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透视法中窥探人性 | 马萨乔
WEIBO:森雅艺术馆
喜马拉雅:森雅艺术馆
今日头条:森雅艺术馆
INSTAGRAM:senya_gallery
www.triceratops-design.com


今天为大家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历史中第二位重要且伟大的艺术家,他就是文艺复兴美学的始作俑者,透视法的奠基人——马萨乔(Masaccio)。



如果说乔托是文艺复兴的“胎动”,那么马萨乔则代表这场艺术运动的“分娩”正式拉开帷幕。马萨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奠定了透视法在绘画中的应用而透视法则是文艺复兴乃至随后整个写实绘画的基石。之前我们提到过,经过了漫长、混沌而又矇昧的中世纪后,意大利最先开始了对宗教的反思,伟大的先贤们积极思考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的奥秘和本质。在绘画层面,画师则第一次将人文主义的思潮倾注到艺术表达之中,作品出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物的真实刻画,艺术家们期望更准确的描绘客观世界和眼前的对象,此时,透视法便成为了强大的科学工具。

所谓的透视法,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我们可以在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品中看到“缩短法”的应用,但那时的透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观察的浅薄认知,并未总结出数学规律并形成真正科学专业的理论体系,“近大远小”也只是古人粗浅而模糊的描摹,画匠们并不知晓具体缩放的比例。直到马萨乔总结出了可量化依循的标准和规则,画家们才终于可以正确的将三维物体和人物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艺复兴时期栩栩如生的画作,在科学层面的源头,都要归功于马萨乔最初对透视法的运用。可以说,马萨乔不仅是为绘画,也为人类认知世界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大家来看以下几幅作品就会对透视关系有基本的了解。


和大家介绍透视法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世界中所有的平行线,如果投诸到一幅画作之上,都应该消失于同一点,即使在画面中我们看不到它们彼此相交,延长线也会最终消失在之外的同一点。消失点(也称灭点)这个概念对于艺术家们来说极其重要,这使得他们创作的方法也会变得截然不同。在创作之前,可以先确定好消失点的位置,然后通过消失点画出向外扩散的射线,再画出横线形成网格。当整个画面被分割为若干个格子之后,再按照实际的比例去确定并画出建筑、景致、人物等的具体大小和位置,最终完成符合客观存在规律的世界,因此作品就有了生动的真实性。

为何科学的透视法会出现在文艺复兴早期并由马萨乔提出呢?除了之前提到过自乔托起,画家们希望摆脱中世纪,尤其是拜占庭艺术和哥特风格带来的程式化教条规定,认为艺术应该有所创新和突破;以及画家们开始寻求描绘真实客观世界的办法之外,从根源上我认为是人类的思想开始有了深刻的怀疑精神,他们对于自诞生起而被灌输的理念和规则开始产生了质疑,而求知欲、探索真相和追求自由表达又是人类的普遍天性。尤其是中世纪爆发的几乎毁灭整个欧洲的黑死病,让贵族阶层、社会精英乃至有先见思想的部分民众,开始探寻一切背后的真正缘由。上帝如果存在,那么这是他对人类的惩罚吗?黑死病致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人类身体内到底发生了何种变异?虔诚的信仰者为何仍然没有摆脱厄运的笼罩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在人们脑海中萦绕不绝。因此,乔托与马萨乔这样的巨匠,包括其他领域如但丁、彼得拉克等人,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思想求索之旅,绘画只是其中方式之一。历史,并非总沿着祛魅的方向前行;然而艺术史,却是人类的思想史和认知史的缩影。


Crucifixion from the Pisa Altarpiece

Pisa Altarpiece

Madonna and Child with Angels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马萨乔那些伟大的湿壁画作品。

首先,马萨乔在绘画上非常大胆,大胆到什么程度呢,我给你举两个例子。在教会势力仍然强大的十五世纪,人们难以想象艺术家敢于在一幅作品中描绘完全裸露的对象,还是正面全裸,即便像乔托这样的开拓者,也没有勇气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马萨乔却做到了,他在湿壁画作品《逐出伊甸园》之中,公然将亚当与夏娃画成了裸体。三个世纪后,美第奇家族的柯西莫三世命人在敏感部位画上了无花果叶,使其符合当时的装饰理念,不过在1980年修复壁画时,这些叶子最终被移除,原作得以重见天日。

