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

五脏用药录 脾 寒湿困脾 半夏

陈喜刚
半夏

 【中医准备】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阻困中阳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致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脘腹胀闷疼痛,泛恶欲吐,纳呆,口淡不渴,便溏,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白滑,脉濡缓。过食生冷,寒湿内侵,脾阳受困,运化失司,故脘腹部胀闷疼痛,纳呆;胃失和降则泛恶欲吐;寒湿为阴邪,阴不耗津,故口淡不渴;湿注肠中,则便溏;脾主肌肉,湿性重着,故头身困重;湿阻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外荣肌肤,故面色不荣;脾为寒湿所困,阳气不宣,胆汁外溢,故面目肌肤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寒湿阻遏阳气,不能温化水湿,泛溢肌表,故肢体浮肿;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短少;寒湿内盛则舌淡胖苔白腻或白滑,脉象濡缓。


    【适宜人群】寒性体质。
    【适宜病症】寒病且寒症。
   
    【性】热。                                                             
    【热力】平。
    【气血】气。
    【子目】祛寒湿药。
    【药力】峻。
    【力向】升。
    【疏泄收敛】疏。
    【走守利滞】走。
    【燥烈温润】燥。
    【升降沉浮】浮。
    【养生疗疾】疗。
    【毒】有。  
    【味】辛。
    【色】表面白色,或浅黄色。
    【畏反】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产地】广泛,五运六气饱满。
    【环境】栽培。
    【部位】块茎。
    【常用剂量】内服煎汤,3~9克。

 【八纲】阴虚里寒。

 【六经】足太阴脾。
    【色】黄。
    【味】甘。
    【五行】土。
    【时辰】巳(9-11)。
    【方位】中。
    【卦】坤。
    【季节】夏秋间。
    【左右】左。
    【升降】升。

 【功能】健脾、燥湿、解郁、辟秽。
    【主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古代医家】
     缪希雍:“半夏,柴胡为之使。辛温善散,故主伤寒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往来寒热。苦善下泄,邪在胸中,则心中坚,胸胀咳逆;邪在上焦,则头眩;邪在少阴,则咽喉肿痛。《别录》亦谓其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亦皆邪在上焦胸中之所致,故悉主之也。中焦者,足太阴之所治也,有湿有热,清浊不分则肠鸣,湿热胜则自汗,入足太阴故并主之。辛能散结,故消痈肿。脾家湿热,则面色痿黄,实脾、分水、燥湿,则前证俱除,面目因而滑泽矣。辛温有毒,体滑性燥,故堕胎也。”“半夏,古人立三禁,谓血家、渴家、汗家也。其所最易误而难明者,世医类以其能去痰,凡见痰嗽,莫不先投之,殊不知咳嗽吐痰,寒热骨蒸,类皆阴虚肺热,津液不足之候,误服此药,愈损津液,则肺家愈燥,阴气愈虚,浓痰愈结,必致声哑而死。若合参、术,祸不旋踵。盖以其本脾胃家药,而非肺肾药也。寒湿痰饮作嗽,属胃病者固宜,然亦百之一二,其阴虚火炽,煎熬真阴,津液化为结痰,以致喉痒发咳者,往往而是,故凡痰中带血、口渴、咽干,阴虚咳嗽者,大忌之。又有似中风,痰壅失音,偏枯拘挛及二便闭涩,血虚腹痛,于法并忌。犯之过多,则非药可救。”

 【配伍新效】
     半夏配伍海藻、昆布 半夏化痰散结;海藻化痰软坚散结;昆布除热散结。三者伍用,有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瘿瘤痰核。
     半夏配伍厚朴 二者均有燥湿化痰、降逆消痞之功。但半夏功擅化痰散结降逆消痞;厚朴长于下气除胀散满。二者伍用,共奏燥湿化痰、行气降逆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痰郁交阻于咽喉而引起的咽中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之梅核气;痰气互结之胸满咳喘、脘腹胀闷、呃逆呕吐等症。
     半夏配伍黄连、竹茹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黄连清泻胃热、止呕降逆;竹茹消痰开郁、清热止呕。三药伍用,有燥湿健脾、清热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热呕吐、呃逆;妊娠呕吐以及痰热壅盛、肺气不利之咳嗽痰多者。
    半夏配伍黄芩 半夏辛温,入脾胃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消痞散结;黄芩苦寒,入肺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二者合用,肺脾同治,有清热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壅肺、肺气上逆之咳嗽痰多黄稠;痰热互结、胃失和降之胸膈痞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
    半夏配伍硫磺 半夏味辛性温,和胃降逆、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硫磺味酸性热,补命门真火、疏利大肠、通腑气、利大便。二者伍用,共奏温肾逐寒、和胃行滞、通阳泄浊之功效,用于治疗老年人虚寒便秘;或寒湿久泻。
    半夏配伍人参、白蜜 半夏降逆止呕;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胃;白蜜补中缓急。三药伍用,有益脾胃、止呕逆之功效,用于治疗胃虚呕吐。
    半夏配伍天竺黄 半夏辛苦性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竺黄甘寒,清热豁痰、凉心定惊。二者伍用,共奏清热化痰、祛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湿中阻之胸闷、咳嗽、痰多;痰涎壅盛之中风不语;或小儿高热之惊风、惊痫抽搐等症。
    半夏配伍细辛、干姜 半夏燥湿化痰;细辛、干姜温肺化饮。三药伍用,有温肺化饮祛痰之功效,用于寒饮犯肺所致之咳嗽喘息、吐痰清稀等。

 【临床方剂】
    1.治疗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一两,白术一两半。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素问病机保命集》)
    2. 治疗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3. 治疗心下有支饮(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2013/8/15编写于银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夏与黄连配伍的药对作用与功效
提高身体功能——中药之最
浙贝母、半夏配伍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药分类——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夏枯草药对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