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老厦门走过之土地公祖巷、暗迷巷、南猪行巷











土地公祖巷,北起开元路,南至土堆巷。长75.1米,宽2.3米。因土地公祖庙而得名。土地公祖巷所处的位置曾经是一座小山丘,名为“岐山”,所以土地公庙也被称为“岐山古庙”。土地公祖巷与开元路相比,地势高出很多。在宋时,土地公祖庙下是码头,如今仍然保存的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所立《土地公祖碑记》的拓片可以证明。土地公祖巷早已消失的土地公祖庙,又称为“仙祖宫”,据说始建于宋朝,为厦门各街市最早的土地庙,俗称“土地公祖”,后来衍变成路名“土地公祖巷”,祀福德正神(又称土地公)。相传郑成功叛将施琅曾藏匿于此,得以脱险降清,后重建该庙。民国9年(即1920年)建设开元路时拆除大部分。后来因城市的发展,完全拆除。从开元路进入土地公祖巷,要爬上十几级宋时古渡的石阶。进入土地公祖巷之后,巷口市场喧哗的吵闹声,一下子被消声了一样,安静得出奇。(文字部分摘自@美城厦门













暗迷巷,位于开元路东南。西起大井脚巷,东至土地公祖巷。长138.6米,宽1.3米。暗迷巷一头与大井脚巷、土地公祖巷相连,同处于小山坡之上,但却是一条比较直的巷子,就是坡度比较明显。巷子比较窄,窄到仅容一个人通过,说它是厦门最窄的巷子一点也不为过。“暗迷巷”的得名是因为“稀饭”。清末民初时的暗迷巷一带是海滨,分布着八九个码头,与厦门岛一水之隔的石码、浮宫、白水营、嵩屿、东屿等地区的农民,将他们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到这一带进行交易,形成油市、菜市、猪仔墟等市场。暗迷巷内有几个摆摊专门卖稀饭的小贩,主要为附近市场工作人员及农户提供稀饭、咸菜之类的。时间一长,稀饭成了这里的标志性商品。厦门人把稀饭称为“an mi”,这条巷子因此被叫做“暗迷巷”。从土地公祖巷进入暗迷巷,行走不超过50米,便可看到一栋高耸的红砖楼,门牌号为“暗迷巷6号”,这里便是“林驷安堂”。这是一栋中西合璧式的豪华建筑,2001年被厦门市政府规划部门正式列为重点保护的68幢特色建筑之一。林驷安堂的原主人林驷安,是在南洋做煤油生意的富豪,从南洋归来后,建造了这栋漂亮的别墅。整栋别墅分主楼与副楼两个部分,主楼和副楼形成一个不大的内院,主楼高三层,设有外廊,外廊立柱、栏杆等雕刻得非常精致。在建筑的圆拱施工中融入闽南石材,红砖白石,形成强烈的视觉效应。建筑顶层阳台山花浮雕纹饰,门楼也设计独到。(文字部分摘自@美城厦门












南猪行巷,位于开平路东,东南起开元路,西北至开平路。长379米,宽2.9米。南猪行巷是鹭江道旁的一条小巷子,在鹭江道、开元路等处未填海成路之前,都是海滨地带,早年厦门的商业及手工业都集中在这一块,南猪行巷就是早年集中卖猪商铺的巷子。南猪行巷的猪行,多卖兴化所产的“南猪”,所以得名“南猪行巷”。南猪行巷的“行”,读作“hang”,而不是“xing”,如果没有看路牌的具体描述,且不了解巷子历史的人们,真的会误会这里曾经是养猪的地方,而这条巷子则是猪群行走的地段,那就会造成天大的误会了。(文字部分摘自@美城厦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厦门“第一路”开元路
回忆
讲讲漳州鲜为人知的老巷子“南太武”和“阴庙”的故事
全国奇葩地名都在这,论取地名,就服厦门人!
千年佛寺一一同安梵天禅寺
国内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