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本“热”的冷思考

于荣华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校本”相关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校本课程等一系列新名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耳熟能详。“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d,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国内关于“校本”的含义包括3个方面:即“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和“为了学校”。将“校本”的思想指导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管理方式、课程开发等诸方面,其积极促进的作用勿庸置疑。但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各中小学对“校本”往往注重的是形式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急功近利、追赶时髦的现象比较严重。课程改革固然离不开形式的变革,但更关键的恐怕还是内容,或者说是实质的变革。究竟何为“校本”,“校本”的内涵应是什么,值得我们作些冷静的思考。

校本是一种权力,它赋予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管理、开展校本教研、组织校本培训的权利;校本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责任,缺乏这种责任,课改便有名无实,走向衰亡。因此我们不能为校本而“校本”,我们的校本应是一种文化的构建,一种实践的智慧,一种生命的关怀。

校本是一种文化的建构

学校之本其实是文化,现在学校缺乏的又恰恰是文化。因此我所理解的校本首先是一种文化的重建,这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使命。文化的重建是凸显生命流动和精神价值的有效途径。只有追求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才能营造积极有效、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这样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校。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成为时尚的今天,如果我们不用文化的观照来提升活动的品质,所谓校本的那些活动只会是徒有其表、流于形式的平庸。只有将文化的特质和魅力注入校本活动,平等的对话、激烈的争吵、昂扬的雄辩、洋溢的批判精神和团队智慧将成为校园里一道道美丽的文化风景。

校本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教育具有实践本性,校本也就意味着以实践为本,并以此发展教师的实践智慧,提高教育实践水平。实践智慧来自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拓展,来自于行动中的体验和个人经验的积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围绕校本的一切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只有追寻实践智慧并使之成为教师的教育生活方式,才会实现校本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而目前的现状却是重理论轻实践:各类校本活动均以“纲要”、“课标”为指针,满足于专家的解读、引领,行动研究、实践价值遭到冷落。殊不知“纲要”、“课标”建立的基础是实践,只有充满智慧的实践解读,课程理念才会得到体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自由发展才有保障。

校本是一种生命的关怀

时下的校本似乎成为专家、领导、骨干们的专利。在大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同时,更多的普通教师在热闹的场面下没有质的变化。研讨、沙龙、论坛……一如既往由少数精英霸权话语,难以唤起“沉默的大多数”,缺乏应有的生命关怀。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应成为校本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校本活动作为教师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只有充满生命关怀,才有助于教师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价值的彰显。

校本,让我们去其“浮华”,求其“真淳”,在充溢文化气息、洋溢实践智慧、充满生命关怀中,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由此使我们的教育将走进又一个春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引领中不断成长
课堂,校长领导力发力点
生命·智慧·文化——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思考与实践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
【好文共赏】王振存,张清宇 || 未来课程变革的内涵、样态及实施路径
生命化教育实践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