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戊戌变法”诸多新政仅百日被慈禧废止,唯独此新政保留至今!

1895年,中日之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消息传到国内,康有为组织了在京城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提出了许多的维新变法的想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从此,为救国存亡的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1896年8月,维新派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1897年冬天,又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这两家报刊成为了维新变法宣传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又伙同他人在湖南建立了南学会,并创办了《湘报》。

  随着民族危机的愈来愈加重,再加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对变法的宣传和鼓动,全国逐渐形成了议论时政并支持维新派的风气。

  1898年1月末,康有为又向光绪呈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析》。同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著名的《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光绪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很多: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还提倡开办实业;修建铁路,开采矿藏;组建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百姓上书言事;裁撤绿营,成立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办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成立译书局,并派遣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维新派的这些变法主张,其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并建立君主立宪制,最终使得国家富强。新政的措施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但是并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

  然而,新政毕竟触犯了清王朝的守旧的满族大臣利益,那些满族官僚虽然昏庸无能,但是对于权力的变换却极为敏感。他们认为维新变法实质就是要把权力从他们的手中夺走,从而使满清贵族失去自己的特权。

  果然,好景不长,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把光绪囚禁起来,同时下令追捕康有为、梁启超,不久又在北京菜市口杀害了谭嗣同等六君子。

慈禧除了杀人,还把维新的各种措施全部废止,唯独保留了7月3号仿照西学开办的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就是我国著名的北京大学前身。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进行现代化改革的第一次尝试,虽然仅仅维持了103天就被守旧的满清贵族扼杀了,但是,维新运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近代中国两次探索的回眸课件PPT
历史教学|真题解析•李王辉•一题一研|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历史选择题28题研究心得
最后一位文正公,光绪帝师孙家鼐,为何被称为“北大先导”?
又到戊戌年, 说说当年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
他是清朝状元,教过光绪皇帝读书,亲手创办北京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