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胡乱华”是怎么回事?


中国文化,素有“王道治天下”的传统,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仁义精神,才能做到。中华民族的“华夏”文化,早已在公元以前,就实行了人类大同的理念,泯除种族歧视的狭隘胸襟。


唐末五代、元朝和清朝,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作用。就以历史的事实为证明,中华民族从来不肯侵略他人,不以强权当公理,“忍辱谦让”,化解其他民族的非礼侵凌,加以感化而融归于整体“人道”中。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武帝时代,禅宗达摩祖师决定“东渡”中国传法,说:“震旦有大乘气象。”所谓“大乘气象”,就如佛说的“娑婆”世界中的中国,确然具有慈悲(仁义)精神。“娑婆”的意义,是说“难忍能忍”的“堪忍”的精神。

东汉光武帝到魏、晋两百多年间,以匈奴为代表的入居内陆“河西八郡”的各民族,分子颇为复杂,早已是汉族血统大混合的时代。

如加严谨稽考,北部匈奴的另一支,没入居中国的,后来在欧洲建立匈牙利。丁灵另一支,就是后来的俄罗斯的另一族。乌桓另一支,和后来建国的阿富汗有关。鲜卑就是后世还居留在西域的锡伯族。隋、唐之间的突厥,就是后来的土耳其。波斯就是后来的伊朗。大食就是阿拉伯帝国。天竺就是印度。氐、羌、羯等少数民族,则大部分已汇合成后世居留在新疆、西藏(前藏和后藏)、青海等地的少数民族。史称“五胡”的,就是当时崛起而建国的匈奴、鲜卑、羯、氐、羌。

先后称王称霸的十六国,有前赵、后赵和四次分裂的燕国、五次分裂的凉、三次分裂的秦,以及夏与成汉等十六国。他们当时的生活语言,早已华夏、汉化,也学会了汉化的文字,只是民族性格仍然矫捷慄悍.尤其看到汉末到魏、晋的朝廷皇权抢来抢去,并不行于正道。“道德仁义”原来都只是书本上的废话。那么,他们也认为自己早已是中国人,中原天下,大家有份,因此形成“起而代之”的乱源。

同时,魏、晋时代,另一批知识分子士大夫,也看不惯这些世族、门阀的作风,干脆就加入汉化的新民族,即习惯称为“胡人”的范围,起而大干其逐鹿中原的美梦。这才是史称“五胡乱华”的基本原因,其实也可以说是“胡华混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伟大的民族精神
让青春在时代中发光
少年强则国强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汉魂”存在?
汉民族的称号
危害中国最深的七个侵略计划,任何一个成功,中国都将消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