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保”寻踪--- 永祚寺(二)

---永祚寺双塔 ---

   只要随便两座塔组群呈(前后、左右、斜向)对峙布局,空间距离相对较近,一般我们就称她为双塔。我国的双塔组群千差万别,组群中的两座塔完全一模一样的几乎找不到,但是从外观上看不出太大差别的双塔是很多的,比如太原开化寺双塔、北宁崇兴寺双塔、苏州罗汉院双塔、宣城广教寺双塔、昆明双塔(东寺塔和西寺塔)等等,如这种外观基本一致的双塔,我们习惯上称她是“对称双塔”;而诸如阳城海会寺双塔、银川拜寺口双塔、温州江心屿双塔那样差别太大的双塔组群也很多,我们叫她“不对称双塔”。那么太原永祚寺双塔呢?我们看看她对称不对称。

【“国保”标志碑】

【“太原双塔”的经典形象】

   永祚寺双塔也俗称“太原双塔”。这两座塔的外观形制都是(1)八角十三级楼阁式,塔身中空可以登临至极顶;(2)层层出塔檐加叠涩平座,塔檐下均装设精美的仿木构铺作,几可乱真。塔身八面均设塔门,隔面隔层虚实相间;(3)塔座低矮,八角攒尖盔顶上置叠涩须弥座加宝珠塔刹。

   内部形制也基本相同:都是塔芯正中为八角形塔室,塔梯都在厚厚的塔壁内螺旋式折上穿行。按照张宇寰的定义,这种形制叫做“壁内折上式”。

   另外,这两座塔的身高也相差不大,(以上图为方位参照)前塔身高54.44m,后塔身高54.76m,相差仅0.32米。戏说一句:她俩的平均身高是54.60m。这高度在我国所有呈对峙布局的双塔中是最高的,因此,永祚寺双塔被称为我国“最高的双塔”!不管这个精确到厘米的测量值是否准确,反正肉眼是绝不可能分出她们的高下的。这些是她们的相同点,看来永祚寺双塔是“对称双塔”。

【奇异的永祚寺塔院的布局】

   必须一提的是:(1)永祚寺塔院自成一体,位于永祚寺主院的东南角,其布局并非跟随主院座南面北,而是呈西北、东南斜走向;(2)塔院中的地表并非平坦,呈三级阶梯状,自西北向东南渐次抬高,肉眼观测的落差也不止五米;(3)院中除了建有呈前后对峙布局的双塔以外,还在双塔前后中轴线上,建造着两座殿宇,分布规律是:塔- 殿 - 塔 - 殿,这在我国所有寺院中是很罕见的布局。

【双塔之间】

   永祚寺的这两座塔其实差别很大:首先是她们的“属性”不同,前面的塔是佛祖舍利塔,属于佛教建筑。因为是宣文皇太后出资兴建,故而也叫“宣文塔”。乍一听这名字,人们都以为她是风水塔,这是李太后的谥号在作怪。而后面的那座塔,则是实实在在的风水塔,叫“文峰塔”,属于民俗建筑。呵呵,这一佛一俗居然凑合在一起,成就了中国最高的双塔。

   其次,尽管两塔的外观大的构造方面相同,但是详细局部差异明显:(1)宣文塔底层有前后两座塔门(前门被堵塞),而文峰塔只有前面一门;(2)宣文塔塔檐由蓝色琉璃瓦剪边,文峰塔素面;(3)宣文塔收刹紧急,身材线条呈圆弧型,文峰塔收刹舒缓,表面呈直线型;(4)宣文塔塔刹由两颗宝珠串联而成,文峰塔却是三颗。

                        【(宣文)舍利塔正面仰视】

【(宣文)舍利塔转角仰视】

【宣文塔底层正面】

【宣文塔檐下的仿木构斗栱】

【宣文塔刹】


【宣文塔背面塔门】

                                    【宣文塔底层塔梯】

   我曾四次游览永祚寺,其中只有两次登塔至极顶,其余两次均半途而返,但是两次均攀登宣文塔,文峰塔一直不开。宣文塔底层塔梯石砌,第二层以上全部砖砌,自上而下塔梯宽度均约一米,两个人可侧身而过。

