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那天下第二是谁的作品呢?

王羲之(303-361年),晋代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因此又被人称为“王右军”。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阕”,其书法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法,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当时正任会稽内史,他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兰亭聚会。

当时众人饮酒赋诗,好不快活,王羲之乘着酒兴,即兴挥毫作序,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该文记述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文人们聚会的欢乐之情。

王羲之当时正在兴头上,写的这篇文章精彩绝伦,据说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后,又重新写了几遍,结果始终不如意,他乃投笔而叹,知道昨日即兴书写的《兰亭集序》不可再复写。

于是,《兰亭集序》成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顶峰。千百年来,历代书法家均推《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前半段

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写道:“右军《兰亭集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写,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非常喜爱,在他死后还把《兰亭集序》陪葬在了自己的昭陵,而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知道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那么天下第二行书又是谁的作品呢?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大唐盛世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抗击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郡(今河北石家庄附近),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等被叛军抓住后残忍杀害,颜氏一门被害达三十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派人去河北寻找颜季明的首骨后带回,颜真卿挥泪写下了一篇流芳千古的祭文——《祭侄文稿》(全称应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前半段

《祭侄文稿》纵28.2厘米,横72.3厘米,共23行,234字。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而是作为一篇祭文,颜真卿在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故整篇卷面并不干净整洁,笔迹也急促匆忙,涂抹、删改也时时可见。

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颜真卿还能驾驭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得体,到了“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时再也忍不住悲愤的感情,就像火山喷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苍凉悲壮之情跃然纸上。

颜真卿《祭侄文稿》后半段

元代书法家鲜于枢称赞:“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将其推崇为继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后的又一篇杰作。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直率,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力度强烈地震撼了每个观赏者的内心,以至于无暇顾及形式构成的表面效果,这恰恰是自然之美的典范。

颜真卿是我国书坛史上集五百年雄健派之大成者,他又富革新精神,俨然自成大家,在唐代人们尊称他为“颜鲁公”;颜体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书体,他与稍后一点的柳公权并称为“颜柳”,即“颜筋柳骨”。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又起兵叛乱,奸相卢杞故意派已经75高龄的颜真卿前往叛军营中劝降,满朝大臣纷纷劝说颜真卿不要前往,但颜真卿毅然只身赶赴敌营,最终被叛军缢杀。

颜氏一门可谓是满门忠烈,颜真卿不仅在书法史上耸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他那高尚的人品也深为后人所敬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笔法详析》,好书法就得好好学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学习书法的人都对它非常的
这又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未解之谜?王羲之书法高深莫测
情真意切!大巧若拙!此帖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