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第一个粽子是甜or咸?真相万万想不到……

今天是端午节,首先新妹在这里祝各位端午安康~

过端午节,按照传统习俗,要吃粽子。

不过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口味千差万别。反映在粽子上,不同地方的粽子做法、味道也不一样。

比如蜜枣粽、蛋黄粽、咸肉粽、米粽、抹茶粽、板栗粽、红枣粽、黄米粽、花生粽……总之,有“甜粽子”和“咸粽子”之分。

一般来说,北方多吃甜粽子,南方多吃咸粽子。关于那种粽子更好吃?南北吃货们又在网上较上了劲。

那么,作为传统美食,按照古代的传统,粽子应该是什么味道的呢?

从不少古籍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大多数时间,还是以甜的为主的。

北魏《齐民要术》引用了几种粽子的做法,均无明显的咸味。《食次》:"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广州记》:"古度树……子似杏而味酢。取煮以为粽。"怎么看都是放的甜味的材料,或者酸甜的味道。

一直到明朝人,粽子也都是甜味的。

《西湖游览志馀》中有记"市食则糖粽、粉团、荷梗、孛娄、瓜子诸品果蓏"。而《金瓶梅》中也有关于西门庆吃甜粽子的场景,不过,他们显然更喜欢五毒饼,最受欢迎的馅料是玫瑰糖馅,也是甜的。

直到清朝,才有关于咸粽子的记载。

有位叫袁枚的高人在《随园食单》写了咸粽子的做法:"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共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箸叶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

大家对于粽子由来的了解,或许大部分都来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但其实粽子在与端午和屈原联系起来之前便已经存在了。

最早的粽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的古人便会用茭白叶子将黍米包成牛角的形状,作为祭祀的贡品。

由于主要作用是贡品,制作时会使用草木灰浸泡多时,因此最早的粽子吃起来应该是苦味儿的!

而粽子真正开始登上人们的餐桌,差不多是西晋时候的事了。人们将它发展成了一种美食,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又创造出了各种口味,造福了现代的吃货们。

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粽子怎么做?手把手教你包粽子,做法简单,味道好吃
端午节,粽子的两种做法,北方粽子味道更好吃,早餐更适合
教你包粽子——传统无绳粽子的做法
我见过包粽子,但如此原始传统的做法还真第一次见!这真叫原始态
陆河传统美食| 灰水粽(制作过程)
红枣粽---最爱清甜软糯的淡淡枣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