宇书,解者纷纷,莫宗一是。

松门塔影

西阁后面山坡上有一石,高约七米,上面平坦,可以坐人。据说,从前曾有老僧在此讲经说法。石的周围苍松环绕,随风摇曳,故名“讲台松风”。石的北侧有一座石塔。塔前两株高大的松树,枝叶横列如门,天晴日朗时,塔影松荫,掩映成趣,故名为“松门塔影”。

繆润绂《松门塔影》

(一)

下方钟磬动黄昏,塔影玲珑倚石根。

满地西风吹不散,暗随凉月落松门。

(二)

松花如雨落松门,宝塔孤檠佛界尊。

七级玲珑谁写照,东山好月破黄昏。

(三)

虬柯耸翠荫危峦,素影中窥一塔寒。

正似庭阶交竹柏,空明只爱幻中看。

瓶峰晨翠

西阁下有一小峰,上尖下宽,远望如瓶,峰上有小松数株,清翠欲滴,如插在瓶中的小花,故名为“瓶峰晨翠”,也叫“瓶峰插翠”。清朝太史缪润绂有一首诗赞美它:“可有杨枝洒万家,晓岚滴翠到檐牙。痴心拟共山僧乞,移傍书窗插杏花。”诗写得很好,只是想要把这美景挪到自己家去独自受用,却有些太自私了。小峰东西石壁上刻有清光绪年间辽阳知州徐庆璋所书“屏藩独峙”四个大字,下有注云:“甲午之冬,矮夷犯辽,大军未集,予号召民勇,独扼凶锋。幸叨天子威灵,得保危城。今和议已成,江山如故,游览至此,见斯石挺然独立,障蔽千山,因题四字以志感云”。落款是:“光绪廿二年十月既望古越徐庆璋题”。这段题字虽语多掠美,却也多少反映了当年辽阳人民抗击日寇的史实。题字中“倭夷犯”三字已被磨平,唯“倭”字尚可辨出“亻”来。据推断,这三个字可能是在日伪时期,当政者或寺僧为避免触犯日本帝国主义者而凿去的。因为有这题字,因而这一景又叫“屏藩独峙”。

繆润绂《瓶峰晨翠》

(一)

苍松短短映苍苔,天与庄严法界开。

望到瓶峰烟雨里,恍从南海献花来。

(二)

花无可插口常缄,红上东峰日半街。

清净问谁堪结伴,钵盂石古在香岩。

(三)

可有杨枝撒万家,晓岚滴翠到檐牙。

痴心拟共山僧乞,移傍书窗插杏花。

【注】文中所抄繆润绂诗皆按其(一)“咏龙泉十六景”;(二)“再咏龙泉十六景”及最终收入《含光堂诗钞》的(三)“龙泉十六咏”的顺序排列,此后亦然。

讲台松风

西阁后面山坡上有一石,高约七米,上面平坦,可以坐人。据说,从前曾有老僧在此讲经说法。石的周围苍松环绕,随风摇曳,故名“讲台松风”。

繆润绂《讲台松风》

(一)

松风谡谡满诸天,数到恒沙劫五千。

拟上讲经台一问,雨花飞钵竟何年。

(二)

层台高耸石(山含)岈,奥旨何人说法华。

风入松来吹自好, 禅机妙处散天花。

(三)

石耸高台净扫除,山风细细午晴初。

醉携一卷松阴坐,我不谈经自读书。

狮吼钟声

龙泉寺正殿向东沿石阶上山有一座钟楼,上悬一口古钟。钟楼南有一巨石如卧狮,首北身南。敲击古钟时。钟声震石,回声如同狮吼,大有震林壑、慑百兽之概,故名为“狮吼钟声”。

狮吼钟声

繆润绂《狮吼钟声》

(一)

狮峰低卧碧烟含,草合苔荒一径斜。

记得年年寒食节,野风山月放梨花。

(二)

僧楼寂寂暮烟笼,石上松添翠几重。

据地何来狮一吼,月明萧寺起疏钟。

(三)

灵岩钟起月明中,突地行云过半空。

莫入龙邱居士耳,声高原不减河东。

象山晴雪

由狮石东望。有一座山如象鼻下垂,山脊上长有苔藓,呈灰白色,虽是夏日,亦如伏着一层冬雪,故名“象山晴雪”。

繆润绂《象山晴雪》

(一)

皑皑寒雪压蓬蒿,雪点松凉静不涛。

好是藏经楼阁外,日斜云散象山高。

(二)

石门东望石嶙峋,文象峰高绝等伦。

一夜北风吹雪落,维摩又做散花人。

(三)

依稀星彩散瑶光,快雪时晴白满岗。

添个骑驴人恰好,画图谁写孟襄阳。

石门弥勒

狮石西南侧是弥勒殿,殿内塑弥勒坐像,因其坐南面北,故名“倒坐弥勒”。据说,龙泉寺“风水”很好,只是北面有一山口(称北天门),易跑“风水”。为镇北天门,保“风水”,所以才塑了脸面朝北的弥勒坐像。又因弥勒殿下的山石与西面山石相对成门形,所以也把它称为“石门弥勒”。弥勒殿旁立一石杵,名“镇山宝杵”。这是一根经过雕刻的花岗岩石柱,竖在一块伸向深沟的巨大岩石上。相传,这块巨石当年曾不断延伸,大有同西面山石碰合之势。那就会堵住通向龙泉寺的山路。为防止山石西移,就设立了这个石杵,“镇”住了移动的山石。

