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理念新方式想说爱你不容易

江强

随着新教材在各地中小学的普遍使用,新课程理念逐渐被教师们所接受,新课程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从最初的摸索阶段走向推广。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式正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

事实上,在课堂上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比较多的教师,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边活动频繁,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其考试成绩却往往不如采用传统讲授法的教师所教的班级好。比如,我所熟悉的一位姓陈的优秀教师,因其突出的教学效果和成绩而被推荐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回到学校后又作为本校的培训员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与此同时,该校有一两位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多讲、勤练。结果在初一的两次期末全市统考中,陈老师所教的两个班的平均成绩竟然比那两个教师的班低了十几分!而以前每一届都是陈老师所教的班成绩最好。这对实行新教学方式的教师的创新积极性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笔者认为,导致如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的教师在贯彻新方式和新理念时过于机械,陷入了误区。比如认为新课改就是完全抛弃讲解法,因此在不必用探究方式的教学内容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又如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时,只讲民主而不考虑集中(即放任学生讨论,教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能把讨论恰当地引导回问题的结论上来)。我曾经听过一堂初中数学观摩课,内容是“乘法公式(a+b)(a--b)=a2-b2的推导和运用”,教师让学生按小组讨论(a+b)(a--b)的运算方法,再由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分别说出他们的方法和结果,由于有一个小组计算出了错误,老师只好让他们再算一遍,花费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公式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来了。剩下的时间只讲了一个例题,下课铃声就响了,连学生练习的时间都没能留下。感觉整个这堂课都是为了体现新教法的形式,而教学内容的重点----公式的运用却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第二,教材、课程和教学方式改了,而考试方式没有改;考试题还在用老教材的内容。甚至出现了一些新教材已删掉的内容还在考。建议教育科研部门编一些能体现新课程新观念的练习题,以防止各种考试资料的泛滥。总言之,如果现在的评价体系不变,或是不能在考试题上鼓励和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那么教改就会是“穿新鞋、走老路”。

第三,就现行的中考和高考来说,传统的讲授法有其课堂时间利用率高的优点。以数学、物理、化学这三科的学习为例,一种是用新课程所倡导的由学生“自主”地花大量时间去“探究”,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搞清楚知识和方法;另一种是用传统的方法,由教师先讲知识与方法的产生及运用的技巧,再由学生通过反反复复的大量练习来掌握它,试问: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种方式见效更快呢?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笔者曾经在所教的两个班做了一个试验:对一类高中数学题型,一个班师生通过几道题的共同探讨找出解法,要求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要记方法,另一个班先给出题型特征和相应方法,再做相同的几道题,第二天进行小测验的结果是:前一个班只有能力较强的学生掌握了解法,而后一个班则连能力较弱的学生都会做,因为他们都记住了解法。

第四,相当部分中小学教师理论素质急需提高,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在职培训势在必行。事实上,一些骨干教师甚至“名师”,其教育理念都还比较陈旧,他们往往都是凭借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立足教坛,也容易满足现状。去年有一所沿海的新建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宁愿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弃特级教师不用,理由即在于此。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教师观念的更新,还应该是评价体系和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尤为关键的应该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等等。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一条工序复杂的生产线,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工作不正常,那么就无法生产出让将来的社会满意的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的教学理念——你怎么说
课改教师应具备的“意识”
新课改:来自教师的评价
谈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教案设计具体内容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