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学二胡的体会

  退休之后,休闲之际,没事总想干些什么。每每听到二胡那美妙动听的音乐时,总想着要自巳动手,尝试尝试。但又听人说“横吹笛子竖吹萧,二胡拉断腰”,也就望而却步。就这样犹犹豫豫,一晃过了古稀之年。

由于喜欢音乐,中学阶段又学了一些简谱知识,同时,我的爱好之一,就是酷爱我们地方戏剧淮剧唱腔,甚至也会来上几段,自然也就会连带着锺情二胡了。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自学。不想出众,只想消散时光。不为别的,只想心悦体康。

这几年,自购了些学二胡教材,如杨长安老师的《跟我学二胡》,孟宪德老师的《从零起步学二胡》,以孙福华老师为主编的《我用胡琴和你说话》等进行自学。

    最近又参加了枫锦小课的零基础学二胡的网上免费教学活动。

通过枫锦小课学习,受到启发,找到自学中的许多问题。现在结合我个人以前自学的体会,与喜欢学习二胡的同志交流交流。当然主要目的也是抛砖引玉,热望不吝赐教。

我觉得,学二胡就是要

做好一件事:规范拉琴动作。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1 起步控琴动作,2 打基础动作。3 高难动作 。

坚持两种练习,即基本功练习,独立视奏练习。

对这些动作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打好基础,不断积累,才会水到渠成。

一,既要和它打交道,就必须认知二胡,从     而去掌控二胡。(知道掌控二胡的动作,这样可以有办法解决二胡拉不响,出噪音等问题)

二 ,要打好基础,规范持琴按弦,持弓运弓基本动作,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以正确的姿势动作保证二胡各种技术的完美实施)。

三 ,是审慎进行乐谱视奏,循序渐进地进行曲目练习。先从D调原把位开始。(以一般弓指法动作以适应一二级乐谱视奏)

四 ,是逐步由浅入深地进行各种弓指法练习,逐点突破,去掌握各种普通弓指法技巧和高难技术动作,以适应二胡升级视奏要求。


认知二胡,掌握二胡

发音原理
了解结构

  学习二胡,首先必须认识二胡的发音原理。     初看,二胡发音似乎只是因弓毛触弦产生摩擦而产生的结果。

其实不然,它只是作为先导引起震动而已,其美妙的音乐的产生,也是二胡所有附件和它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全面认识二胡发音原理,必须先充分了解二胡的结构及其作用,这样,才能做到掌控二胡迎刃有余。

  二胡的结构并不复杂,分三部分,即琴筒,琴杆,琴弓。这三部分又分若干附件。如琴皮、底托、音窗、弦轴、千斤、琴弦、琴码、琴杆、弓毛及弓毛松紧螺丝。

二胡发音的美妙与否,也靠你对这些部件的全面掌控。学习二胡,不了解它是不行的。

琴筒是二胡最关健的部位,起美化和扩大音响的作用。琴皮是决定二胡音色的关键,同时也是二胡发音共鸣的重要部位和振源。底托可加大琴筒下方的重量,同时,它可以阻挡琴筒与人身体接触。这些都是固定的部件。这些,都是厂家完成好了的。(由你购什么档次的二胡决定)

买回来的琴弓,已经上好弓毛。如果弓子和琴没有连结,你就要自已动手连接了。也很简单,你可以用弓根上小螺丝卸下弓毛的一头插在两根弦之间,再把螺丝拧好即可。这两根弦厂家也基本上安装好,不用我们操心。

下面这些部件,就需要我们知道它的作用,并手动作用了。

琴杆上方有两根弦轴,插在琴杆上方。内弦轴在上方,外弦轴在下方。它是用来松紧内外两根弦的。二胡定弦要用到它,松些,音就低,紧些,音就高。这个一定要知道。

不仅如此,拉琴时,还要根据情况手动调节或安置好下列组件:


拉琴准备

  1 千金的缠绕和高度的掌握。千金是二胡琴弦的切音线和琴码共同确定琴弦发音的区段,与空弦音有密切关系。

先看一下千金缠绕的地方,两根弦是否分开些,如未分开可垫点海绵让它分开些。以免相互影响,而使音不准。

千金的高度,可因人而宜,需要调到适合自已的位置。

可用手的肘部立于琴筒表面,顺着琴杆量到小指笫一关节为宜(从下传上数)。一般地说,成年人把这个距离固定在35厘米较好。音色适中,按指方便自如。位置相对固定、也便于锻炼音准和技术。

