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散尽不复来,理财何必急一时

谭心莹

新闻回放

不久前,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中19.27%大学生曾有过购买股票、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的经历,51.32%受访者表示有过购买理财产品的想法。有专家指出,相关部门应该建立金融教育机制,并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通过教育和监管,保护大学生投资群体的合法利益。

主持人语

近年来,理财大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的身影。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资本市场上,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什么?当代大学生要不要在校园里获得自己的第一份理财经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几位同学,在这里各抒己见。

随着理财渠道多样化和投资手段便利化,股票和基金的战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身影。不少人认为,大学生的理财尝试值得鼓励,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金钱观,且他们用于投资理财的金额不会太大,风险可控。即使遇挫,相关经验也会让他们未来创造更多财富,总体上利大于弊。

但笔者认为,“千金”散尽,也许还有重来的机会;但“青春”散尽不复来,对于时间精力都有限的大学生,不该鼓励他们理财。

选择适宜产品,分析变幻局势,理财投资既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尽可能规避风险,以防跟风理财落入陷阱,也要求理财者运用大量心力时时关注市场动向。无疑,如果想要理性、稳妥地理财,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另一方面,这也并不是时间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获取财富之路。有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却也是竹篮打水。从时间管理角度来说,大学生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已占据他们大部分时间,没有过多时间学习理财知识。缺乏风险意识的大学生如果贸然尝试,很容易变成资本的“韭菜”。理财也不是一板一眼的考试答卷,既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努力就有收获的定律。在时间投入产出比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担能力。

追求财富本没有问题,但首先应该衡量好金钱在生活中的意义。过早地一头扎进财富之海,未必真能达到所谓树立金钱观的作用。大学时光有限,有太多重要之事值得我们投入时间。投资理财,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中国教育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钱赚钱,只有掌握生钱原理才能实现财富梦想?
年轻时需掌握好3个理财“超”能力
理财赢家要具备的六大观念(转载)
青春变金币?愈早知道越好的3个理财知识
财务自由,取决于“持续性收入”
关于财富、人性和幸福的18个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