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们做窝,他们下蛋『我们从朝鲜战场走来』(3)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911 】
大漠深处 周旋 - 荷花

“凯旋村”的第一批“村民”

1965年元旦,毛泽东参加了首都军民联欢会。在会上,他握住陈士榘的手,看着张爱萍,幽默地说:“你们立了大功,他们出了名,你们‘做窝’,他们‘下蛋’,中国人现在开始说话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


1958年初,志愿军第19兵团司政机关及相关人员也接到了立即起程回国的命令。与第20兵团的悄然回国不同,他们的回国不仅受到了朝鲜政府和群众的热情欢送,也受到了祖国人民的隆重欢迎,火车所经停靠处都悬挂着“热烈欢迎最可爱的人凯旋归来”。只是他们也是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又要干什么?他们只知道:哪里需要哪里去。1951年随第19兵团63军189师入朝作战的郭青说:火车全部都是闷罐车,车门用箱子堵起来,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任何人不准有想头。

陈士榘

很快,中央军委就通知:原志愿军第19兵团建制撤销,成立以志愿军第19兵团司政机关和志愿军工程指挥部、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为基础的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简称“特工指”,由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任司令员兼政委,所属部队亦从全国、全军调遣组建,马上奔赴大西北执行任务。

这项任务正是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的工程建设任务。而最先开进戈壁大漠的正是从朝鲜战场胜利回国的工程兵第19团。随后,从全国、全军抽调的近十万人马秘密开进巴丹吉林沙漠,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防尖端科技工程大会战就此打响。沉寂千年的戈壁滩上搭起了一排排帐篷,官兵们誉为“凯旋村”,意为从朝鲜凯旋归来,他们也成为“凯旋村”的第一批“村民”。


建设队伍向场区开进


叶春荣和顾明华夫妇都是1952年入朝参战的。叶春荣曾担任志愿军19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顾明华1955年从朝鲜退伍后到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叶春荣于1958年4月奉命从朝鲜前线撤军回国。在朝鲜呆了6年的他,原本以为回国后会被分配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单位工作,回家照看即将分娩的妻子。却不料才下战场,又上战场,凯旋归国又西征出塞,妻子分娩第三天就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参加靶场工程施工建设。


白天,他除了日常业务工作外,还要参加脱土坯、挖地窑、拉水泥和修公路等。晚上,就用小收音机收录中央台的记录新闻,并立即整理编排,连夜打印,第二天一大早发往各部队。让叶春荣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朝鲜结婚5年后的第一个“家”却是在戈壁滩的“凯旋村”安的。1960年,为提高部队官兵的文化素质,曾在朝鲜战场工作过的顾明华也被调到戈壁滩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宣传部,负责大学函授组织工作和中小学课程辅导。实际上,当时部队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是施工,学文化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但却让她扎扎实实地领略到了与朝鲜战场不同的“风景”。


远看像绵羊,近看像乞丐


叶春荣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是他们当时恶劣气候的真实写照。遇到沙尘暴来袭,瞬时满天都是黄沙,真可谓“朔风怒卷黄如雾”。狂风来袭,直接把帐篷连根拔起,不用说汽车、人员、物资,甚至能把火车车厢都掀出铁轨,变了形,漆斑驳驳,面目全非。

《工程兵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采石场几乎每个指战员都穿着‘花棉袄’,但不是迷彩服,是被岩石或机具在紧张施工中划破的,露出的斑斑点点的白棉花的棉袄。看起来很像当年朝鲜上甘岭战斗指战员穿的衣服。除了衣服,施工现场都很像,战士们手握钢钎,挥动大锤打炮眼,手持风钻凿炮孔,叮叮当当响成一片。供气的空压机、推运石料的推土机,阵阵的轰鸣震耳欲聋。现场的粉尘灰随风飘落,有如硝烟弥漫,这难道不像上甘岭的战斗场面吗?”