千金的宽度要适中。根据年龄大小、手型特点,约在2厘米到2.5厘米之间为宜。过宽或过窄都会影响手型和基本技术的发挥。


  2 放好琴码。琴码虽小,却是二胡中极其重要的附件,因为它是琴弦和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体,共呜的桥梁。没有它,二胡几乎不发音。它的位置摆放也有学问,通常宜在琴皮中央偏高一点点为宜,偏高 、偏低都会对发音、共鸣音色等产生不利影响。

  3 把弓毛调到适合演奏的紧松度。

弓子是二胡发音的工具,对于二胡的演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弓子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毛的紧松也应适度,太松则无法演奏跳弓、顿弓,太紧又不适宜演奏抒情柔美的乐曲。弓根装有活动螺丝,松紧可以随意调整。需要你自已掌握。

4 弓毛必须擦上松香才能使琴弦振动发音。松香擦琴必须做到每周一次,每次都要让弓毛看到白色粉沫。才算上好松香。


  另外,建议遵循《零基础练琴检查单》,检查一下,然后再开始正式练琴,这样必定少走弯路。(这是课提供的,我认为照着做了,少走弯路)

以上各个环节,无论哪一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二胡的基本音准,音色,甚至发出各种难听的噪音或者干脆拉不响。



苦练功夫打好基础

  掌控二胡的目的是要它发声,就是要把它拉响,没有杂音,噪音。

枫锦小课的主播小言老师,很重视这个问题。她用了近2个小时,直观地讲述了拉不响,出杂音、噪音的各种问题,一一交待了解决的办法,并当场反复示范,引导学员练习拉空弦,做到拉得响,没噪音。学员手中的“哑木头”发了声,二胡神祕感也就荡然无存。因而也激发了学员们的积极性。

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基本功,一点马虎不得。这个功夫不扎实,无论什么曲子也拉不好,不动听。

在音准,音色的入门教学中,小言老师提出的几个小妙招,它使二胡的理论更加大众化,通俗化,这是我在书上从未看到过的东西。那些大量的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易为零基础学二胡的人接受。因而使学员产生了四天就能拉一个“康定情歌”的小曲调,确实用了功夫,这样也坚定了他们从零开始学二胡的决心。


小言妙招


  二胡入门的基本功就是对 音准的把控。它包括正确的姿势,音位的认识和训练,运弓的常规训练和定音的能力等几个方面。如演奏的姿势,持琴与按弦,定弦能力,把位和换把,持弓和运弓等等。

演奏姿势

  拉二胡的姿势也是关健的基本功。姿势包括下列四点:

     1 演奏时的坐姿。

     2 持琴的正确姿势。

     3 持琴按弦的正确姿势。

     4 持弓运亏的正确姿势。

坐姿

演奏时的坐姿

有平腿式和架腿式两种

平腿式即坐稳后,两腿平放,两脚一前一后(左前右后),两脚成倒八字形向外倾斜。由于这种中姿态两脚与臀部形成三个支点,因此,身体稳定性好,多用于合奏,齐奏等场合。既有利于技能发挥,又在视觉上看着落落大方。

架腿式即把左腿架在右腿上,这种姿势能使琴身更加稳固,但不易做较大动作,一般只在戏曲伴奏使用。

持琴按弦

  持琴的正确姿势,将琴筒放在左腿跟靠近腹部处,琴筒蒙皮一面稍向右前方倾斜。左手握住琴杆,虎口在千金下面约1公分处,虎口自然放松,拇指自然平伸,其余四指呈斜弧形而下,用指尖触弦,手腕微屈,掌心成悬空状,小臂自然下垂,在第一把位时,与琴杆大约成45度的角度,把位下移时,角度相对缩小。


