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目前保存最完好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目前保存最完好

       如今,人们提起古代四大书院,一般是指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东侧,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岳麓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此后屡遭焚毁和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皇帝曾为书院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以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等遣送至岳麓山。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又御书“道南正脉”匾额送至岳麓山。1988年,岳麓书院被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山谷中,原为唐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处,李渤曾养一白鹿自随,人称白鹿先生。后李渤升任江州刺史,遂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所谓“白鹿洞”,其实并没有洞,只因四周青山环抱,貌如洞状,俯视似洞,因此而名。至南唐时建为“庐山国学”,北宋初扩为书院。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还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此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在鼎盛时期曾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的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原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的嵩阳寺,后周时改名太乙书院,宋景祐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很多名儒,曾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九卷至二十一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完成的。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应天书院也叫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其前身是南都学舍,由五代时期后晋的商丘人杨悫创办。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颁旨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最后都要落实到“行”上。后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藏书楼,回顾范仲淹的讲学生涯。

 稿件来源为:中国新闻网。

【合作共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中国四大书院
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有哪些。
这四大书院,堪称古代版的清北复交
中国的“四大书院”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