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文帝下诏制新乐曲,一个域外音乐从此进入中原,并深受唐人欢迎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胡音胡骑与胡装,五十年来兢纷泊。”描述了唐代时西域文化在中原的广泛流行,从中,我们可知西域乐舞也是隋唐时期人们所崇尚的乐舞艺术,那么,作为一个域外音乐,它是如何进入中原并受到人们所喜爱的呢?

在汉代以前,中原的音乐是以让孔子“三月不识肉滋味”的周乐占据主导地位的,后来虽然受到一些外来的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汉族的传统音乐体系。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中原与西域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原的音乐也开始大量地吸收了外来的音乐,并建立了新的音乐体系“九部乐”,这九部乐中就有两部是西域的龟兹乐和疏勒乐。到了唐太宗时,又增设了高昌乐,合称“十部乐”。这十部乐中的龟兹乐,它的乐律对隋唐时期的音乐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龟兹(qiū'cí),又称丘慈、丘兹等,意为“白色”,在今新疆库车,约公元前2世纪建国,是西汉时西域36国之一。其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六县市。

隋朝刚刚建立时,隋文帝为了避免“礼乐不兴,国家将亡”的危险,就命令几个大臣负责整理创作新的乐曲,以此来歌颂皇恩帝德。

由于当时的社会风尚还很崇拜周乐,于是,几个主管礼乐的大臣找来一个懂得周乐的乐师,通过改换声律,创造新的音乐。结果改了个乱七八糟,根本就没法听和用。而且这几个大臣各持己见,搞了好几年也没有结果。

隋文帝为此而大发雷霆,他怒斥大臣们说:“我做皇帝已经六七年了,难道还能让乐队老唱那些歌颂旧朝的乐曲吗?”

这时一个大臣出来奏道:“从前周武王伐纣灭了殷朝,可是直到周公保成王的时候,才把礼乐制成,由此可见要办好这件事求快是不行的。”

隋文帝听后,态度缓和了下来,他又决定下诏聘请天下深知音乐的人才。

另一个大臣郑译借机向隋文帝上奏说:“我查阅了许多以前的音乐书籍,里面都有七声的说法,可是这七声中有三声,现在的人们已经分辨不清。后来我遇到一个跟随突厥王后到我们这里的名叫苏袛婆的龟兹人,他弹琵琶很高明,我听他弹奏七声俱全,经过询问,原来他的父亲是西域的乐师,他们世代相传都是用的七个声调,这七个音调和我们古书记载的七声相比较,完全符合,所以我主张应该用七声来写新乐曲,并制造新乐器。”

隋文帝听了很赞赏,别的大臣们也都认为郑译的七声学说比起当时流行的五声更完美,所以大家都同意参照龟兹音乐来整理汉族音乐。

后来,正是依靠这个理论体系,中原的音乐从龟兹乐里演变出了隋唐燕乐二十八调。

龟兹乐器的种类也很多,据《隋书》和《旧唐书》记载,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多达19种之多。唐代诗人李欣在其长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的开头便说“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说明觱篥(bì lì)这个乐器便是从龟兹传到中原的。

李商隐在其《龙池》诗中也有一句“羯鼓声高众乐停”,羯鼓也是龟兹乐的主要乐器,传入中原后,唐玄宗极为喜爱羯鼓,据说他为了练习羯鼓,光鼓槌就打坏了几箱子。唐玄宗甚至说:“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当时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就是以善打羯鼓和吹觱篥而名动天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祗婆,陪嫁来的音乐大师
唐代新音乐是不是以西域音乐为主体?
“辗转相交,尽皆和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族音乐是如何融合的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文化兼容包并,龟兹乐为何能“突出重围”?
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西域音乐舞蹈对中原文化的突出贡献
【音乐】动听乐曲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