  左手小指按弦一般力度不够。它的按弦原则较独特:1 要保畄前一个音符手指,2 无名指和小指一起落下。即运用保留指。

持弓运弓

  持弓也相当重要,不然会影响运弓。正确的持弓方法是,右手中指无名指勾住弓毛根部,小指在外,挴指和食指合力握住弓杆,掌心面向琴弓左侧。


  对于持弓手型,小言老师比喻为抓筷子。即类似抓筷子的手型。

有平指法和迭指法两种。区别是中指无名指,摆放不同,平指法两指并列于弓杆上,迭指法,则两指迭加夹在弓杆和弓毛之间。图示是平指法。

持弓手型如果不正确,就很难做到运弓的平、直、稳、匀。

    持弓具体要领是

1 用右手笫一指节(靠第二关节处)架着弓杆右端的拐弯处。

2 食指的第2 、3指从外向内包住弓杆大姆指,第二指节食指与第三指节相对,轻轻捏住弓杆。

3 中指和无名指深入弓杆和弓毛之间,用中指的第二指节背面(靠第三关节处)自然地顶住弓杆,指肚抵住弓毛。

4 小指自然松驰、 微弯于弓毛之外。


  运弓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本功,几乎每次练习乐曲之前,都要练。这一点,连大师都不含糊。运弓诀窍是四个字 平、直、稳、匀。

如何用弓,则决定发音时值的长短,力度的大小,音质的好坏等等。从本质上看,即决定着是否能准确,完美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问题,每个演奏者都必须高度重视。


  运弓动作,类似擦桌子,这是最形象的解说。运弓时大臂,前臂,肘部,腕部,手掌,手指协力合作完成拉和推的动作。,就象擦桌子一样,你试试,还真有点象。谁不会擦桌子,而拉二胡的运弓象擦桌子一样简单。一点也不神祕。


基本训练

定弦

  初学二胡的人,最头疼的是定弦。

因为二胡是两根弦,两根弦音色根本不同。这就先要把它们之间的音色关系处理好,就是让它们在一个调门里要和谐 。′

这就要有定弦能力。二胡内外弦之间是纯五度关系,有经验的人靠听音,便能定好。但是,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做到。定不好弦,拉出来的音,也下好听。这方面,过去我总是请别人定,后来购了二胡定音器,觉得也较繁,现在用小言老师教的法子,下一个“二胡调音器”,困扰多年的定弦问题一下子便解决了。

对于初学的人先把这问题解决了,以后你会少走弯路,越来越自信的。

  二胡调音器内外弦定弦的正确值是 内弦定在293.外弦定在440

内外弦是纯五度关系。目前民族乐队中二胡以内弦定d1,外弦定a1为基本音高。因为这样的音高,琴弦张力适度,发音宏亮有力。同时,这种音高定弦更适合民族乐队中D调G调F调等常用调。

定弦方法现在很简单,拉弦时,二胡调音器指针,松或紧弦轴让指针,内弦定在数字293上,外弦定在数字440上。当然误差一点点也可以。


音位

  解决了定弦之后,就要认识音位了。对二胡音位的认识也是基本功。

定弦时,拉空弦只有两个五度关系的音,一首子通常都由很多高低不同的音组成,那在二胡上怎么表现这些不同的高低音呢?

它是通过手指按弦的位置不同来完成的。通常手指越往下,音就越高。反之,手指越往上就越低。

手指按弦的位置就是音位。音位找不准,那就别想拉好曲子。

通常从D调第一把位找音位练起。这也是基本功。因为二胡没有音位标记,全靠摸索,听音决定位置。

图为D调第一把位音位图,并在 其左边标示左手指法标记(宀,一,二,三,四)。

要记住不按弦时,(符号为宀)D调内弦为1外弦为5音

按弦的手为食指(符号为一)按弦,内弦为2,外弦为6

                中指指按弦内弦为(符号为二)内弦为3 外泫为7

                无名指按弦(符号为三)内弦为4    外弦为i

                 小指按弦(符号为四)内弦为5     外弦为2(2头上要加点,即高音)

