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黄芪在外感病中的应用

      本人喜欢研究治感冒疾病,内行估计都知道,因为中医的理法方药就是通过研究外感类疾病而逐渐形成与完善的,而通过研究外感类疾病所形成的理论,也是中医治疗内科杂病的理论依据!!!  因此,如果一个中医没有治疗外感类疾病的新床经验,那他的医术就不敢恭维了!!!

       治疗外感发热疾病时,慢慢发现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当病人面临外寒里热型外感疾病时,麻黄汤类方剂的发汗作用没有那么快,或者很慢,即使增大麻黄、桂枝的剂量也不能有明显的解决效果!

       说的具体一点,当一个病人具有:   头痛发烧、怕冷、无汗、身体酸痛或骨节疼痛,同时有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咳嗽这些症状时,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都知道,这是风寒感冒(外寒里热),而不是风热(好多不读中医经典的中医,一见有咽喉疼痛,便认为是风热)。  那《伤寒论》中大青龙汤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表里双解,所有症状都能解决:   发汗解表治疗发热怕冷、身体酸痛,清里热治疗咽喉疼痛、咳嗽!!!    理论是正确的,用药也是精炼,但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喝了药所有的症状都能解决,唯独病人不能很快的“出汗”,体温自然也就降的慢,而导致体温会反复降低、升高!   想到西药的退烧药,一片就能很快发汗,此时我很是不服气!!!既然理论与解决方案都是正确的,为什么会发汗慢呢,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给中药“插上翅膀”!!!   在临床中,我对比了大青龙汤与麻黄汤、桂枝汤的发汗速度,发现,麻黄汤、桂枝汤都有很快的发汗作用,但大青龙汤却没有,原因不言而喻,一是因为里面有清内热的石膏!!!石膏,性寒,制约了麻黄、桂枝的发汗作用,但没有石膏,或者石膏量过小,又不能很好的解决内热的问题!!二是因为病人体质不一,体质强者,服药即汗出,体质弱者,汗不出,病不愈。

此时我想起《金匮要略》里乌头汤里的组方:   川乌、白芍,甘草,麻黄,黄芪,蜂蜜!   还有治疗鹤膝风的时方四神煎:   远志、石斛、川牛膝、金银花,黄芪。   两个方子中的黄芪都是大剂:60-200克不等,大剂黄芪有托邪外出之功。受其启发,在临床中,我便不断尝试,总结,发现:  一,初起感冒表实而素体元气虚弱者,在解表药中加入人参、黄芪,可增加疗效,增强发汗解表的功效! 二、在过服解表药,而出现表虚自汗的情况下,在原解表药方中 加入人参、黄芪,又能很好的达到固表止汗的效果!

后阅读历代本草时,也证明了这点,《本草求真》:“生用则能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收。是明指其表实,则邪可逐,固见无汗能发,表固则气不外泄,固见有汗能止耳。”下面写两则医案

1    一病人,女,62岁。平素体弱,常年咳嗽,近日又感寒发热,37.8℃,发热恶寒,干咳咽痒,体倦乏力,脉细数无力。基于之前的经验,分析病人身体虚弱,单纯解表,恐怕难以表解汗出。于是处方:

麻黄15,桂枝15,石膏30,杏仁15,甘草15,生姜6片,大枣6枚,黄芪15   2副

第二天病人反馈,当晚服完中药,即身体发热,全身出汗,体温恢复正常,唯剩余咳。后调治月余,顽固咳嗽终治愈,两年后随访,咳嗽未犯。

2    乔某,男,36岁。  平素有鼻炎,鼻塞,不闻食臭。初起感冒,未与理会,后咳嗽月余不愈。刻下症状:   晚间七八点咳嗽,干咳无痰,鼻塞难以躺下,口干口渴异常,口臭气粗,大便秘结五六日一行,畏寒怕冷。体温正常,舌质红,苔黄干厚,脉浮

处方:    麻黄15,桂枝15,杏仁15,甘草15,石膏45,生姜6片,大枣6枚,黄连3,半夏25,瓜蒌30   3副   

二诊:   咳嗽、鼻塞、口渴减轻,大便通畅,口臭消失。仍感口渴,畏寒怕冷无汗,咳嗽遇寒加重。

处方:  麻黄15,桂枝15,杏仁15,石膏30,甘草15,生姜6片,大枣6枚,天花粉10,黄连3,半夏30,瓜蒌30,苍耳子15   6副

三诊:    口干口渴、鼻塞消失,晚间只轻微咳嗽,咽喉干痒,身体渐暖,不觉畏寒,汗仍少,减衣会加重咳嗽。眠差,有气短之状,左脉芤,右寸关偏弱。

处方:   麻黄15,桂枝15,杏仁15,甘草15,石膏30,百合15,紫苏叶15,桔梗15,黄芩10,半夏25,瓜蒌30,苍耳子15,山萸肉15,红参5

服完四副药后,喝热水、走路,即感身热汗大出,见风即咳。

随后在剩余每副药中,加红参5克,黄芪15克,山萸肉15克    

喝完后反馈,出汗大减,比以往更加耐寒,遇寒咳嗽症状基本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表剂的应用多种感冒
治疗感冒常用的中药方剂
新冠病毒发热中医常用经方
董洪涛 老师用生石膏的经验与体会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49
第一章 解表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