马萨乔的离经叛道在当时是一种巨大的勇气和突破,因为在他看来,《圣经》之中亚当与夏娃原本就是赤裸着身体,艺术应该坚持写实精神,追求真实。这件作品更为惊人的是,夏娃的哭相竟被马萨乔“丑化”到无以复加的近乎咆哮的地步,哀怨似乎即将从画面喷涌而出,用现在的话说,这姑娘难过的简直哭成了泪人儿,哭成了鬼,这是马萨乔为了体现夏娃的极度痛苦而有意夸张的戏剧性画面,这在以往的艺术表现中是不曾运用的。画中只出现了一位天使,这与《圣经》中记录的当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上帝派出两位天使的描述所不同;另外,画中出现的拱门在《圣经》中也未曾记载。从以上两点也可以看出,马萨乔既是画家,也摇身一变成了戏剧导演,一切符合剧情需要的都给我加上,甚至不惜触犯宗教戒律和规训。



《逐出伊甸园》  右图为修复后画作原貌


布兰卡契礼拜堂左墙第一幅即为《逐出伊甸园》

第二个例子是下方的这幅,马萨乔竟然把天使画成了背对观者,这在当时前无古人。在之前的宗教绘画史中,天使的形象一定是要正对着观者,即便身体不是正对观者,面部也要向着观者。即便是足够“前卫”的乔托,也只敢把天使画成侧身(我在下方给大家放了乔托画的天使),大家对比来看一下。相比于自己的前辈,马萨乔可谓是彻底抛弃传统,完全遵照自己内心的意愿,放飞自我。

马萨乔的祭坛画 San Giovenale Triptych


乔托的祭坛画

马萨乔把“透视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使得他的画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感和生动性。比如下面这幅《圣三位一体》,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圣三位一体”指的是最上方的上帝,中间代表圣灵的白鸽和下方的耶稣。旁边站立的两位分别是玛利亚和圣约翰,最下方描绘的则是此画的赞助人。虽然绘制在二维平面上,但却营造出了极为逼真的雕塑感和凹陷感,仿佛人能从墙壁中走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震撼。虽然今天我们对此不以为然,也有太多艺术家能够表现得更为出色,但试想在一千多年前有这般突破,恐怕在当时足以称得上惊世骇俗。马萨乔的这一系列“胆大妄为”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人们的宗教意识和思想,让长久习惯观看程式化、平面化的大众接受了一次颠覆性的视觉教育和认知迭代。


《圣三位一体》

在画作最下方的尸骨上面,写有一句拉丁文,意为“我曾是你们之中的一员,也是你们将来的样子”。如果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一句台词就是“凡人皆有一死”。



马萨乔一生艺术成就的巅峰是他与师傅马索利诺以及后来的艺术家利皮在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的布兰卡契礼拜堂所绘制的一系列湿壁画。
布兰卡契礼拜堂

布兰卡契礼拜堂墙壁平面图





左侧墙壁,上部 II. 逐出伊甸园(马萨乔) 
V. 纳税银(马萨乔) 
IX. 圣彼得讲道(马索利诺)


左侧墙壁,下部 XIII. 圣保罗拜访监狱中的圣彼得(利皮)
XV. 提埃菲罗的儿子复活与圣彼得登宝座(马萨乔与利皮)
XI. 圣彼得用影子治愈病人(马萨乔)


右侧墙壁, 上部  X. 新信徒的洗礼(马萨乔)
VI. 治愈跛子与塔比莎的复活(马索利诺)
I. 原罪(马索利诺)


右侧墙壁, 下部  XII. 施舍分配与亚拿尼亚之死(马萨乔)
XVI. 与卫士西蒙的争执和圣彼得倒钉十字架(利皮)
XIV. 圣彼得从牢监的自由(利皮)


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左墙上半部分的这幅《纳税银》,它被认为是欧洲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马萨乔的代表作。



《纳税银》(也译作纳税钱)完成于1427年,描绘的是圣经《新约》中四福音书的马太福音:

耶稣指引彼得从鱼嘴中取出金币,作为税金。

24. 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么。
25. 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
26. 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
27. 但恐怕触犯他们、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他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 马太福音 17:24–27

