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灯余氏典当等五个收费景点



千灯的收费景点,比较大的是顾炎武故居与延福寺,中等的是千灯馆。小的景点有顾坚纪念馆、淞南书场评弹馆、古玩馆、余氏典当与古戏台。上一回去时记得还有一个民俗家具展示馆之类的,我曾隔着玻璃窗拍过老式家具,这次却找不到踪影了。

 

其实收费景点也不是每位游客都感兴趣的。将顾炎武故居、延福寺与千灯馆之外的景点压缩成一集。也无多余的话,相关介绍在图下加以说明。

 

  


余氏典当在石板街的北大街。里边与延福寺竟是相通的。在延福寺中走着走着,见到这个砖雕门楼,进去,便不知不觉到了一处老屋

 


进去方知道就是余氏典当。宅主是余尚德,乃是余氏迁昆后的第五代裔孙,据传是位颇有文学才干的“红顶商人”,在乾隆年间被召至北京,为朝廷编写诗文集。老屋的主厅名“立三堂”,抱柱联“创业固难,我祖父克勤克俭;守成匪易,尔子孙其慎其谦”为余尚德自撰

 


第三进是大堂楼,楼上两室为主人的居室,两侧厢房是书房与琴棋室。底上厅内一幅联为: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与立三堂中的联意境一脉相承

 


账房先生坐在高高的柜台后,一双眼睛从厚厚的“洋瓶底”上投射过来审视的的眼光,这大约在文学作品中是找得到类似的描写的

 


柜台的另一侧,有个正在典物的蜡像

 


里边有个算盘展,展示着各种材质所制的、档位不同算盘

 


庭院的边门处,就同寻常人家

 


因为我是倒游,从大门出。这个砖雕门楼也相当精致

 


顾坚纪念馆在东香花桥南不远处。顾坚,元末明初千墩人,南戏专家。他在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南戏诸腔调的基础上,整合昆山一带民间曲调,创出一种更细腻、更婉转动听的新腔,即“昆山腔”,故有昆曲鼻祖之誉

 


纪念馆又名“四宜小筑”,是为纪念顾坚所

 


四宜小筑共两进,为走马式建筑,门楼进去即天井,第二进为大厅,有“家庭式”舞台,现作为演出场所

 


石板街上有家淞南书场

 


也算是收费景点。柳敬亭,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许多书场都喜欢用“敬亭遗韵”来题额

 


上楼去看了看

 


楼下有四只“汤管”的水灶与老式竹壳热水瓶,很能唤起久远的记忆

 


古玩馆也在石板街上

 


里边就一间大大的统间,门里楣上挂一块匾,四个大字:博古传奇。古玩古董集中在门口区域,因我不集古董,只粗略地游览了一番

 


沿墙与中间放着一些柜,柜里展示着木雕作品

 


这幅是北京故宫的局部,乍一看,我还以为是青铜铸的呢

 


这幅是明清皇家陵寝

 


展示柜的边上也有木雕,这幅是苏州园林留园

 


这幅是狮子林

 


古戏台不是原物。介绍说:早在唐朝,陶渊明第九代裔孙孙陶岘从江西迁居千灯,他是文学家、诗人,又是音乐家。有名为“水仙”的女子家庭乐班,与江南名士填词谱曲,弹琴拨弦,登台溥演。又游遍江南山水、吴越古迹。几朝几代爱好音乐之趣有兴无衰,遂形成了“江南丝竹”。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千灯名门徐应聘与江西汤显祖同榜及第,遂为好友。汤到昆山、千灯来,演出过初版的《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古戏台底下不大,上得楼去是前厅

 


楼梯间的屏风上,是幅放大的邮票的画。代表了哪三部昆曲曲目,熟悉昆曲的朋友请自告奋勇哦 

 


戏台的最后边。这似隔非隔的地方,被告知叫“跑马式包厢”。所谓跑马式,我理解为前面可行人,以区别于“雅座”

 


戏台的侧拍。

 


戏台。一副联为:“汤翁牡丹艳百花推陈翻古调”;“高君琵琶怀千年出新谱今声”

 


戏台两侧的墙上各有一幅砖雕。对应戏台上联的那幅说是《牡丹亭首演场景图》

 


这幅是右边的对应下联,说是《琵琶记综合场景图》

 


上次去见到的这处地方,如今不知到哪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少景美有腔调!周末就去这座2500年的绝美古镇!
【名镇】江南的柔情,都藏在千灯的水磨腔里
很少人知道的千年古镇,离苏州城只有35公里,景色比苏州还要漂亮
顾坚纪念馆
千灯古镇,故地重游,走马观花
走进千灯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