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松江方塔园

         松江方塔园,位于松江府古城,这里是唐宋时期繁华的闹市中心,如今是松江府城最负盛名的人文景点。园门有二,此为东门。

         从方塔园的导览图可以知道,这园建于1978年,以宋代遗构方塔为中心,四周环设从松江各处移置而来的馆阁寺院、石峰、墓道石刻。同时延请建筑大师冯纪忠在园东南一角设计何陋轩,又平添一处佳话。

         何陋轩的寓意显然来自唐代诗人刘禹锡那篇著名的《陋室铭》,《陋室铭》的结尾叹道:何陋之有?
       外形固然简陋,用材固然简陋。但细节没有丝毫的简陋疏缺。呈现给世人的是精心的营造和内在的充实。

         矮垣、溪流、竹木、石板。

         在潺湲的水声相伴中,步移景异。茂林修竹之中,蓦然来到一处空阔处,露出一座巨大的凉棚,它仿如一所巨大的农舍,四面开敞,可望远山近水。四坡顶弯屋脊,毛竹梁架,茅草屋面,这就是著名的何陋轩,设计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冯纪忠。冯纪忠堂下有位著名的博士生,他就是吾国唯一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王澍先生。王澍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及何陋轩对他的深远影响,使得这普通的凉棚更加为人知晓。王澍先生认为: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是从地方传统建筑向现代转化的语言突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新建筑。(选自王澍《造房子》 p.091)

         墙壁把何陋轩隔绝出来,墙上开出大小不等、有意无意的各色洞口,又让它的外界发生联系。

         似隔非隔,若有若无。

         垂直承重体系使用新型材料,钢桁架是坚固的系统,这使得凉棚下的芸芸众生安心。建筑首先是安全的。

         面向河流的屋檐伸展深远,似乎要和河流对话。硕大的屋顶收得很窄,似乎远方是无法预料的广阔,而室内空间又别有洞天,深邃悠远。
  “我注意到,何陋轩向南的屋檐压得很低,人坐在里面的台地上,视线就有点俯瞰,那南面的水塘真的很小,但你的视线被控制在那里,咫尺之外的围墙和车马嘈杂似乎根本就不存在。”——王澍《造房子·隔岸问山》

         屋檐的线条是弧线,这在简陋的草棚里不啻是惊艳的存在。

          独坐堂中,静听屋外的风声雨声,那视线穿透山林,看淡了外面喧嚣的世界。
                             ——王澍《造房子·隔岸问山》

          离开何陋轩,让我们来到方塔园的中心景点。方塔在远方,隔河相望,层檐密叠。

         方塔大名是“兴圣教寺塔”,位于松江府城的巽位,也即东南的位置。方塔建于北宋熙宁、元佑年间,历代重修。最近的一次修葺是1975至1977年,更换了残损的腰檐、平座、围廊。

         塔刹为铁制,须弥塔座,仰莲之上有九级相轮,其上伞盖、宝珠、葫芦。

         方塔,有人形容其为身着长裙、亭亭玉立的少女。

         塔南有日月湖,湖上点缀铁笛舫。铁笛是元代名士杨维桢的别号,这船是仿他的画舫而建。

         方塔和日月湖就在古老的松江府城外,市河向东依然流淌,它就是曾经的护城河,河上的遗存是一座古老的石桥,形制古朴,为人瞩目。

         桥面铺放条石,粗缝勾粘。石材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明净,这可是南宋的庄严气度。它油然使人想起一句格言:你可以毁灭我,却永远也不能打败我。在很多士人的心中,大宋朝那个开明阳光的时代一直存在,时刻相伴。

        石碑上题: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松江方塔园(望仙桥)。
        望仙桥从外观看去,是普通的板桥,却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板桥之一。桥全长7米,宽3.2米,南北走向,跨唐代松江市河。结构形式为木肋石板桥,属于宋代典型的木石混合结构,在略呈拱形的武康石桥面下用木梁支撑,桥侧有木栏。如今,木构件已全然无存,这更加印证了桥的古老。望仙桥无疑是木肋石板结构桥梁的珍贵标本。

