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山窑遗址

  【洪山窑遗址】

    2009年7月22日借着休假偶到介休的机会,我游览了介休的不少古迹,但是还是在兴奋之余想到了“国保”--- 洪山窑遗址。于是义无反顾的去寻访洪山窑。

    洪山镇位于介休市东10KM处。一到镇子里,为了打听有效些,我不讲“洪山窑”,而只问“源神庙”,因为这个庙在地面上,谁都注意她,而遗址在地表以下,就算住在遗址上也未必知道。果然有效,在大街上乘凉的老人们很快就给我指明了方位。于是我和同伴开始步行前往。洪山镇历史悠久,路边不时地出现残存的古代民居建筑。路人不多,显得寂静。

【洪山镇民居 - 照壁】

【斑驳苍凉的门洞】

【门楼上覆盖着精美的五彩琉璃瓦】

【源神庙山门前的景象】

    我们的“腿功”可比不上山村老汉,呵呵,他说的“二里路”在我们脚下大概得延长一倍!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但是总算找到了“源神庙”:远远望去,大树参天,浓荫蔽日,想来也是清凉之所,书上的照片显示这儿水流潺潺,以至于把这个水神庙建成了“水利博物馆”!

【源神庙大殿】

【源神庙戏台】

    源神庙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在半山坡上,地势高耸。这里曾经售票参观,现在免费了,这对于喜欢旅游门票的我来说,哼!省钱也不是好事。我们进去时,源神庙正在修缮,脚手架密密麻麻的影响情绪。

【洪山窑遗址“国保”标志碑】

    最令我惊讶不已的是:在源神庙的山门前,向右一转头,洪山窑遗址的“国保”标志碑马上映入眼帘!她距源神庙不足 200米。从源神庙山门前的蓄水池边向西,就会走到标志碑前。

【洪山窑遗址“国保”标志碑背面】

    你们看:就算在照片上,从标志碑左边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林荫下的源神庙。“洪山窑遗址”早在1965年即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山窑遗址“省保”标志碑】

    我没问附近的村民,资料上说,我现在站的这个具体的位置叫“喊车沟”,“国保”标志碑就树立在沟口,按照碑后划定的具体范围,从沟口往里走就会到遗址中心区。沿平缓的山坡向沟内行进,每迈一步,你都会踩着一片宋代,也许是明代的陶瓷片!行不多远,就会看到在碎瓷片中的原“省保”标志碑。

【洪山窑遗址暴露的陶瓷片堆积】

    从“省保”标志碑继续前行,在坡道的左边庄稼地里,就会看到真正的“国保”了!陶瓷片堆积很厚,暴露层上的坑洞也很多,估计不时的会有我这样的“热情的外行”来寻访。但是我肯定:更多的坑洞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掏的。洪山窑遗址,至今没有丝毫的保护措施,哪怕连简单的防护网都没有,谁都可以随便的走到她身边“动手动脚”......

【洪山窑遗址上暴露的瓷碗】

    在一个坑洞边,散乱着成堆的陶瓷片,大多是碎片,只有这个碗还算“大件”。尽管这样做不太“合适”,我还是把它带了回来,就算留个纪念吧!这件瓷碗,是粗瓷实用器,也就是我们平时吃饭用的大碗,以前的人家必备。现在社会“文明”了,没人端这么大的碗吃饭了。

【白瓷器足】

    洪山窑遗址,从北宋初期开始创烧,历宋、元、明、清四朝,清代走向衰落。产品种类有白瓷、粗白瓷、黑釉瓷、黄釉瓷、青釉瓷等,其中以烧造细胎白瓷的量最大。洪山窑烧造琉璃始于金代。洪山窑实际是个大称呼,具体的窑址分布很多,这个遗址周围还有很多处窑址。此处遗址保留最大最好,故而成为洪山窑遗址的中心保护区,面积约20000多平方米。

【彩釉碎片】

【此幅为借图】

    我捡拾的彩釉碎片与这个整器何其相似!简直一模一样。《中国陶瓷史》(中国文物出版社1982年)首次提出中国古窑类别划分概念。学界内一般把洪山窑划归到“磁州窑系”。并且普遍认为洪山窑的烧造规模和技艺水平逊于河北定窑,因而影响范围不大,但是洪山窑烧造的器物白度很高,高于其他窑!

【洪山窑瓷器的特征】

    我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喜欢文物而已,我对考古遗址认识不深,特别是对古窑和陶瓷纯粹一窍不通。但是当我看着手中瓷片,对照陶瓷专著的说明时,我也明白一点。

    洪山窑的独特在于:诸如碗盘盏碟等实用型瓷器的烧造方式,多采用“支钉垫”的方法,就是在器物的圆足上垫三个等距离的小支钉。我捡到的瓷片上,三个支钉痕迹非常明显。据说,这个样式为洪山窑的识别标志!

【垒墙用的都是窑具】

    在洪山窑遗址周围,很多的院墙,甚至屋墙,都是这样用这种圆形的窑具垒砌的,不是一处两处,很多很多!这也从侧面证明,洪山镇曾经的陶瓷烧造业非常普遍,且十分发达。就在洪山窑遗址不远处,尚有一座大型的陶瓷生产单位,不过看样子它是停业了。这个照片就是它的围墙。现在洪山镇周围已经没有陶瓷生产活动了。

                    【附:介休古建筑上的琉璃饰品】

    介休的陶瓷艺术十分著名!不经意的在哪儿都可以看到。网上的旅游文章不时地提到这个事情。我就是看了游人的博客才把这个旅游历程写上的。洪山窑遗址的辉煌,无疑能作为介休琉璃艺术为什么经常被人说起的直接证据!

【“国保”后土庙照壁】

【火神庙照壁】

【关帝庙照壁】

【太和岩牌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太和岩牌楼,也是我此行的重点。为了寻找她,我从介休市两次往返义安镇北辛武村,最后在北辛武村的幼儿园找到了她!整个楼身全部为琉璃烧制。呵呵,精彩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访山西古村镇(62)洪山镇——陶瓷制香历史久,源神泉涌出狐岐
【大案快讯】山西警方成功侦破2016年明代珍贵文物“二龙戏珠琉璃壁心”被盗大案!
介休窑的几个问题
【介休市博物馆】1——介休洪山窑瓷器
最新消息:山西国保单位二龙戏珠琉璃壁心被盗 征集破案线索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两条龙”被盗,三年未破案,真贼露面令人摇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