按弦时注意,

1 两弦同时按,并用手指指肚部分按弦。

2 区别全音和半音。全音指距约3厘米,半音指距减半约1.5厘木。因此D调位,按弦时,中指和无名指要靠靠近,相对地,食指要离中指远点,小指耍下伸离无名指远点。

3 记住半音关系是3和4之间,7和i之间。遇到这两组音,指距要靠近。

因此,在D调第一把位按弦的手指按弦位置是不同的。全音指距约3厘米,半音之间只有1厘米。

这样,发音才准确

按指是二胡的基本功。非得苦练。


D调,G调第一把位指法图


  这是D调第一把位指间距离图。很明显,半音3和4之两指距高非常靠近,同理,7和i之间也如此。如果不注意,拉出来的音不会准的。

初学时一定要把每个音拉准,久练成熟,以后就不会跑调了。这是按弦最基本的功夫。


运弓

面壁式运弓


  右手空弦(不按指)拉弓,从弓根向右边拉来;推弓,让弓尖向左边推去。内外弦都可以这样练,先让胡琴发音。


  慢长弓训练,特别重要。有两类。

1    空弦音的慢长弓训练,其作用是强化控制弓杆的能力,使运弓中的速度,节奏,等手法更加得心应手。如果练熟了,右手和琴弓似平连成一个整体,琴弓就相当于手的延伸。这就有了好象用手去擦弓弦这种感觉。

2    按弦音的慢长弓训练 ,是加上左手按弦动作产生按弦音的训练,因此它还能加强左右手相互协调的能力,所以更是基本功中重中之重。因为二胡的美妙的乐曲,无一不是由这个基本动作,左手按弦和右手运弓互相配合协作产生出来的效果。

基本功拉弓,推弓,分弓。换弦等技巧都在练习之列、

过去,由于我忽略了这方面的训练,所以进步不快。

换弦

换弦也是基本功之一,一个曲子有许多音,需要两根弦轮番使用才能完成,故经常用到。要做到换弦时不畄任何痕迹。使乐曲一气呵成就要练习换弦。

换弦要领


  换弦要领 点个赞。这一个手势必然会把夹在弦中的中指和无名指活动起来左。弓毛便顺势左右移动,这烊,无形中就完成了换弦动作又不畄痕迹。我试过。管用。


把位与换把

  把位的概念:以食指按弦作为基本音的标志,加上二三四指(即中指、无名指、小指,而食指称为一指),在弦上能以自然形态按到的一组音(内外弦共八个音)叫做一个“把”,每一个把在琴弦上的位置叫做“把位”。

换把。左手持琴的虎口从一个把位向另一个把位移动,换句话说就是改变虎口持琴的位置,并同时改变食指按音的高度,这个动作叫换把。


要重视视音阶练习


独立视奏分级过关

认识简谱

  这是康定情歌的曲子,为了适应教学对象,原曲有低音的改成中音了(因为对没有基础的人不适合教低音在内的D调一把位。)

这个图标上了打拍子记号。


  这里标的是曲子中的增时线和减时线,其实也是几种节奏形式的表现。


简谱由七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在乐谱上它叫音符。

它们是     1 2 3 4 5 6 7 ,这七个数字叫中音组 。数字上边加上点就是高音组,数字下面加上点就是低音组。

D调第一把位大都是中音,容易上手。练习它很有必要。是指位练习的基础。,一开始就练习它,几天拉一个D调小曲真不是问题。

还有一些简谱常识,如小节线,终止线,节奏等符号认识认识,便可练习了。

以《家定情歌》为例。小言老师让学员几天就学会拉这个曲子了。

左边乐谱是此曲的两句谱。

以此为例,这两句谱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 认识曲子中们音符在弦上的指位,明白

手指按在何处,从而拉出音的高低。

在这个把位上,内弦一二三指(食,中,无名,三指)可拉2 3 4 三音;外弦一二三指可拉出6 7 i 三音。这样记住,空弦内为1外弦为5,一指按双弦,弓毛擦内弦为2,擦外弦为6。二指按弦弓毛擦内弦为4,外弦为7,三指按弦,弓毛擦弦内弦为5,外弦为ⅰ。小指擦弦在内弦为5,在外弦为高音2。

2 认识音的长短记号增时线,减时线,分配拉弦時擦弦的长度拉出音的长短。

在简谱上,通常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间,大约一秒左右。可用手势表示,一下一上打拍子。可比喻为“打勾法”,或“拍手法”。