这件作品与《圣经》中描述的故事略有出入。整个场景设定在户外,画中税吏面对着耶稣和门徒们,这与《圣经》中的记述并不相符。

湿壁画分为三个部分讲述,而三部分却并非连续发生,这种在同件作品中表现不同时空的方式非连续线性叙事在整个西方绘画史中也极为罕见。马萨乔通过在构图上的创新,保留了叙事的逻辑性。第一部分耶稣居中,税吏官要求耶稣和门徒们纳税,而耶稣和彼得二人的手均指向画面左边,意指税金藏于鱼嘴之中,也就是下一场景的发生地,第一部分最为重要,因此至于画面中央,而为按照自左向右的顺序描绘;左侧后方彼得从鱼嘴中取出金币,此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位于壁画右侧,彼得像税吏官交纳税银,马萨乔运用建筑的框架将二三部分隔开。

15世纪正是意大利教权与皇权斗争的高潮,纳税钱的主题突然流行起来,也在提醒世人“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这样的表现形式堪称画家的别具匠心,却使一些理论素养深厚的宗教人士感到不快。因为在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里,上帝是时间的创造者,而上帝本人是超越于时间之外的。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在上帝看来,所有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都像一根直尺一样摆在眼前,他可以随意检视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类在同一时间只能看到单一的时间切面,只有上帝才不受这种限制。


简略来说,“时间”是“永恒”投掷下来的影子,这是来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主义者和柏拉图的说法,后来被吸纳进了基督教的神学体系。那么,一经神权的经典化之后,上帝看时间的方式,怎能是凡人可以尝试的呢?于是我们就会看出,马萨乔这幅《纳税钱》分明采取了上帝的视角,这实在是一种胆大包天的僭越。”


——熊逸



耶稣与门徒们围成了一个半圆,税吏站在这一神圣的空间外,耶稣与门徒们都身着粉色和蓝色的长袍,优雅而得体。税吏穿着古罗马服饰丘尼卡,短衣的颜色为醒目的朱红色,配合着他的手势显得傲慢无礼。纳税银这个主题在绘画史上并不多见,马萨乔为何会选择此题材研究者们一直争论不休。其中一种说法是,佛罗伦萨于1427年设立了一项新的所得税,创作此壁画是为替征税辩护,但显然这一说法并不成立。新的征税将会使丝绸商布兰卡契家族遭受损失,而布兰卡契又是教堂的主要资助者,应该会反对征税。更合理的解释可能是:1423年教宗马丁五世颁布协议规定佛罗伦萨的教会应当服从国家税收。鱼嘴中的金币喻指佛罗伦萨地区主要从海洋获取财富。布兰卡契家族通过地中海贸易牟利,也是佛罗伦萨海事会的成员。究竟马萨乔创作此作的真实原因何在,恐怕后人只能凭借隐秘的线索主观臆测了。

我们之前提到马萨乔对绘画的贡献主要是单点透视,不过还有一种由他独创的技术——空气透视。在这幅作品中具体体现出的是远景的山峦、左侧的彼得与前景的颜色相比,色彩更淡,更加灰白模糊,进而创造出一种深度感的错觉,这种技术曾在古罗马出现,但很快便失传,直到马萨乔再次重现了这种技法。

除此之外,马萨乔对光的处理也是革命性的。从画中的建筑、树木和人物的影子的明暗可以看出他使用了一个统一的光源,而文艺复兴早期的乔托和契马布埃等人则使用了平面性的模糊光源。毫无疑问,马萨乔的这一创新和对明暗法恰到好处的运用,使画面更具三维立体效果。

相比于乔托和更早的中世纪绘画,马萨乔对画中人物的处理则更加精彩,每个人物都各具特点,通过神情、动作和服饰呈现出个性化的差异,这是对传统宗教绘画的颠覆和对墨守陈规范式的彻底告别。

要理解这一系列的壁画,就要明白布兰卡契家族与佛罗伦萨以及罗马教宗的关系。马萨乔在接受委托开始创作时,佛罗伦萨正与北方的米兰交战,需要得到教宗的支持。因此,整件作品必须以亲教宗的角度去呈现和解读。彼得是第一任罗马主教,所以相比于其他门徒,彼得在画中的位置就要相对突出,更要强化他与耶稣间的亲密关系。画中的彼得与基督庄严而坚定的同室操戈,而第二部分(画面最左侧),当彼得独自从鱼嘴中取金币时,显得谨慎而卑微;在执行耶稣的指令交纳税银时,又俨然成为了教会的领导者。从这两点上,耶稣代理人(即罗马教宗)的身份显露无疑。

