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时我们在乌镇通宵看戏

文|本刊记者 韩冬伊

刊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19年第24期

“每当我自己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总觉得意气风发,但听到别人提它又感到羞涩局促。”

乌镇戏剧节 供图

乌镇戏剧节像一湾蘑菇圈——在剧场、长街,或藤络互文的豆瓣友邻——季落漫漶,无关畦垄,借凯尔特人的传说,精怪在蘑菇圈中彻夜舞乐,好奇的路人会被摄与共舞。

它有莽莽涩味,绝非脍炙——用孟京辉的话来说,这里的“观后感”与北京、上海、莫斯科、伦敦西区不同,“肯定有你特别喜欢、不是特别了解、甚至对你的三观有所冲击的戏,但这不就是生活吗?这不就是艺术吗?这恰是一个戏剧节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你看完一个戏,觉得‘嗯……不错’,真的一点意思也没有。如果你看了一个戏之后很愤怒,但周遭的人可能觉得挺好,这种冲突只可能在乌镇发生。”

它浩荡而脆弱,似有许多易碎的菌褶——逢了青年竞演开场,“乌镇剧场工作人员”黄磊有一段“摔手机旧话”,数年不怠:“手机不是调到震动或静音,也不要放腿上,‘一声’可能影响青年戏剧人‘一生’”。

黄磊在白日梦朗读会上 乌镇戏剧节供图

他在引发热议的“剧场手机使用守则”长微博中说,“手机从裤兜或者是身上跌落的声音,在剧场最安静的时候吓人一跳,很像是楼上那一只还没有扔下来的靴子,你会等待着,不知何时‘咚’的一声砸在剧场里,砸在这一次原本庄严的时刻。”

它凿凿真切,却有种幻隐的诡谲——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在28部特邀剧目、18组青年竞演剧目,14场小镇对话、5个戏剧工作坊、10场朗读会,以及1800余场古镇嘉年华之后,人们的“回忆高频词”是“梦”“愿”“酒”“夜”“封存”“等我”,或者索性用泛滥得近乎羞赧的字眼吧,“类似乌托邦”。

钝感

“艺术,要那不可利用的”

年轻人的“免疫力”愈发强悍。对可沽、可疑、可兑的一切,我们敏感而警觉。

而贸贸然的信任,俨然一种可疑的景致——古典世代以降的“孟公投辖”,大概会被疑作黑心而周到的普罗克汝斯忒斯。

不过,在乌镇戏剧节“赶场看戏”的年轻人似是戒备稀松,至少在戏剧节10天的“赏味期”中——当然,也许因为熬夜少眠的缘故,有人完成“24小时疯狂之旅”,有人“三天只睡了10小时”,还有人宵酒至晓。

乌镇戏剧节供图

银行职员雁晓的“戏剧节周末”,从“青赛”(青年竞演)开始,看了通宵戏,坐入子夜读书会。

“认识一群又一群朋友,陌生人也可以同行漫步,奇妙或者说莫名其妙。认识了一年刷一百多场戏的小哥、软萌可爱能睡的小妹,聊天看戏后一起吃热气腾腾的羊肉面,然后在朝阳里挥手再见。”

芳疗师谷尔在排队时结识了三个新朋友,午夜朗读会上,他们一同分享了一首《致水仙》。

她调侃说,“像是微醺,We have short time to stay/as you/we have as short as pring(我们也只有短暂停留,青春易逝)”。她本想次日返程,又从新朋友那里辗转偶获一张“小镇对话”的票,“索性又消磨掉一整天”。

戏剧节早以“路遇老友”闻名,尖叫也被精准屏蔽。“七年来了八次乌镇戏剧节”的青年竞演评委何炅,谈起从“发怵”到“自在”:“最开始决定来了之后就躲在房间里,等到看戏的时候悄悄走进去。结果发现……我是不红了吗?在乌镇看到我的每一位朋友最多打个招呼,最多觉得有点惊喜,是老朋友的感觉。”

小镇对话 乌镇戏剧节供图

黄磊在采访中谈及筹办中的“麦田大学”,也关乎“期待和使命感”:“做一个艺术公益的教育基金,支持年轻人求学——包括戏剧节的竞赛学员——学成后不去签约和包装……其实我们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做一个闭环或产业链。为什么不能站在你熟悉的一端,认真做好这一端有意义的事情。从招生、训练、签约到成为明星的链条是商人的事情,而不是教育的、戏剧的。”

而对“月老庙帝国”(乌镇戏剧节转票群)的“庙友”们来说,“除了看戏,相聚也成了理由,像过年一样”——

“回乌镇看戏,在乌镇认识的朋友有种莫名的信任。”

“很多已经是生活中的朋友了,因为三观接近,志趣相投,能聊的也更多一些。”

“去彼此城市看戏、旅游的时候也会尽量约饭,感觉还挺像分散到各地的同学。”