有增时线的延长时间,有减时线的减少时间。换句话说,增时线弓毛控弦长些,减时线弓毛擦弦短些。

这些全由乐谱决定,故初学二胡的人必须认识二胡谱符号。按二胡谱拉。简谱上是没有的。

后面的音符时值表和节奏记号,好如研究一下也不难。

音符后面有点的叫附点音符,表示延长原音一半。

乐谱上常有“0”出现,它不是音符,表示停顿,也有长短,也用增时线,减时线表示。


筒谱12大节奏型

音符时值表


节奏示例

读懂二胡谱

按照记号拉琴。



循序渐进地视奏练习
视奏例举

  视奏练习是学习二胡的必要日常训练课目,用二胡考级提供的乐曲训练,我看是很科学的,考级音乐分为十级。我用的是江苏省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教材二胡(1一8级)本。

一级曲目主要是六个小曲。D调小曲有4个,G调小曲有两个。分别用两种弦式演奏。可以看出来,D调是主要的,拉好这四个小曲,G调上手也不会难。

因为其左手按指手法都在第一把位。不同的是,它们的空弦音不同了。D调的内外弦为1和5,而G调们内外弦为低音5和2。(低音是在音符底下加点,我还没办法表示)因而手指按弦的位置有所调整。

视奏可从该教材一级开始为宜,它有六个曲目。1 古典淮黄。2田园春色。3杨柳青。4数鸭蛋。5孟姜女。6快乐圆舞曲。

其中郑振铎先生编的小曲篇幅短小,优美流畅,演奏起来顺指顺弓。为二胡教材首选小曲之一。

下面提供几个短曲子视奏。

视奏就要先视谱,分析简谱然后才是演奏。

下面以杨州民歌杨柳青为例,进行视奏练习。我们先认识简谱。

这一首简谱中有这些符号。

1 1=D,这是指这首曲子是D调。音东的调门依音的高低依次分为CDEFGAB。我们先不去管它。

2    (1 5弦)这是弦式。意即二胡定音后空弦音内弦为1外弦为5。这是运弓指法。

3 “| ”数字之间的长坚线为小节线。象诗一样有五言七言诗。这首曲子相当于两言,即两个四分音符为一组。(4分音符就是数字和它上下加点的数字如5 i等)

4    2/4,这是节奏拍号。指每小节为4分音符。

5    —— 数字下面的横线叫减时线如53下面加线这个音符就是八分音符,只有四分音符6    一半长。还有这还表示它为强弱拍,即这两拍先强后一拍弱。放在音符后边占位置的——叫增时线。

数字上的半括弧是连音线。

6    . 在两个数字之间的点叫切分音。表示旦点前的音延长原音一半。

7 = 放在音符下面的是十六分音符,它的时值又是八音符的一半。

8    两根竖线为音乐结束符号

现在来认识二胡谱。

1 四,标在音符上四表示用小指按内弦。这曲子音符上没有标指法一二三,自已去把控。只有5这个音府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现,符上不标号为空弦音,标四为小指音。就不能用空弦拉。

2 V推弓符号,由弓尖运弓从右向左推。

3    ∧拉弓符号 由弓根运弓从左向右拉

4    数字上半括号)是连音符,表示括在一起的音符无论是拉弓咸推亏,都不能换方向。

这样认识清楚,便可以练这曲子了。要想拉好它唯一的方法是根据它的要求稳打稳扎地练,做到百次不厌就会一熟三巧。这是硬功夫。谁也代替不了。那怕是你有师傅教,那还是靠你练。俗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这与它是同一个道理。

拉好 一级这几个小曲儿,我看就是二胡入门的象征。你前边练的基本功也就得到了体险和提升。

  这个曲子一共23个小节。可分为个乐句。笫一个乐句1一6小节,第二个乐句9一12小节。第三个乐句13一16为小节第四个乐句17一23结束。

要耐心地一句一句,一小节一小节按照要求一点一点地练,这样各练20遍,基本差不多了,就可以连起来拉全曲。

下面试就笫一乐句1一6小节进行乐谱拉琴分析:

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是一样的都是i653,i6,用拉弓,i6是连弓,用一弓奏完不换方向。53是两个音要用分弓,5用拉弓,3用推弓。在时值上都是八分音符,即音长是相等的,那未弓毛擦弦的长度应该是一样的。

     第3小节结构和笫1, 2 小节结构相同,但6i是连弓,用拉弓。53也是连弓但用推弓。      笫四小节前面的5是4分音符 用拉弓 后面的3和1是推弓用连弓 。4分音符弓毛擦弦的长度应是8分音符的双倍,音才合格。