画面中只有四个人的身份是确认无疑的,即耶稣、彼得、税吏和约翰。彼得身着黄蓝两色长袍在耶稣左侧,头发胡须灰白;年轻的约翰则站在耶稣一旁,没有胡须,呈现出古希腊雕塑般的脸庞。耶稣右侧有一位面部特征与约翰相似的门徒,他旁边那位面色凝重、神情阴险的则被认为是犹大。据瓦萨里猜测,马萨乔可能也把自己画了进去,他乔扮成门徒多默,在人群的最右方。




除了《纳税银》之外,布兰卡契的湿壁画中还有四幅为马萨乔所作,分别是《逐出伊甸园》、《新信徒的洗礼》、《圣彼得用影子治愈病人》和《施舍分配与亚拿尼亚之死》,《提埃菲罗的儿子复活与圣彼得登宝座》是由马萨乔与利皮共同完成。关于马萨乔与马索利诺作品的对比我将在马索利诺那一期为大家详细讲解和分析。


几个世纪以来,《纳税银》遭到多次严重的破坏。直到1980年代,《纳税银》连同整个布兰卡契礼拜堂才得到完整的修缮。

《新信徒的洗礼》


《施舍分配与亚拿尼亚之死》



《圣彼得用影子治愈病人》


从以上三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人体结构和肌肉线条的刻画,还是对衣服褶皱的明暗处理,乃至人物影子的细微表现,马萨乔都已经接近炉火纯青的程度。


提埃菲罗的儿子复活与圣彼得登宝座(马萨乔与利皮共同完成)

马萨乔出身清贫,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给年迈的药剂师,他和弟弟都痴迷艺术,也最终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马萨乔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他的绰号,意为大而笨。他生性懒散,桀骜不驯,一生放荡不羁,除了画画,一切他都不在乎。他生命短暂,只活了27岁,据说是在从佛罗伦萨到罗马的旅途中因竞争对手嫉妒而被害死,当然野史已无从考证。倘若能再多活二三十年,成就恐怕并不会低于“三杰”。

马萨乔在布兰卡契礼拜堂的这些壁画是美术史上的经典范本,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后世巨匠都要专程前来“顶礼膜拜”,足见他的历史地位。米开朗基罗的老师基兰达约在创作宗教画时几乎是完全仿照马萨乔的画风,这也对米开朗基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他在创作西斯廷礼拜堂穹顶画中的《人类的坠落》与《逐出伊甸园》这两幅作品时,完全延续了马萨乔的风格。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何在乔托的时代之后近一百年,才涌现出马萨乔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师。原因之一是由于从1347年至1353年这期间,欧洲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黑死病,整个欧洲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而意大利也成为了重灾区。外部环境的突变一定程度上也减慢了艺术的发展,同时,文艺复兴全面兴盛的各方面基础也需夯实。主要体现在民众在思想层面的松动与怀疑,人们在巨大的瘟疫灾难面前第一次发现上帝的“缺席”,甚至虔诚笃定信仰的修士和信众中的一部分人也未能逃脱厄运的捕杀。人性中怀疑和动摇的心理就会开始作祟,上帝真的存在吗?通过教会虔诚的笃信真的可以升入天堂吗?人们心中开始不断发问和质疑。虽然这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基督教的统治地位,但显而易见,文艺复兴中的核心精神——求知和怀疑精神正在悄然酝酿,也从侧面推进了艺术的下一次破局。可以说,艺术史也是人类的怀疑史和进步史。

虽然只活了27岁,但后来的“天才们”都隔着时空奉马萨乔为师。在群星璀璨的文艺复兴夜空中,虽一瞬而过,但他绝不是一颗平凡的流星。


文艺复兴湿壁画专题:

Ⅰ. 伟大的时代,永恒的经典

Ⅱ. 他唤醒了整个欧洲沉睡的画坛  | 乔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绘画 | 马萨乔《纳税钱》
【文艺复兴艺术】马萨乔:将“透视法”带入绘画的第一人,为何被人称为“糊涂”?
西方绘画大师 -6马萨乔 (Masaccio,1401~1428) 意大利
马萨乔 Masaccio(1401
马萨乔-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
布兰卡齐礼拜堂及圣母圣衣教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