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全海-话说皇帝与贵妃廉政故事中“红定”瓷瓶的存在(中)




话说皇帝与贵妃廉政故事中“红定”瓷瓶的存在(中)

图/文原创:刘全海.刘晓亮

宋代定瓷史上奇迹,

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器型丰富美轮美奂,

官瓷红定一支独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倡导全民爱国教育,文化育人,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艺术,人人参与,我们有责。

上篇给大家分享了一段宋代宫廷故事,揭示了皇帝和贵妃与美瓷艺术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引出了一段皇帝宋仁宗“爱贵妃/更爱江山”的廉政故事。可谓是历史上官员廉洁从政的典范,在今天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件定瓷划花红釉花口瓶,异常精美养眼,期待你那独特的眼光,能够发现/欣赏它那独特的美,祝你有好梦。

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人皆有!观赏美物,赏心又悦目……高品质的精神生活谁不愿享受?除非不具备条件,只能花开花落随她去,顺其自然也很好,人生太短,珍惜生活。

关于宋代是否生产过白定以外的其他色彩定瓷,多年来,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没见过,有不同看法,意见不同,有争议也属正常。但历史上,考古专家通过考古发现确有存在,《中国陶瓷史》也早有定论。

不存在观点者说:从国内外一些闻名的大博物馆来看,包括“两宫”(北京/台北故宫)展示的定窑陶瓷艺术品,只有白釉定瓷公开展示,其它色釉定瓷包括稀有的红定瓷器均未见,以此推断不存在。这类专家/学者总是以公有馆藏文物为准绳,以自己是否看见为标准来主观定论……殊不知,僵化的头脑,陈旧的知识理论,固化的思维,已经限制了他们的新发现能力。

据说,国家有名的文博专家在60年代考察定瓷窑址时,有了新发现,少量“绿定"色釉陶瓷片被发现,但未见其它色釉定瓷,以此为据,对《中国陶瓷史》理论产生疑问?

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不见不知。可以肯定:任何专家/学者他们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在他们有限的生命中,看到的宝贝也是有限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一个问题,虽然历史资料有记载,多年来,专家为何没有见到彩釉定瓷完整器出现?这个问题很好解答。因为他们长期深居自己工作的博物馆里,潜心研究馆藏文物,脱离现实社会,严重脱离民间艺术品收藏的现实存在,他们可能偏面地认为,中国的可移动文物都在公有博物馆里,民间的宝贝不构成挑战,也无须多关注/研究它们……

这样看来,个别专家无法考古/验证历史的一些记载,自然没有准确的定论~一切也属正常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一个专家一生所见都是有限的,没见过的古代艺术品,不代表历史上没有,也不代表民间不存在,况且,民间存有的古代艺术品,高高在上的专家也不一定能见到,由此可知,没有实物来考证/作研究,主观武断也在情理之中。

不可争议,民间藏宝,多如牛毛,古今如此。试问:博物馆正式诞生的历史才有多长?任何考古研究,断代鉴真以博物馆藏物为标准,是不科学/不尊重历史的表现,是一种短视的眼光,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民间考古,重任在肩,责任重大,大有可为。一切陶瓷工作者/爱好者在考察/印证历史文字记载时,需要遵循这样一个史实:“历史的文字记载白纸黑字,流传千年仍有存留,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合理存在下去,其真/伪讨论还有必要吗?

皇帝/贵妃和红定瓷器的历史记载不容置疑,宋代宫中贵妃享有的红釉定瓷,历史以来也一定存在。

近年来,民间瓷艺收藏家,确有这种红釉定瓷的实物收藏品,而且与历史上皇帝/贵妃人物故事中的“红釉定瓷”~异常巧合,并且,器型无比优美,瓷器红釉与历史记录高度吻合~纯正的柿红色,加上“官”字款清晰可见,这是最好的证据。

这些新发现,难道不值得去研究/探讨/证实吗?

由此可知,考古历史,以物追源,以物证史,溯源求真,还原历史,民间收藏家/爱好者责任在肩,大有作为,考古出成果也大有希望。

任何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如何?如何衡量一件艺术品精美程度?大家都说:它一定是让人眼前一亮,一眼看“美"~美不胜收,流连忘返……这符合大众化的审美要求/标准。

这是当今社会审美标准。在古代,能入住皇宫的艺术美品,一定与众不同~有它独特之处。

可以想象,能够成为皇帝/贵妃/大臣的心爱之物,一定是高档的艺术品,皇宫中高档的瓷器艺术品,自然受到官员/贵妃的宠爱,与官员/贵妃为伴的艺术精美品,那不叫“官”瓷,又是什么瓷器呢?

由此可知,在古代,能为皇宫官员烧造瓷器艺术品的瓷窑,在当朝当代一定是最好的,而且不惜成本代价制作,窑场一定聚会了许多制瓷大师,全国最好的瓷艺师傅……不然,如何满足上层社会人物玩赏/品味文化艺术的需求呢?