         走过望仙桥,方塔终在眼前。

         塔承袭唐代方形,逐层四周回廊腰檐,灵动伸展。塔墙被暗红色梁柱线条分割数块,明艳轻快。是标准的江南楼阁式塔。

          塔刹。

         塔身,腰檐,平座。

         兴圣教寺塔,方形九级,总高42.5米,砖砌塔身,木制平座腰檐。

         首层周以回廊,坡顶塔衣。

         临塔之处,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庙遗留的照壁,建于洪武三年。壁的中间由近百块细泥青砖拼接成龙头狮尾、鱼鳞牛蹄的怪兽,象征着贪婪,对官员起警示作用。

         这一酷似龙的怪兽古人称之为“贪”,最终的结局是因为看见海上的一轮红日,追逐而去,蹈海而亡。

         这墙本是明洪武年间建在兴圣教寺废基上城隍庙的遗物。抗战期间庙宇尽毁,仅存此照壁。

         墙分三段,两边墙心也有猛兽的浮雕。

         照壁基座壸门石刻。

         右壁猛兽。

         壁心刻猛兽,四角刻仙草。尽显明初雕刻风采。

         浮雕前的水陆池凿于五代后汉乾祐年间,当时就在市河边上,边有寺庙。如今仅剩照壁前的一块,据言它神奇的保护了照壁。

        现代书法家赵朴初题:松江方塔。

         围墙嵌书法石刻:巍巍楼阙梵王宫,金碧名蓝杳霭中。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这首清朝黄霆的《竹枝词·方塔》,经由赵朴初撰写,增色不少。

         大塔檐,瘦塔身,正是盛唐时代的建筑特色。方塔至今仍然可以攀登,对于来访者实在是的一件幸事。科学的保护和适当的利用,松江地方的做法值得镜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圣教寺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公布。

         平座寻杖式木栏杆,檐下用斗栱五铺作,转角处为鸳鸯交颈。
         柱头卷杀,直接置栌斗,早期特征显明,斗栱五铺作。       
         1975年大修之时,发现第三层西壁檐下,栱眼壁有两组彩色宋代佛像壁画。40年后,佛像犹存,岁月风化了斑斓的色彩,这就是时间的印记。

         门洞顶作芙蓉瓣造,内为塔心室,上有封板。

        首层四周回廊,垂直楼梯也置于塔外墙边。登塔从这里开始。

         尽间柱头用圆栌斗,泥道栱一斗三升。

         券门顶月梁,是难得的宋代遗物,让人醉心的古建线条。

        塔窗的造型和塔门相同,整体取得协调。

         泥道重栱,五铺作斗栱计心造。据介绍,罗汉枋、撩檐枋均为宋代原物。

        室内楼板为井字形木结构平棊,斗栱承托。楼梯置于墙壁。

        室内斗栱亦为五铺作计心。

        室内木梯,可见边沿砖体三角牙和直缝交替叠涩。
        三角牙和直檐交替叠涩。
         木梯陡峻,塔体本身瘦长,空间自然不大。但在这种逼仄的空间攀登,也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兴奋体验。