   特别记得一个趣事:大约是2000年7月第一次登临极顶的途中,大约在第八、九层时遭遇外国人(估计是欧洲人或美国人)。当时我在下塔,正好在塔梯转角处与一个外国女人突然遭遇,就在我一愣的功夫,她侧过身体并给我打了一个“请”的手势,而我居然就侧身扬长而下。后来想起来,这事确实有点不礼貌。这也反映出咱的素质确实不如西方人高,不能不承认。

【第二层塔室藻井】

                                    【一、二层之间的塔梯】

                                   【三层以上的塔梯】

   宣文塔第二层以上的塔室内,顶部(下层的顶部,同时就是上层的底部)是叠涩藻井,但是不结顶,层层相通,为了安全起见,藻井口安装了木质空格型顶盖,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从第十三层一眼望穿到底。如此设计,据说是建塔时为了方便地起运砖瓦建材,我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至于还有什么别的寓意,就不大清楚了。

【四层塔室】

【从第六层塔室下望】

                           【从第九层塔门内看到的反叠涩收檐】

                                       【塔梯尽头】

【最高层塔室内部】

   宣文塔第一层前后辟门,从第二层开始至第十二层之间,层层按照隔两面、隔一层的规律开设真门两座。这样的设计是古塔普遍采用的形制,这样做既是为了采光和游客登临眺望,更是为了塔身的稳固。但是到了最上层,便八面开门(因为塔门高度已经不容人体直立穿过,所以也就是窗)了。抬头就可以看到安装刹杆的底座了。

【安装刹杆的底座】

【文峰塔】

【文峰塔正面仰视】

   文峰塔距离宣文塔大约50米,她比宣文塔早建十余年,塔身挺拔高耸,砌砖仔细而雕工精美,宣文塔参照她来建造,特别是塔檐下的仿木构铺作,几无差别,完全就是她的翻版。呵呵,大概毕竟还是李太后有钱,宣文塔上加装了琉璃构件。

【文峰塔塔座】

【文峰塔塔门】

【文峰塔的假门】

【文峰塔塔顶及塔刹】

【双塔间的砖殿后观】

   在永祚寺塔院中还有两座殿宇,位于双塔中间的中殿通体青砖砌券而成,四周檐下的仿木构铺作一样精美逼真,殿顶为奇特的“卷棚歇山顶”。后殿为观音阁,建在双塔中轴线末端,上下层楼阁形式。底层也为青砖砌券,叠涩出檐,未装仿木构铺作,比较简单。上层为木结构亭阁,这是永祚寺唯一的木结构建筑。

【塔院后殿】

【从宣文塔上看到的永祚寺寺院】

【西南面拍到的双塔】

【回望永祚寺】

             

                【“左塔高”有背文】   【“左塔高”无背文】    【“右塔高”无背文】


 【“永祚寺双塔”的各式旅游门券】



 【以“永祚寺双塔”为题材的各式纪念门券】

   永祚寺双塔,是山西省内现存古塔中的精品,也是我国著名的古(双)塔之一。尽管她建造于明代后期而年龄不大(大概主要也是因为这一点,她直到第六批才被公布为“国保”),但是她那奇特的布局、高大的身姿、精湛的雕作、完好的状态使得我们不论从哪一方面谈到中国古塔时,都不能撇下她不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原双塔凌霄
太原永祚寺:双塔奇观
太原凌霄双塔,为何能成为晋阳奇观?
太原行 太原永祚寺(3):双塔奇观
镜观天下:中国古塔系列之八——太原|永祚寺双塔
太原永祚寺|明代寺院建筑的典型范例尖设计师谈未来设计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