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雁洋镇石楼村
钟惠兰出生地崇善楼。(汤伟青)
朝议第独特的石柱造型。 (汤伟青)
生活气息浓郁的古民居。(汤伟青)
【美丽乡村游】
交通:沿美丽的雁南飞山脚东行20多分钟的车程
特色:中国传统村落
久闻被评为 “中国传统村落”的石楼村景致秀美恬然,俨如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不觉神往之。石楼村位于梅县雁洋镇东南部,沿美丽的雁南飞山脚东行20多分钟的车程,便可见一个绿嶂环绕的古村庄,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石楼村了。
车子行驶至石楼境内,遥望远处,云雾缭绕,群山叠翠,古木参天,苍劲古朴之感浑然天成;白墙灰瓦的古屋矗立于山脚下,古韵之风悠悠然。绕过村中集市,途经一棵上百年的枫树,树干粗壮得要两人合抱,叶子茂盛如大伞,遮盖了村道。
石楼村中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村中石径沿着清溪而建,蜿蜒在果林农田间。溪边翠竹摇曳,芭蕉挺立,水鸭在溪中浮游,或伫于溪边梳羽小憩,尽显随意与恬然。石楼村风景秀美,站立山间田野,各有观瞻,其中的大岩石屋是景点之最,而它也是改石寮村为石楼村名的由来古迹,是石楼钟姓开基之地。据石楼钟氏族谱记载,四世桂馨公传云:当时住雁洋镇大坪村塔上,强邻逼肆侵凌,馨公对家人说:“古人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所以智者选安身之处,务求仁爱风气浓厚,避患者入深林,我将去也。”随即牵男带女搬上大岩住石屋,得名石寮村,垦山种树开田,艰苦耕耘。经若干年后,将石寮村改为石楼村。如今,“石屋”已成为古迹,地基旁边尚有残存的屋迹、石基、石砌小路和石屋后面残存的苗竹、椽子树、竹桔、紫灵树等。
据悉,石 楼村共有钟、黄、杨、朱、叶、许六姓,故石楼村宗祠较多,全村共有16个宗祠。在建筑特色上,石楼村各个建筑多成群集结在山下宽阔地,以客家围屋为主,大都是两层二堂三横的围屋,上、下堂及天井宽敞,这些围屋左右相邻,连片而建。现在保存最早的建筑当数田丰溪尾的钟氏开基祖祠,祖祠占地两百多平方米,为土木结构,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村中上了百年历史的古民居,还有建于清中朝的崇善楼,建于清末的仰成楼、光裕楼、朝议第等,这些房屋的步架、挂落、梁挑,栏板、屏风隔扇彩绘都很有特色。在朝议第,我们惊奇地发现,该屋两边侧厅分别立着两根大石柱,石柱下端用两个不同形状的石墩托着,一为四角石墩,一为八角石墩;而屋中房间的门框也均用石头砌筑,看上去美观大气,非常独特。
从建筑不难看出,石楼村人才辈出。据说该村民国时期出现了四个博士,新中国成立后,专家、学者、教授等不胜枚举。解放前曾有文学博士钟鲁斋,医学博士钟惠兰,军儒钟伯勉,爱字墨水发明人钟彩盘,进士钟汝和等各界人物。石楼村华侨多,他们对村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被国务院委任为中国西部开发经济顾问的钟奇可先生是印尼华侨,1980年起,在钟奇可带领下大家筹集资金修建崇正学校、兴修水泥村道和桥梁、拉电线引自来水到500户村民家、修建卫生站……后来,他干脆在家乡也建了一座房子,取名“忆乡居”,并常年居住在此,偶尔才回香港和印尼小住。我们登门拜访了他,只见他衣着饮食十分质朴。“这里民风质朴,山美水美人情美,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啊!”他发自肺腑地说。热爱家乡的他热衷公益慈善事业,至今,他为家乡梅州多个领域捐款总额已逾2000万元人民币。(本报记者 李少凤)
传统村落梅县雁洋石楼村:昔日华侨村 今日玫瑰园
国内 | 2016-12-24 14:25| 查看: 3321|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日报 李跃 胡政韵
摘要: 经历了四百年风雨,石楼村以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建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名闻遐迩。昔日,该村曾走出了1900多名华侨,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侨村,而如今,该村借助古色古香的村道风情,打造近百亩的玫瑰园,吸引游客 ...
在梅县区雁洋镇东南部,有一个景致秀美古村庄——石楼村。经历了四百年风雨,石楼村以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建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名闻遐迩。昔日,该村曾走出了1900多名华侨,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侨村,而如今,该村借助古色古香的村道风情,打造近百亩的玫瑰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走进村道往山上去,便可发现有条百年石阶古道,由石头铺成,蜿蜒数里。沿着驿道而上,一座名为思乡亭的“寺庙”赫然屹立其旁(如右上图),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却依然能看出往日旺盛的香火。该村村支部书记钟世勇告诉记者,思乡亭是1987年建成,由该村外出的印尼华侨和港澳同胞集资捐建,寄托海外游子思乡情的同时,希望下一代不忘根、不忘本。
记者了解到,石楼村世代农耕,生活贫困,许多村民选择从这条古道走到松口去汕头,再坐船下南洋挣钱养家。“石楼村整个村庄面积合计一万六千多亩,其中六百多亩田地,山多地少,村民农耕为生,生活艰苦异常,纷纷出门打工,一个带一个地出南洋谋生。” 钟世勇介绍说,据1996年的统计,石楼村走出了1900多名华侨,比村中现有人口还多了700人,主要分布在印尼、澳洲和香港等地,以旅居印尼的华侨居多。
正如思乡亭内一处门联所写“思古创新业,乡情依旧酣”。该村华侨创新谋发展还不忘家乡情,始终心系父老乡亲的生活情况,几十年来不断资助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记者得知,该村九成多的公益事业都由华侨出资捐赠。早期,石楼村物资匮乏,用水要去小溪里挑,生活物资要走路到梅县丙村买。1980年起,在该村印尼华侨钟奇可等带领下,华侨纷纷出资建设家乡:1980年修建“崇正学校”;1983年起开始兴修水泥村道和桥梁、购买大客车捐给村里为乡亲们出行提供方便;1986年集资使全村500多户用上电和水,告别挑水时代;1992年村道铺上了水泥路,成了三乡一带最早通水泥路的村庄;还修建卫生站并派赤脚医生到梅县中医院进修、出资聘请护林员实施“封山育林”……
“改善后,村中水、电、路都通了,生活物资也可以用拖拉机运了,村民都高兴坏了。”钟世勇说,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华侨共捐助了约4000万元支持村中建设,其中印尼华侨钟奇可先生一人便捐了20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村中的教育、生活和生产条件。
“因村中除了农耕没有其他产业,也不能一直依赖华侨的力量来发展,目前正借助古色古香的村道风情来发展旅游促增收,现已种植了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的玫瑰花,打造近百亩的玫瑰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钟世勇说,四月份是玫瑰盛开的季节,到时整个村庄都会被花海包围。下一步该村将联动旅游观光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电商产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赖俊权散文II养在深闺人未识,梅县三乡村野公园游记【客都原创】
石楼永由村现四千年古槐
【梅县侨声】爱国侨领丘元荣故居“瑞德楼”
华侨之乡梅县松口镇荔香园的文物价值【热点推荐】
海南纪行(三)侨乡碉楼迷望眼,合璧华洋名内外(2018.12.10.)
叶剑英父亲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