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今天:表演艺术家于是之逝世

他是老舍《茶馆》中善良又懦弱,既妥协又反抗的王掌柜,他是《骆驼祥子》中朴实深厚的老马,他因家庭贫困从未想过当演员,可却成为了伟大而令人敬佩的表演艺术家,曹禺曾说过:“《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而于是之则是撑持这瑰宝的平民艺术家。”


     

于是之

  被誉平民艺术家的“演员于是之”走了,曾出演《骆驼祥子》《茶馆》,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话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舞台艺术形象的北京人艺话剧演员于是之于2013年1月20日下午去世。享年85岁(出生于1927年7月)。

  众星悲痛>>

  姚晨陆毅等悼念

  北京人艺话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20日下午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他曾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话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舞台艺术形象。

  在获知于是之去世后,姚晨、陆毅、柯蓝、哈文、冯远征等都在微博表示沉痛悼念。18时许,在新版《茶馆》中,接替于是之饰演男主角王利发的人艺演员梁冠华也在微博发布悼念内容。

  于是之曾任北京人艺艺委会副主任、副院长。2012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当年7月,濮存昕副院长和人艺老干部处的同志以及濮存昕的妈妈代表苏民、郑榕等老同志和曹禺的女儿万方等曾一同前往协和医院看望于是之老人。据悉,当时已经失去意识、不能言语的老人,居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手脚也轻微地震动。

  

《茶馆》中饰演王利发(1958年)。


  儿时梦想>>

  从未想过当演员

  于是之扮演过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他几乎被人们看做天生的演员,但作为演员并不是他的初衷。

  1927年7月9日,于是之出生在唐山。百日丧父,幼年艰辛,家境贫困。同年他随母亲迁回北京。于是之的童年是在贫寒中,在不得不常常靠典当和亲友的资助中度过的。多少年后,于是之自己回忆,自幼好学的他对人生则充满了热爱和幻想:“在我的少年时代,我的志愿很奇怪,想当一个语言学家。那时,我听了一盘国际音标教学唱片,那声音很美,很入迷,于是我对语言本身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自己又通读了中国著名语言学大师王力所著的《音韵学》。”

    不过,做语言学家的梦并维持不了多久,“那时因为和家境不符。那时家里穷,语言学对穷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太不实际了。尽管如此,后来有人动员我演戏时,还挺不愿意,主要是舍不得少年时代学的那点语言学。”于老曾对人说,他当时的另一志愿是想当一名画家。上小学时,跟着一位画家学写生,也着迷了很长一段时间。

        

      

《骆驼祥子》中饰老马(1957年)。


  艺术之路>>

  参演《骆驼祥子》《茶馆》

  在不断求学、做工的辗转之中,他迷恋上了话剧,立誓要做演员。17岁时,他参加了辅仁大学的业余剧团———沙龙剧团,在长安戏院参加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马戏团》以及《第二代》、法国喜剧《牛大王》。一九四五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学习不久因失业随之辍学,从此便正式参加了职业话剧团体。

  从一九四六年初至一九四八年底于是之先后在平津等地演出了话剧《蜕变》、《以身作则》、《孔雀胆》、《升官记》、《黑字二十八》、《称心如意》、《家》、《上海屋檐下》及《大团圆》等。北京和平解放后,于一九四九年二月参加了华北人民文工团做演员,直至离休。数十年来,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的好评。一九五一年初,在老舍的名剧《龙须沟》中出色地扮演了程疯子这一角色蜚声剧坛。

  1958年,于是之在老舍名剧《茶馆》中扮演王掌柜,于是之在该剧中演技炉火纯青,真实再现了王掌柜善良、懦弱、既妥协又反抗的形象,正是这部剧让于是之成为话剧表演大师,也让《茶馆》成为经典之作。一九八零年以后,《茶馆》剧组先后到前西德、瑞士、法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访问演出,引起轰动。

  

  谦虚低调>>

  曹禺:平民艺术家

  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是于是之的好友。童道明曾经问于是之:“表演艺术家,演员,你中意哪一个?”他说:“演员。”这斩钉截铁的两个字,是谦虚,也是自豪,“演员跟作家、画家、诗人一样,是精神的创造者,完全不需要用什么‘表演艺术家’来增光”。于是之十几岁开始演艺生涯,他的舅舅是大名鼎鼎的演员、导演石挥,而他的戏路也被人认为酷似“石派”。但于是之自己从不敢与石挥“比肩”,他常说一句名言:“不可能大师满街走!”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在胡同四合院里转悠的一介平民,甚至在听到记者唤自己“大师”时,两夜睡不安稳。

  于是之从艺几十年,塑造了各种底层平民的形象,这无不和于是之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有关:他生长在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大杂院里,是地地道道的平民。多年来,于是之仍然保留着一个北京平民的生活习惯,只在路边的剃头摊子上理发。下层生活的经历早已融入他的血液。这些生活积累成为于是之日后在舞台上塑造角色的宝贵财富———《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茶馆》里的王利发、《骆驼祥子》里的老马……

  曹禺先生曾经说过:“《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而于是之则是撑持这瑰宝的平民艺术家。”可于是之却总是认为,他演的只是老舍笔下种种性格人物中的一个,还没有演得很圆满。在他递上的工作名片上,没有诸如“一级”、“院长”之类的修饰语,只有普普通通的五个大字:“演员于是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子飘落
北京人艺23位老艺术家今昔照:当年青春少年,如今仅3位健在,郑榕98岁
名人相册:纪念于是之逝世五周年,大师留下经典无数(图)
经典老舍话剧《骆驼祥子》完整版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
40年前的一场海选,成就了他的演艺巅峰!︱电影中的北京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