笫5,6两小节。第5小节结构和笫一小节相同,前面的2和3用连弓,同用拉弓。后面的2和1用分弓,前一个2用推弓,后一个1用拉弓。但是2和3中间多了一个点,拉法就有变化化了,这个是延长音记号表示2音还要延长一半,所以2是8分音符,(下面是_)3是十六分音符(下面是=)这个点.也是十六分音符是前一个音的延长。点和3两个音合起来足八分音符。这就注意分配好弓毛擦弦的长度。举例说4分音符用弓毛擦弦的长度假设为4厘米,8分音符擦弦长度只需2厘米,而十六分音符仅需1厘米。这也是大概的说法吧,也可凭你听音感知。

笫六小节只有一个音符2,而且教材已表明用推弓。音符后面的符号叫增时线,表示2音要延长一倍。如5音要用弓4厘米,后面拖一个一那么这个5就要用弓8厘米。这个音一定得拉足两拍。

就一个问题,音准。就是要把音的高低长短准确的表达出来。如果连音准也做不到,就不要指望动听的音色了。

后面的差不多,其余自巳类推。

这个曲子,教材并没有全部标明按指记号,一二三指自已悟(内弦2345和外弦67i2分别为一二三四指按下,最后的2为高音,上面应有点,)但有四指标在5上。这就要求你用四指在内弦上拉5。因为5还可以用外弦空弦来拉,如果不标就用空弦。有时用四指拉内弦的5是为3避免换弦。

这样学,并不难,很快就会从零起步拉好这个曲子。




音准欣赏

视奏计划

  独立视奏练刁要遵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选择曲目。

一般地说,从弦式上看,应先从D调入手然后再G,F,C,降b,最后是A。

从音程把位上看,先练各调原把位,再提升到各调的二把位,三把位甚至四五把位的曲子。

从弓指法上说,指法上先练准确按弦,揉弦和滑弦,然后其它技巧。弓法上是练慢长弓,(这个几乎每次拉曲前都要练)拉弓,推弓,连弓,顿弓,分弓等。

当然也可以购一些学二胡的书,按指导去学练。我用的是江苏省二胡考级教材。按照这个学,除了它本身具有科学性以外,自已可验收自已二学习进步的程度。

江苏省二胡考级教材,可为循序渐进检验自己二胡学习的标尺,进行对照。

二级教材有弓桥泛月,祖国的花朵,农民乐,拔根芦柴花,采茶扑蝶,高邮西北乡六首。

三级教材有茉莉花,紫竹调,良宵,黄水谣,小花鼓,大河涨水沙浪沙六首。

四级教材才有赛马,拉骆驼,春诗,苏南小曲,光明行五首。

练习这些曲目,初学者最好依二胡谱练习,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也可选各级1一2个节目练习。

完成这四级曲目,其实你的二胡已经不错3。看着简谱,大部分一般曲目都可以独主演奏了。当然,更进一步完成教材十级曲目,基本上登台表演,成为一个演奏家就有可能了。


常用技巧逐点解决

  开始视奏演练时就要开始了解一些常用弓指法了。因为视奏实践不仅需音准,也要求音色,(即声音的色彩)需要了。

弓指法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二胡曲子生动形象,耐听,甚至充满感情色彩。

右手常用弓法

右手常用弓法,分弓、连弓、顿亏、快弓、颤弓等

  分弓是乐谱上无连线的地方使用的运弓方法,即一音一弓。相邻的两个音一来一去或一去一来,必须分方向,一般的曲谱都是先拉后推。即先右拉后向左推。

连弓。无论推弓、拉弓,连线内的音符都要一弓奏完,不换方向的运弓方法叫连弓。它的音乐效果,可使音乐柔美。

  运弓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方法叫顿弓,音符上有连线的顿弓叫连顿弓,必须在一弓之内演奏完

  颤弓或者叫抖弓。这是一种用弓尖部分急速推拉的运弓方法。比喻为筛面粉的样子。


颤弓符号


颤弓要领


还有一种弓法叫抛弓。这种弓法说起来简单,真正掌握它也要下功夫。

演奏时将弓提起,乘势向下一抛,利用弓子的弹力和惯性奏出2个或3个极短促的跳音的运弓方法叫抛弓,它属跳弓一类的弓法。

右手常用弓法大概就这些。

左手常用指法

揉弦

  揉弦大都用于对音色的润饰,从而表达丰富的感情色彩。乐谱上很少标记号,但有些乐谱注有一个音符先不揉而后揉或先揉后不揉的记号。

揉弦可分三种形式。

1 压揉弦。这是构成二胡音色基本特点的揉弦法,富有我国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这种方法是用掌指关节有韧性的主动屈伸力量传送到手指给琴弦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琴弦产生张力变化并按一定的频率反复颤动而产生音波。