当年的“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国魂之战”,更诠释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今,为了我国综合导弹靶场早日建成,工程兵部队传承着上甘岭精神,在这里顽强战斗。


1950年入朝,曾在志愿军前勤指挥部机要科任译电员的付雁说,他在采石场当兵锻炼这一个月,比他在抗美援朝打仗的三年还要苦。战士们穿的棉鞋,不到一个月脚指头就漏出来了,然后用铁罐头盒套在脚上。到晚上收工时,满脸灰尘,只有两只眼睛是明亮的。碎石机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人工碎石,抬着一百多斤的石头跑,即便是冬天遇上下大雪,依然是可以浑身出汗,把棉衣湿透,连着三天衣服都干不了,大家宁愿穿着潮棉衣,都不会停下手中的工程建设,而“远看像绵羊,近看像乞丐”是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定位。


1950年入朝,曾任志愿军军事建设工程第6团组织干事的陈必如说,每天都要至少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战士累到低头捡东西都能睡着。突击的时候,连续45个小时不停轮班倒。一位战士在自己的床头写道:“天气再冷,冻不了我们的热心;岩石再硬,硬不过我们的双手”。

用最原始的工具,建设最尖端的武器试验设施


正是凭借着这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他们用血肉之躯战天斗地,用最原始的工具,进行着最尖端的武器试验设施建设。没有昼夜之说,不分男女之别,人欢车驰、机器轰鸣。采石、碎石、筑路、打井、烧砖、扛水泥、背石灰,公路、桥梁、发射阵地、测试厂房等各种基础试验设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点点铺筑修起,尤其是14号飞机场,在当时也是亚洲最大的机场。时至今日,62年过去了,14号飞机场仍然完好无损。

建场初期的试验技术阵地


那是一个人定胜天、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舍小顾大、国家第一的时代。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和滚烫的热血,硬是在这片蛮荒之地,开辟出生命的特区。两年6个月之后,中国第一个陆上综合导弹试验靶场,在茫茫大漠深处拔地而起,打破了苏联专家预测的建设时间至少15年的预言。

二号发射场建设

从1959年9月,靶场建设工程开始陆续竣工,交付使用,赶在了苏联撕毁合同之前,苏联不得不按合同规定将全套设备交付我国。1960年8月,第一期工程通过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委组织的质量验收,全部被评为优秀工程。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说“这项工程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聂荣臻元帅对陈士榘说“你们不仅搞出了质量和速度,也抢回了设备,意义重大!现在我们的专用设备拿到手了,导弹也有了,可以搞试验了”。1960年9月10日,我国用国产燃料发射了苏制p-2近程弹道导弹获得成功。它证明:所建设的工程、设施,技术指标完全符合要求,经受住了实弹考验。1960年10月,第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可以想象,如果工程没有在苏联撕毁协议前提前完成,那么中国的导弹事业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壮怀凌云志,热血洒戈壁


为了创造这个让人震惊的奇迹,工程部队303人伤亡,38人残疾。而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和严格的保密制度,他们悄悄的开进大漠,又默默地离开大漠,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曾经为靶场建设挥洒热血、青春,甚至是生命的工程兵。他们的牺牲和他们的名字一起,悄然隐入了历史厚重的帷幕。

他们不曾看过导弹发射的壮举,也未曾听过那震撼大地的轰鸣,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参与建设的正是一次次托举起民族尊严和希望的导弹试验靶场,一个个惊雷般的东方巨响,正是从他们奋战过的土地上发出的!


我们不能忘记这支为发射部队“筑巢做窝”的队伍,不能忘记那些征程未洗从朝鲜战场转战靶场建设的工程兵,更不能忘记他们为祖国导弹航天事业的辉煌做出的牺牲与奉献!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曾洒下成千上万施工将士的汗水和鲜血。1983年工程兵编制正式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撤销。


1987年,陈士榘将军重返故地,抚今忆昔,不禁感慨万千,挥毫写下诗句:战士壮怀凌云志,热血尽洒戈壁滩,化作惊雷震寰宇,东风常渡玉门关。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巩丑兰

编辑 | 裴津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两弹一星”修路做窝的人(二)
志愿军20兵团10万大军,1958年突然神秘消失在朝鲜,美国都没找到
58年孙继先中将被紧急调回国内予以重任,周总理:我给你两项特权
【百战周末】西北戈壁滩上的神秘部队
1957年,孙继先奉调回国,一路上犯嘀咕:难道说是东南沿海吃紧了
朝鲜战场最真实最生动的一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