街巷中的戏剧节海报 韩冬伊 摄

粉团铺的逶迤长队里,几个年轻的戏剧人..攀谈起来。熙熙梭行的人们也许依旧谙熟于争锋、竞逐、怀疑、权衡,至少此刻有着“坦然的钝感”,哪怕像雁晓所说,“奇妙,又莫名其妙”。

敏感

“故事,要那不能理解的”

2019年第七届乌镇戏剧节的“回忆词库”中,除却谙熟的“夜”,又添了“晨”,其中大概有《从清晨到午夜》的勋劳——本届戏剧节备受瞩目的表现主义剧作,演出时间午夜1:30到晨间6:30。

不过,在乌镇戏剧节“冒犯观众”或“挑战免疫”的阈值颇宽,三场演出门票迅速售罄。

导演陈明昊说,“这部戏连接了乌镇最舒服的两个时刻。同一个场景,在白天和黑夜会有不同的情绪,不同人的不同生存状态……就像白天和晚上相互提问。”

无论昏昏欲睡还是跃跃欲试,通宵共历的观众们有许多“直觉”——“演员面无表情鼓掌二十分钟”“大型蹦迪现场”“破晓前拆解舞台”“不去尝试理解,而是凭本能在看(或者在睡)”“真的是一个绝望的夜晚,朋友每隔半小时就要来检查清醒状态”……

子夜朗读会 乌镇戏剧节供图

用导演陈明昊的话来说,戏剧是“发生”,或者说“同时发生”,“情感的种子、剧本的种子、记忆的种子,合作的艺术家们,还有生活中的情感都会在这个时间里发酵……我不是想跟所有人去分享,这只是到站了,你看到了,而我带着一路风尘过来。”“可能也就敢在乌镇做这个戏,在别的地方我想象不出来。”

《从清晨到午夜》依例“没有演后谈”,一如开幕大戏《三姊妹》导演尤里·布图索夫在戏剧节“小镇对话”论坛上所说:“消化新的态度,就是剧院、戏剧应该给我带来什么东西。戏剧不应该对观众做任何事情,而是观众应在剧院里做一些动作。一旦我们在剧院里开始给观众解释,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是共同的工作。”

至于那些淡去情节的东西,有人困顿,有人惊喜,似是平淡,似有况味,也许恰如当下世代的“直观”。

赖声川在戏剧节“小镇对话”中说:“人生也是这样,哪有跟谁是死敌,非要跟谁大战一场。就像他(契诃夫)信中说的,我们不是每天都疯狂恋爱或杀人,为什么舞台上一定要那样做呢……而生活又是什么,我们的命运经常在我们不经意间决定的,可能影响你一生的,根本不在你的身边和认知范围之内。”

戏剧节嘉年华 韩冬伊 摄

无论创作者、剧评人、资深爱好者,还是“尝鲜”的新面孔,在黄磊看来,“乌镇戏剧节并不狭隘。”

他在采访中谈及难忘的《鲸鱼骨骸内》(尤金诺·芭芭),调侃说:“第一次看戏都不大懂,而戏剧节不是为戏剧界办的,戏剧节是为所有人办的……审美熏陶是私有的、生活的,很多路有看不见的生命拐角,拐角则可能有宝藏。”

在意义与无意义的问题上,当下的我们似有迷惑。一方面热衷解构、犬儒与所谓“通透”,一方面又意气风发地笃信个体价值——哪怕在资源链条上被量化或工具化。不过在剧场,意义或无聊都在,坦然又敏锐。

11月3日晚,第七届乌镇戏剧节闭幕,公布第八届乌镇戏剧节主题为“茂”。

闭幕日傍晚,最后一场白日梦朗读会散场,《驯悍记》与《宽恕》尚未剧终。五点二十,拆台箱与传菜员在小径上踉跄擦肩;五点四十,戏剧节工作人员在媒体中心门口轮番合影,积年街炊里撞出逐嚷的幼童;六点二十,末班嘉年华乐队将气球塞给懵然欲睡的孩子,临水的锅铲和盘子没有一只是空的……

闭幕傍晚 乌镇戏剧节供图

有人说,制式规整的乌镇是假的——这未免太不解风情。也许生活是假,意思到底是真的。当最后一队黄气球飞落,我们熟稔地卷起一切,若无其事地回到地铁上。

责编:tamako

审校:百宝、刘晓

终审:愉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乌镇,跟孟京辉和赖声川聊了好多小秘密
小镇的乌托邦,诗意江南的文化情怀
乌镇和戏剧,谁成就了谁?
我在乌镇待了5天,才知道为什么全中国文青都爱挤在这儿
乌镇戏剧节来袭,上海人又有高逼格的玩法了!
锦囊案例:“小镇 戏剧”,旅游乌镇的文艺复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