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所理解的教育


 当我们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时,或许会有不少自豪感,比如在PISA的测试中,我们的成绩要比美国好很多。但如果从教育的长远效益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差距。美国的教育培育出了一大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而我们在这方面的作为却令人汗颜。这就需要我们反思,我们给学生的教育真是的他们想要的吗?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学生,走进课堂?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李旭臣老师的这篇读后感,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所理解的教育

——读《让教育更明亮》有感

/李旭臣

 

 读了常生龙先生写的《让教育更明亮》一书,感慨颇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感自豪,但也战战兢兢。科学实验失败了,还可以再来。如果教育失败了,我们可能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后果不敢想象。所以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总是告诫自己要努力工作,科学工作、用心工作。

 一、你给的是学生想要的吗?

 相信很多朋友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这个工人卖力地干了起来。一天时间,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一共砍倒了19棵大树。老板满意极了,夸他干得不错。工人听了很兴奋,决定工作要更加卖力,以感谢老板对他的赏识。第二天,工人拼命工作,他的腿站久了又酸又疼,胳膊更是累得抬不起来了,可是这样拼命,却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他觉得自己比第一天还要累,用的力还要大,可第二天却只砍倒了16棵树。工人想也许我还不够卖力,如果我的成绩一直下降,老板一定会以为我在偷懒,所以我要更加卖力才行。第三天,工人投入了双倍的热情去工作,直到把自己累得再也动不了为止。可是,让他失望的是,他只砍倒了12棵树。他很羞愧,主动去向老板道歉,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情况。老板问他:“你多久磨一次斧子?”工人一听愣住了,他说:“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砍树上了,哪里有时间去磨斧子啊?”

 作为一名教师, 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尤其是上同一门课的不同班级的教师。“×老师,你上课上到哪里了?”“哦,这么快啊!你的班级学生好,我的班级学生可调皮了,我要赶进度了”。每每听到这样的对话,总是让我思考,总是觉得哪里有问题?后来自己也有这样的教学经历,才发现,你越是赶进度,越是容易把讲课变成知识的堆积和罗列,越是追求课堂的“高效”,结果很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和认知规律。陷入越教学生越学不会的境地,使学生和自己彼此焦虑、难过。

 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做事态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花上大量的时间,事情自然就会解决。实践告诉我们:不是不做事,也不是只做事,而是要注意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二、课堂教学,先走近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挑战远远比上所述复杂的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千万不要像伐木工人一样,只知道教学,而不去思考。不但要讲究科学教学,还要讲究情感教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信息量在5±2”左右。如果在短时间内给出的信息量太多,则相当一部分信息就会“外溢”,不能被接受。这样的一种心理机制告诉我们:第一,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信息不能过多;第二信息过多,就要设法通过组块降低信息量,从而方便记忆。

 针对一节课,每位教师听完后,可能都有很多看法和方法。但学习的过程是连贯的,作为任课教师要瞻前顾后,对学生要充分了解。但真正坐在教室后面听课、评课的老师会对学生很了解吗?甚至我们问自己,对学生够了解吗?教师每一次的上课,不但是给学生上课,更是为自己上课。教书育人,先育好自己,才可以育学生。比如课间的时间,我们每位教师是不是做到了提前课间到班级,去观察学生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况,聆听学生的需求、观察学生的课间状态,以便现场动脑经组织看展自己及的教育教学。我们总是太容易讲学生的现在和未来,而忽略了学生的过去。教育是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但要立足于当下。如果我们现在都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明白活在当下的意义。只是一厢情愿的传播我们自以为是的知识,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喜怒哀乐。那我们谈什么教育。听其道才能信其师,亦师也要亦友。千万不要再自以为是,《让教育更明亮》的作者常生龙先生讲:“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很缓慢的。在学校里,教师教的知识技能,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工作需求,学习和工作的界限较为明显。但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学生所学的知识还没有离开校门可能就过时了。当前最热门的前十项工作,在几年之前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我们在传道的时候不明白学生心里想的,不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学生根本不给你解惑的机会,你又有什么资格以教师自居。

 三、我所理解的教师和学生

 教了七年的书,自读了常生龙先生写的《让教育更明亮》一书,我才恍悟,所谓教师和学生,师生之间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本领的传递。而是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自己不像个老师,还要求学生要像个学生吗?我们总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何尝不是学生心中的上梁啊!

   都说教育学生是未来的教育,不是当下的。技能的掌握和传播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年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变化不大,但对于身体和心理都在成长的一位年轻人。你的一句话,一个行动,足以改变他一生的轨迹。

 所以,我爱我的教师职业,我爱我的学生,他们不仅是我所骄傲的未来,也是祖国真正骄傲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七条真诚建议(下)
教师的三斧子
殷志斌:我的眼中没有差生
《卓越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师德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