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湾村陈家大屋”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3)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意境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行走在传统村落间,寻找那些曾经的生活底片,无疑是值得玩味的。

陈家大屋真名 “显巍公祠”,为坐西朝东的双层砖木结构土楼,大部分建筑材料却是青石和青砖大瓦。据碑文记载:该公祠总体呈正方形,周围的外墙高8米多,内宽44米,占地2244平方米。内里有三堂屋二天井四十八间房。包括磨房、石碓房、关牛马的牲畜房及水井,盛时常居200多人……

从外围看,雄伟的大屋背靠险峻的老虎山,东南和北面有如护城河一样的几个水塘环绕。这个“大屋”有点类似精装版的福建正方形“土楼”,易守难攻,俨然是一座坚固的城堡。

建于1844年的乐湾大屋建筑规模宏伟,建筑艺术精湛,颇具岭南建筑风格。

乐湾大屋的构造精巧,式样大方,防御功能强大。

这个正方形大屋,外墙底部为5层青石条,上面有一米多高的三合土,再上面砌以青砖。

墙的基础厚两三米,底屋墙厚1.5米,向上逐渐缩小,顶层墙厚1米,

住厢房的阿姨说,他家先生姓陈,祖籍是在福建漳州诏安县二都东埔村。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陈家第十、第十一世祖率领数批族人跋涉千里,聚居恭城乐湾村,至今有10代人213年了。其中他们一支人的祖先叫陈尚光,是福建来的第一代,兴建了这座大屋。从道光初年备料动工,到道光中期竣工,历时19年。

整个“城堡”只有前后两个门,为0.9米厚的花岗石砌成。

由于土墙厚度大,可以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而内设结构为“三堂制”,从大门走进去是“倒厅”,两边有房间居室,再进去是天井,天井周围有青石砌成的排水沟,两侧有圆拱门,拱门外是环绕大屋的小巷子。天井进去是中堂,再进去是第二个天井,然后到供奉祖先香火的后堂,后堂大门上挂有“显巍公祠”横匾。门前立有两条8米多高的花岗岩石柱叫“内撑门柱”,出了后堂是小巷,有一排7间青砖起的房子。

堂屋和房间有花窗和雕刻精美的门扇,山墙和檐角飞翘上天,典型的岭南风格,显得富丽堂皇。

古建常用词友情普及:客家围屋

围屋也有称围龙屋。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在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当地土著人居住,这些南下的汉人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

客家人采用中原传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三、花岗岩条石结构。

围龙屋是四通八达开放式的,淡化防御功能,突出了祠堂的功能;圆楼是闽南的福佬人和闽西的客家人都有的一种民居,围龙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并被国际建筑学界公认为中国的五大传统民居之一。

图..文..吴永岚

如你喜欢,欢迎转发,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流浪的大哥

温馨提示:平台刊发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真诚感谢您的阅读/点赞。

公益微信传媒 欢迎你的投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湖龙潭寨高山流水古寨奇
“定格历史 传承辉煌” 百座古建带你看懂华夏古文明 “午亭山村”皇城相府 东方第一双城古堡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087)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
浙江/龙泉传统村落(2)
澄城:传承村落文化,留住最美乡愁
宜丰行之一传承延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