它的效果是,音波幅度大,频率高,经常用于表现紧张、激动、焦燥不安、内心悲痛等情绪。

2 腕揉弦。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手腕屈伸的动作来带动手掌上下摇动,以促成手指放松地在琴弦上作相应的上下滾动来改变琴弦的长短而产生音波。

它产生的效果,使曲调更加柔和优美,歌唱性更强。由于这种方法适应性较宽,目前在二胡演奏中被广泛地应用着。

它的练习方法大致是:手指按住某音,先以手掌发力,将手指滚至指尖部位触弦(使其弦长比本音弦长稍短,从而发出一个略高于本音之音),然后手掌利用手指的弹力迅速放松回弹,按弦部位从指尖滾回至指肚(使其弦长比本音弦长略长,从而产生一个略低于本音之音),如此有序地弹性循环,形成以本音为中心而上下颤动的对称音波,获得理想的,歌唱性较强的声音效果。

练习腕揉弦,必须注意两点∶ α 琴杆最好要置于虎口内紧靠拇指根部一侧,以便手腕手掌能获得尽可能大一点的活动空间,因为这个方法是靠“手腕屈伸”和“手掌摇动”进行的。

b 手指的滚动指尖和指肚部分,指尖部分音明亮,指肚部分音浑厚。可根据不同需要给指尖或指肚加压。

3    滑揉弦。滑揉是由手指在琴弦上作一定距离的快速往返滑动以改变弦的长度而产生音波的一种特殊揉弦方法。效果别具一番风味。虽未广泛使用,但在一些北方风格浓郁的乐曲中却必须使用,从而突出地方色彩。

奏滑揉弦时,为了保证手指在弦上能顺畅地滑行,在持琴姿势上应注意 a,大臂微抬,前臂稍平,腕关节既要放松,动作时与前臂协调基一致,基本上设有腕部的屈伸动作,但又不能僵硬。b,指关节基本稳定,以指肚部位按在弦上,不能虚按,上下滑动时应保持对琴弦一定的摩擦力,但几乎没有什么压力。C,虎口部位要灵活松动,不能夹持琴杆,以免滑动受阻。

揉弦


滑音

滑音符号


  滑音在二胡演奏艺术的诸多技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滑音的手法使曲调中音与音之间产生特殊的圆滑的音响效果。这个手法在二胡音乐中具有表现抒情美、体现风格美、装饰美并赋予其模拟美等重要作用。

它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 上滑音与下滑音。

也称高滑音与低滑音。上滑音符号是↗,表示从低处往上滑向本音;下滑音符号是↘,表示表示从高音处滑向本音。滑动的音程距离一般为大小二度或大小二度。上述记号即是,超过三度以上的叫大滑音。符号是上下箭头带曲线的符号。这种位置在音符之前的滑音一般称之为前滑音。

当这种上下滑音符号在音符之后时,即表示滑音效果不是做在本音之前,而是在本音之后,一般称为后滑音或尾滑音,而且要求先重后轻,一带而过。

2 回转滑音。

回转滑音有高低两种。低回转滑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先发出标有记号的音然后按音指向低音处滑到规定距离,紧接着又滑回到本音。

演奏回转滑音时,把位不动,只是以手指的力量使手指在弦上滑动,慢时柔和而有韧性,快时刚劲而有棱角。

3 垫指滑音。

这是一种特殊的演奏滑音的技巧方法。上面两种滑音都是同一按指从一个音滑向另一音。而垫指滑音则是用三个指头(有时指四个)联合动作,在把位不动的情况下,使相距甚至七八度音程之间的两音之音之间以园滑的滑音连接起来。