         向塔窗外望,日月湖碧波荡漾,舟船游弋,四周绿树成荫,隐然成大环。登高望远,极目骋怀,心旷神怡。

         塔檐,呈抛物线的弧度。

        木楼梯顶,上人洞口不足一米,四周围以宋朝经典的寻杖式栏杆。

        七层顶为砖砌叠涩藻井,外方内八字,边厢三角牙。七层以上有塔心木,承托塔刹,游人不能入内。

        叠涩藻井。

         上下古塔,是难得的体验。穿行在唐宋之间,仿佛听见中华雄迈的吟唱。

         兴圣教寺塔犹存,兴建于五代后汉的兴圣教寺已毁于元朝,仅存的柱础重达三吨,高九十厘米,柱径八十二厘米,可以想见上部的木柱无比巨大,直径仅比现存北京的太和殿略逊。

        五老峰,是上海地区颇负盛名的太湖石。原是明代画家、诗人顾正谊(号亭林)私人庭园“濯锦园”镇园之宝。清兵入关,濯锦园被毁,幸存这石峰。1977年迁入方塔园。

         厉廉堂,面阔三间,周以回廊。内部介绍松江有史以来的杰出廉吏,其中有松江历史上的五位状元之一的钱福。钱福最为著名的是他创作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诗以通俗的语言,娓娓劝诫,慈眉善目,苦口婆心。也许写作《明日歌》的时候,他只是随意抒写,不曾想竟成传世名篇。有意思的事,《明日歌》家喻户晓,作者却鲜为人知。看来仅有一篇作品是不够的。

       “玉可碎而不可污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象征法律威严的猛兽,是獬豸。

         兰瑞堂是明代民居,清初为江西巡抚朱春的住宅,1984年从城西包家桥迁移至方塔园。
        现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门楣悬挂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所书:存古映今。

        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架,硬山顶,哺龙脊。
         明朱舜水纪念堂。

       兰瑞堂厅中梁架部分为楠木建造,故又称楠木厅。
         脊檩下为山雾云、抱梁云
        兰瑞堂”横匾。
         天妃宫位于方塔北侧,建于清光绪九年。原是上海河南路北境的天后宫大殿,后迁移至方塔园。

        廊轩。

         殿内开敞,高屋华堂。中跨四界梁对接前后双步梁,梁身皆刻以彩云灵芝等祥瑞图案。做工精湛。

         天妃宫东立面。

       天妃宫东是道。
         陈公祠系1999年从松江中山二路迁来方塔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大学士王顼龄之秀甲园,道光年间修建陈公祠,供奉民族英雄陈化成之牌位。同治元年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又重建

          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现为二进院。

        门厅面阔三间,七架梁。

        山墙为穿斗式梁架,室内悬挂陈忠愍公遗像。

        院内置陈化成监制的吴淞炮台大炮的复制品。
          这尊道光年制造的大炮名为“平夷清寇将军”。监造人两江总督牛鉴和江南提督陈化成的名字都刻在炮筒上。
         正厅亦为三间,檐下斗栱一斗三升。

         正厅中间屏风板悬挂陈化成戎装照。上部为道光皇帝御笔题词“提督忠臣”。

        中跨四界梁,前后廊轩。

         前檐船篷轩。

          陈化成是在中英鸦片战争吴淞保卫战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道光二十年,朝廷因他富有海防作战经验,任命他为江南提督,时年65岁。道光二十二年6月16日拂晓,英军入侵吴淞炮台。陈化成镇守西炮台,亲自执旗指挥,激战六个小时,击伤英舰多艘。不久东炮台被英军攻陷,陈化成遂腹背受敌,仍率领官兵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炮弹击中胸部而英勇牺牲。

          陈公祠南的密林中,有一组墓道石刻,计14座明代石像生和碑碣座,它们被完整地组合在一起。其实,它们来自松江的不同地方。2004年被迁移到这里。

          碑碣座龟趺。

         石羊。

         石虎。

         石马。

          石马。

          文官。

         文官。

         武官。

         武官。

         这组墓道石像生均系明代构件,分别为武英殿大学士徐阶一品夫人墓道两侧的石刻,明代礼部尚书张骏墓前石刻,和赠光禄寺卿杨允绳墓道碣座。2004年,在方塔园复原。

          方塔园是一处别具创意的人文景点。以方塔为中心,唐代市河环绕,曾经的府城成为绿野深林,散布各处的文物古迹集中在这里,向世人呈现沧桑和雄浑。这样也使得诸多古建失去了原生态的市井环境。得失之间,提醒决策者不断扬弃不足,去寻找最好的文保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松江方塔园内有哪些古迹?
福利‖免费福利!打卡上海之根、漫步大美松江,get专属徽章!
【记忆】建筑可阅读:松江这座园林,远可看青山绿水、近可观历史人文
一个规划师眼中的松江:走进松江府城风貌区(一)
建筑可阅读|方塔园:藏在松江城里的“上海露天博物馆”
上海露天博物馆方塔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