可以证实,宋代定窑不仅生产了数量众多的“白釉”定瓷艺术品,而且还少量生产了包括“红釉”定瓷在内的其它珍贵彩釉瓷器,关于这一点,解决后专家著录的《中国陶瓷史》早有记载。

近年来,彩釉定瓷民间藏家见有收藏,我们发现只是数量不多而已。

多年来,我们从全国古玩微信群里,非国有博物馆里也常有所见,这就为我们学习/研究/探讨/考察五颜六色的宋代定瓷,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稀有珍贵的宋瓷“红釉瓷艺品”存在于民间,这些历史实(遗)物~最真实的证据,有力地验证了宋代不仅生产了红釉定瓷,而且幸运的是民间确有存在!谁不希望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中,能多几种宋代彩釉定瓷艺术瑰宝?这些珍贵的彩釉定瓷,国外大博物馆没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为什么不可以独有存在呢?古代艺术珍品在民间,民间收藏家藏宝是事实。

历史的记载,真人真事,有人有物,真实可靠,无可非议。

说到这里,喜欢较真的朋友可能会说,即便那样,又如何证明:人是物也是呢?又如何确定它与历史人物~皇帝与贵妃的关联呢?

那好,我们就喜欢民间较真的瓷器爱好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审视/解读这件红釉定瓷的艺术美学价值如何?用传统经验“眼学鉴定”的眼光,宏观断代求真……然后再用另外一个手段~“微观痕迹鉴新老,(本篇文字太长,需要在下文中叙述),用两种不同的鉴赏方法,互相印证,相互链接,形成真伪/新老的有效证据链。

可以肯定,在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后,我们的问题讨论就有结论了。

有眼光的陶瓷鉴赏家/爱好者,不难发现:这件与众不同的“红釉”陶瓷艺术品,具体独特的艺术品质,其特点如下:

①器形规整/美观大方,亭亭玉立/耐人欣赏,圆腹花口,美不胜收。令当今陶瓷艺术制作大师赞不绝口~羡慕不已。

②釉色红而纯正,宛若成熟的红柿子,颜色诱人/亮眼迷人,釉料材质高贵,非官窑没有,试问:这样一件美瓷艺术品,哪位非色盲陶瓷爱好者不想多看几眼呢?

③器身划花~显而易见,锦上添花~寓意吉祥。瓶肚刻划(画)花纹图案,线条流畅犀利,形象又生动,让当今画家也拍案叫绝。

④底足为“官”字落款,是北宋时期官窑定瓷器的代表款识,陶瓷专家考古发现,予以认可/早有定论。

试问这样一件十全十美,迷人而又诱人的艺术精美品,在古代非陶瓷大师不可为,非皇帝贵妃不可拥有。如此精美可爱,具有艺术造诣的大臣/贵妃有何理由不喜(庞)爱她呢?

鉴赏一件瓷器艺术品,专家学者都说,宏观看时代特征,时代特点就是断年代的有力证据,在全面观赏了这样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之后,还有谁认为它不符合宋代陶瓷艺术的综合时代特征呢?除非你不懂得鉴赏,要不就是伪专家,哈哈,或者就是一个大"扛子”。

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今天,还有谁不认可她的艺术美观性~无与伦比?哈哈,今天谁有幸看到她,就是你的眼福和荣幸?谁拥有她,就是你的厚德所在?还有人读不懂它,除非是文艺盲人,或者就是文化汉奸/伪专家。

做一个文明人,对不起,哈哈,从来不骂坏人。

在解决了上述历史人物故事中人与物三者相互关系之后,也就是在“人是物是“,人/物互存,断代有据的情况下,文章未篇,我们重点谈谈人与物关系中,涉物的新老确定问题,用一种科学有效/实用经济的新型鉴定手段,取证做实证据,进一步确定"红釉花口"艺术美品的新与老,敬请你的关注,谢谢!

致民藏两段非诗

(一)

民藏春天年年盼,

你盼他盼求幸福,

要问何时把身翻?

身边宝贝把你缠!

(二)

幸福生活从天降,

那是遇到蝙蝠掉。

若想盼得春天到,

人人努力少不了。

作者简历:

刘全海,男,青年时当过兵,警察生涯几十年,现已退休。

喜爱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热爱艺术,业余爱好收藏几十年,利用节假日~跑遍全国许多大古玩市场,包括去古窑址学习……2011年加入中国收藏家协会成为会员,并应邀多次参加全国性的艺术品交流/研讨活动,收藏的艺术精品多次获奖。有关艺术品鉴赏方面的文章,也多次发表在全国性有关正规刊物上,呼吁规范艺术品鉴定行为,纠正鉴赏行业乱象,唤醒许多民藏人对艺术品正确认知,快乐收藏,是本人坚持一贯的做法。

2016年以来,尝试写一本这方面的专业书籍~《文物艺术品鉴赏证据学》(前无此方面书籍),以物证史,用证据说话,正本清源,还古代艺术品以历史真相……是鉴赏行业专家应该始终遵守的专业品德,也是衡量鉴定专家是否专业的一个标准。

在艺术品鉴赏方面,自学并参加有关正规培训,目前,具有国家承认的陶瓷/玉器艺术品鉴定资格证书。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运用个人有限的专业知识和鉴赏经验,为民藏艺术品正(准)确鉴赏和正本清源,努力工作……应该是每个热爱收藏中国历史和文化艺术之人义不容辞的责仼……

弘扬传统文化,

国家大力倡导,

传播古代艺术,

期待春天来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懂中国瓷 读懂中国史 让豪情迸发!
品味宋代官汝,是什么艺术味道?只有自己知道!
弘治皇帝的勤政爱民与名噪天下的黄釉瓷器
【北宋官窑】艺术瓷器再说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瓷器欣赏
弘治黄釉瓷器市场交易价格价位怎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