繆润绂《石门弥勒》

(一)

镇日西风不掩关,莲台说法石头顽。

禅心顿作回头想,含笑终年饱看山。

(二)

石门掩映接松关,我佛何年坐此间。

水不流环石不语,拈花一笑对青山。

(三)

开门对坐石头顽,背转前峰一笑间。

岂是禅僧真退院,回头只看自家山。

龙泉演梵

龙泉寺法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是座观音庙,庙下有泉一眼,昔日,泉水从石罅流出,味道甜美,即使连日干旱,泉水也不枯竭。泉眼上方有石刻“龙泉演梵”四字。龙泉寺各殿塑有许多佛像。传说,过去在一佛龛内藏有明代高僧普安的手杖,名为“普安杖”,明亮如镜,可以照人。在清同治年间,盛京(今沈阳)有一侍郎到千山游玩,见了这根手杖,爱不释手,遂索去回家送给老母。可没过几天,他却手捧用黄绢裹着的手杖,带着一群吹鼓手,吹吹打打地送了回来,并施舍了不少香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侍郎把手杖拿回家中,其母甚喜,杖不离身。可是只要拄杖便心神不宁。侍郎思之必有原委,恐生不测,只好将杖奉还。后来有人写诗记述这件事:“一番小劫下千山,法杖显灵岂等闲。可笑达官全孝道,无端攫去又空还。”

繆润绂《龙泉演梵》

(一)

龙泉遥挂白云岺,注到僧厨意更深。

未有毒龙安所制,水流云散两无心。

(二)

龙泉直划断峰青,中有何人诵梵经。

雨足深山清濑响,耳边犹作木鱼听。

(三)

水到僧厨静趣生,钟鱼时在耳中清。

通灵谁信山泉话,流入空门也梵声。

鼓楼返照

此一景,在繆润绂的笔下称为“鼓亭落日”。这座鼓楼也许是在当时的鼓亭基础上翻修为鼓楼的?近龙泉寺山门拾级而上经法王殿前向西转向西阁方向,几级石阶转弯处即是一座鼓楼。每当夕阳西下时,在暮鼓声中,残阳反照入楼,背景是如黛远山,空濛苍翠别是一番佳景,名为“鼓楼反照”。

繆润绂《鼓亭落日》

(一)

厨烟凝翠接云根,一径西风下佛门。

斜照迟迟僧饭了,鼓亭山月放梨花。

(二)

鼓亭高倚半山头,石径僧归古寺秋。

到眼一轮红似火,西岩晚照正当楼。

(三)

粥鼓收声远幻尘,山亭向夕不逢人。

丹青直入云林笔,残照红衔日半轮。

悟公塔院

由祖越寺前的柏油路西行约二里,在路的北侧山坡上有院落及一门楼,里面是座九层古塔,塔身上书有“真和尚塔”四字。此塔建于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塔侧原有株古松,粗壮高大,松枝旁伸,如伞似盖,与门楼、古塔形如一体,可惜近年来,古松枯死,空留孤塔于院中。这就是“悟公塔院”,又名“招提院”。它原是悟彻大师讲经说法的地方,古塔就是他的墓塔。

繆润绂《悟公塔院》

(一)

悟公塔上白云飞,小憩禅关愿莫违。

满地松阴凉似水,薜萝山径看僧归。

(二)

坐听石上泻松涛,院宇清凉绝俗嚣。

千载悟公名不朽,浮屠争及乱山高。

(三)

招提院小绝尘氛,说法谈空寂不闻。

悟彻禅宗何处去,长留孤塔伴松云。

石径梨花

梨花不知何处去,石径依旧沐春风

千山以梨花繁茂著称,千山周边盛产的南果梨也是著名特产,龙泉寺的“石径梨花”原指山门外的一段登山石径被梨树环护,每当梨花开放蔚然成景。目前,石径尚在,梨花不存,所以“石径梨花”已无存。

这里,贴些龙泉寺山门内外的石径,以来可以想象梨花满树满地是的情景,而来也可以想象当瑞雪满山的是时候,是否又有另一番“梨花”景观?

繆润绂《石径梨花》

(一)

寺门高敞静无哗,草合苔荒一径斜。

记得年年寒食节,野风山月放梨花。

(二)

石桥北上径纡回,片片梨花作雪堆。

犹记月明春夜冷,咏花闲出寺门来。

(三)

溶溶月皎照璚枝,石径循行合有诗。

惜我来此春尚早,梨花犹在未开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山景区概况
钟灵毓秀一奇山——鞍山千山(人文景观篇)
千山知识导游问答
鞍山千山弥勒大石佛,堪称大自然之杰作,跟着我游览千山胜境吧!
寂静的五祖塔林与悟公塔院:千山两日(四)
清末遼寧千山風光【10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