最常见的是用四三二指演奏的小三度垫指滑音。有时为了表现沉委婉的情绪,没有标记亦可运用此手法,

八度外的内到外的垫指滑音,需要在同一把位上先换弦,然后依前法滑音。

垫指滑音速度可快可慢,速度慢的曲子要慢而浓。装饰音要快快而淡。

4 压弦滑音。

它和垫指滑音一样,也是需要几个手指联合行动(加上对琴弦的压力)来产生滑音效果。不同的是,垫指滑音是由高音滑向低音。而压弦滑音则是由高滑向低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反垫指滑音的。


花指

  顾名思义,花指就是对曲调进行加花装饰的手法。恰当使用可使乐曲有锦上添花之妙趣。曲谱一般有记号,但无标记亦可根据需要自行运用以增添韵味。

花指种类很多,有颤音,波音,打音等。

颤音

  颤音的标记是tr,演奏方法是,当一个手指按住某音后,另一个手指在其上方二度,三度,四度(通常为大小二度)的音位上快速颤动,奏出一连串银铃般音响来。

波音也叫上颤音,还有一个下波音。实际都是颤音演奏中的一个小单元。,波音和下波音都是在本音高或低的指位上,用另一手指颤一下而形成的音响。


波音与下波音

波音



打音

  打音的符号为丁。打音是用手指向上方指定音位快速触弦的演奏。要求手指力量大,触弦时间短,起落幅度大,富有弹性。

打音。打音点一下,颤音连续点



擞音与透音

擞音和透音,

擞音在音级上行时使用最多,标记为 夕。奏法是在本音发出之前,先用另一个手指带出一个比本音高二度(有时是三度)的音。

透音则相反,是在本音发出之前,先透出一个比本音低二度或三度的音。在音节下行时居多。记号是 之

泛音

泛音有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种。

将手指轻轻浮按在琴码至千金的二分之一处,或三分之一处,四分之一处,或五分之一处,弓毛以一定的速度轻擦琴弦,就可得到一种类似口哨声的清晰明亮的音响,类似布谷鸟鸣叫,这就是自然泛音。由于二胡只有两根弦,这种音不多。

泛音音色较虚音量偏小,常用于音乐结束,描绘事物越来越远的情景。

此外,利用泛音音色较为空虚单薄的特点,常用于表现痛苦思念情绪中的音乐造成凄凉伤感的气氖。

将泛音与上下滑音结合,可产生大锣小锣的效果。

演奏泛音时,手指必须浮按在所需音位上。泛音音位际际上比实按的音位略微高一点。

自然泛音音位图,以1一5弦为例。


  人工泛音是指非自然音位产生的泛音。

用一指起临时“千金”的作用,并通过移指换把变化“千金”的上下位置,同时用四指浮按在“千金”上方四度或五度音位上发出的音叫人工泛音。

人工泛音 要求一指按弦实在饱满,四指按弦轻微虚按,一四指音程关系要绝对准确,运弓要长,擦弦力要小。

它的出现,增添了泛音数量,丰富了二胡表现手段,与自然泛音结合,能演奏整段曲调。但技术难掌握,用得很少。

拨弦

  拨弦是一种不用弓毛擦弦直接用手指触弦发音的方法。符号为+。

    细分可分为三种,左手指勾拨弦,符号为勹(用于节奏)左手指弹跳弦,右手指㇏肚拨弦(常用于曲调)。

现在拨弦手法很丰富。概括说,内外弦都能拨,左右手都能拨,可一个手拨,也可几个手指轮拨,可单独拨弦或拨拉同奏,拨弹并用,能拔节奏效果(主要是左手),可拨简单曲调(主要是右手)。

拨弦

常用左手技巧小视频


小结

  一路走来,学二胡觉得不神秘,尽管七老八十了,仍然可以学(不是说非要到这把年记才能学,青年时期谁有这闲功夫)。

说它难,倒真不是。但真要说难,还真有。那就是你能不能一直坚持。三天打魚,两天哂网,那是越学越没信心,天天坚持,你会天天有成就感。

只在贵在坚持,又娱乐康体何乐而不为?

     双湖闲云仅识。 202307.09

文中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老师如小言老师们的杰作,学生仅以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胡常用术语的说明及音位把位图
二胡把位图
给学二胡的朋友提个醒:一种很讨厌的滑音,问题就出在换把上
拉二胡基础知识
二胡分弓与连弓练习(附视频讲解 曲谱)
二胡各指的移指练习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