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改,农村小学面临着“七大问题”

陈华忠

在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农村小学软硬件都不完善的现实条件。新课程显得有些"水土不服",面临着七大问题。即:

一、观念问题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统帅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现实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新课程改革只不过是国家又换了一套教材而已。至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不少教师感到茫然。有的教师还是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层面上。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从而进入到行动的"肓区"。有些教师"旧瓶装新酒",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师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目前,许多农村小学没有师资能够开设此类课程,即使是勉强开设也存在严重的"赶鸭子上架"的现象。在学科结构方面,多数农村小学缺少体音美。计算机与外语教师。没有专科教师,只能安排教师兼任。要上好这些课程,也是不大现实的。至于语数学科,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了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很少读书学习与业务进修,也很少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已有的教参,不少人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备课、如何教学,必然会影响新课程实施。甚至有的农村小学还存在缺偏现像,用代课教师教一二年级课程,信任与否可想而知。

三、培训问题

培训问题也是师资问题的一个方面。许多农村小学因经费紧张不能完全解决或只能部分解决教师的培训费用,教师要想参加培训只能自掏腰包,由于农村教师的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不少老师最终只能放弃培训机会。经费紧缺,有的学校连正常教科研也无法开展。

新教材需要教师来驾驭。而目前农村教师知识老化,技能欠缺,急需充电。比如:很多教师甚至连电脑都没摸过,会的也只是玩玩游戏、打打字而已。对于这些教师,不仅仅需要进行如何使用电脑等技能方面的培训,更需要对教师进行实施新课程方面的培训。但由于农村教师队伍比较庞大,集中培训有一定难度,也没有经费,即使有组织培训,也只能递进式的传达培训,这样节流到农村小学的教师身上也所剩无几。因此,农村教师培训是个问题,无法做到全员培训、系统地培训。因此,教师能真正的理解新课程,掌握新教材为数不多。

四、课程问题

我国的西部与东部,沿海与山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新的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要想适应各地的学生需求,难度极大。但新教材顾及农村实际甚少,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由于农村原有的基础条件,教育资源贫乏,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等因素,存在着课程开发能力差,水平低的问题,甚至有些教师不懂什么是校本课程,不懂怎样设置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校本课程要求教师要简单编写教学资料,即课程文本。而开展研究要让学生寻找一些他所研究领域的资料,这些都是农村课改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五、设备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体利用,要求具有相关的硬件设备作前提条件。如信息技术设备、科技方面的设备、体音美教学设备、语数教学设备等,在农村小学几乎不具备。一些农村小学甚至连三用机、投影仪都买不上,更谈不上教室里用电视、广播录音、电脑等设备,至于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等只能在幻想之中。因此,实施新课程,如果想呈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有关问题等画面便成了难题。由于没有相应设备,要想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

六、管理问题

实施课课程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但如何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正是农村小学所面临的一个困惑的问题。许多学校仍以抓学校常规管理,应用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形成新课程教学、旧模式管理的局面,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读书笔记、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阅读、作文、美术、写字、自然、思品、实践活动、班队会均要有教案。项项老师都要问津,件件都要求教师有书面文字,加之上面谈到的教案书写,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接踵而来。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么能不疲惫不堪?教学科研只能咀嚼他人的吃过的饭。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新课程实施,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又从何而谈。

七、评价问题

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农村课改深入的主要"瓶颈"。实施新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是许多农村学校还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抓教学质量。这样造成了学习内容是新的,评价却一如以前,特别是作为终极评价的升学考试还是旧有的体系,对教师评价仍然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指标。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校评先,与教师的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奖金等挂钩。这样,客观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面对问题,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排忧解难,确保新课程顺利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抽考小学语文答卷存在问题与分析
农村小学校长的五大烦恼
农村小学校本培训模式研究研究方案
英语培训收获与感想
让乡村教师心更暖
走进教师培训的新天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