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需要“舍得智慧”

我们都很熟悉塞翁失马的故事。除却其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引人深思的还有塞翁面对得与失的气度。我们的教学亦不例外,无论是课堂价值的定位,还是教学措施的选择,都存在这种得与失的转换。也就是说,我们在追求这一方面课堂效益的同时,必然会伴生另一方面的教学效益的损耗,我们很难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前不久,听两位教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对比之下,我感触尤深。

《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分数除法学习的起始课。教材提供了“平均分一张纸的4/7”的计算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图形语言,进而借助已有的分数乘法的知识,理解并确立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法。研究教材不难发现,编者设计这一计算情境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发展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操作实践、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教学价值的定位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精神,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生虽然具备探究新知的基础能力,但这些基础能力的形成来自于各册教材,比如除法的意义在二年级、分数的知识在三年级、分数的乘法在五年级,这必然会制约学生的探究。加之,学生的除法经验多限于具体的运算体验,难以有效支撑他们达到本课教学所追求的探究目标。因此,教材的设计虽然“价值多多”,但由于缺乏对学情的考虑,必然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

实际教学印证了这一点。采用教材设计的甲教师的课犹如幕布,混沌不堪、沉闷冗长。而乙教师的课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乙教师舍弃了这一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除法的知识,构建“旧知细读”(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的数值即为商)、“旧知新读”(平均分产生分数,其中一份的数值其实就是被除数相应的几分之一)的研习方式,给学生今后探究新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乙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多“失”的地方,但静心权衡,他的教法选择和由此所带来的教学效益,折射出的却是一种“舍得智慧”——学生看似被剥夺了自主发现和解释算法的“权利”,但获得了内在知识体系的积极唤醒,这远比甲教师课上的混沌与混乱所给他们带来的无助和苦恼有价值得多。

课堂教学,原本就是围绕一个目标综合调配与高效应用教学资源(师、生、学习材料)的过程,其中必然存在教师根据学情、根据知识间的关联程度有所取舍、有所扬弃、有所内容和形式上的适度偏重——或偏重于学法,或偏重于教法的处理和选择,而不能一味地“以谁为重,以谁为纲,以谁为本”地机械运作。

对教法、学法以及教材的取舍是每一位教师走向成熟、走向大气的必经过程。教师只有有了这种独立、创新的“舍得智慧”,教材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有效联动,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动跟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所认定的三条教学“铁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教学反思汇总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张天孝谈数学说课与优化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