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龄公主:偶然窥得慈禧洗澡过程,暗暗感慨:此乃大清灭亡的征兆

关于慈禧,大多人对她的评价并不高;因为在她统治时期,中国对外战争败得最惨,割地赔款最多。

不过也有人为她辩解,说清王朝的衰败不可避免,是制度的原因,历史的原因,跟她本人关系不大。甚至有人为她辩解,说她一直在忍辱负重,力挽狂澜,稳定局面,如果不是发生了偶然性很大的武昌起义,如果没有权臣袁世凯掌局,清朝不会亡。

事实并非如此,清王朝的灭亡跟慈禧有着很大的关系,大清的灭亡是必然的,从慈禧的行事风格,已经注定了清王朝的灭亡。

关于这一点,德龄公主深有感触。有一次,她从一件小事上,从中看出了大清灭亡的征兆。

1886年,德龄出生于武昌,她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她的父亲名叫裕庚,祖先本是徐姓汉人,后才入的汉军正白旗。

裕庚是晚清的一位外交官,曾经出使日本和法国,德龄也因此出国,她的青年时代大多数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

在此期间,她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学会了法语和日语,对外国的了解也比较全面,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正因为如此,1903年春,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北京之后,便被慈禧老佛爷看上,召进宫中当了"御前女官",在慈禧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担任翻译和参谋的角色。

1905年春天,德龄的父亲染病,她请假去伺候父亲,得到了老佛爷的恩准。

从这点来看,慈禧倒是很有人情味。当年年底,父亲病逝,德龄要守孝,就没再回宫。1907年,德龄嫁给了美国驻上海地一个外交官撒迪厄斯·怀特,然后随他飘洋过海去了美国生活。

德龄在20世纪初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身边呆了两年,而且还充任了她的翻译,曾经见证了历史,耳闻目睹了慈禧的真实生活,涉及方方面面,这样的经历属实难得。

她的亲人也都鼓励她,让她把宫中的所见所闻回忆一下,记录下来。她一想也是,除了她还真没有人能客观记述。

比如说慈禧身边的太监,跟老佛爷接触最多,但是他们是奴才,非常愚昧,忠君思想严重。这样的人,写出来的东西绝对是不客观的,大多以擦脂抹粉、歌功颂德为主。

况且太监们不许上学,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多,也写不好。

而德龄在国外长大,接受的是西方现代化教育,骨子里没有奴性,看问题角度新颖,眼光独到。同时她跟慈禧也没有什么个人恩怨,写出来的东西相对比较客观,可信度较高。

因此,德龄就开始动笔,写回忆录,回忆在慈禧身边的日子。1911年,德龄的第一部英文著作《紫禁城两年》完稿,一问世就在海内外引起不小轰动,各界反响强烈。文学大师辜鸿铭曾经为之撰写英文书评,对她的文章赞不绝口。

德龄后来还回国逗留过一年,在这段日子里,她在当时的清宫戏中,亲自扮演慈禧这一角色,用英语再现了这一历史人物。同时德龄找到慈禧的贴身小德张等人,进一步回忆收集清宫资料。

回到美国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等数部反映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一时间风靡海内外。

不管怎么说,德龄在回忆录中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比那些史书更可信,也更生动。特别是对于慈禧生活的记述,更是让外界看到了慈禧这个晚清中国最有影响力女人最真实的一面。

德龄到底是从慈禧哪件事上,看出来大清灭亡的征兆?

表面上看,德龄的职位是女官,负责跟各国驻华外交官人打交道,但她出于好奇,也会观摩一下慈禧的洗澡过程。

慈禧洗澡的过程到底如何?

俗话说,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有钱人的任性,你永远想象不到,有权者慈禧的生活,我们更是想象不到。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老佛爷生活非常奢靡,吃喝拉撒和洗澡都讲究的不得了。

众所周知,慈禧在餐桌上极为讲究,一顿饭120多道菜,这还不包括主食、点心和水果等。有的菜,慈禧甚至都没有尝一口,就直接扔到一边。老佛爷每顿饭的花费在3000两银子,价值人民币十几万。

慈禧在吃上讲究,如厕上的讲究也超乎想象。老佛爷如厕的地方,不叫茅房、厕所,也不叫洗手间、卫生间,而是“官房”。

“官房”,单单是听名字就很高大上,不难想象出老人家如厕多么讲究。

从感官上来说,慈禧使用的“官房”绝不亚于5星级的豪华酒店。

首先,慈禧用的便盆材质十分奢华,是纯檀木制成的。檀木是稀有木材,价格高得惊人。不仅如此,檀木的周边还镶嵌着璀璨的钻石。

慈禧的马桶整体形状是一条大壁虎,精雕细刻,光是雕刻它,木雕大师就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马桶的扶手都是纯金打造,壁虎的两只眼睛居然也镶着两颗价值连城的红宝石。在壁虎的肚子内侧,放置了很多天然的名贵香料,为了让慈禧在上厕所的时候,也能闻到像大自然那样清香的气息,让老人家心旷神怡。

对于位高权重的慈禧来说,她的事情无小事,连上厕所这种事情都要充满仪式感。当慈禧有了想如厕的冲动时,首先要告诉贴身太监,然后一个一个人传下去。

这个时候,宫女、太监们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开始分头行动、各司其职。

慈禧用的卫生纸也超出人们想象,那不是纸而是绢,绵软得很,保证得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最颠覆大家想象的是,慈禧每次上厕所的时候,门口就会有一个宫女恭恭敬敬站立,口里含着一口温水。

这口温水是如厕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作用是为了把慈禧的“卫生纸”喷湿,使之更亲肤,让老佛爷的感觉最佳。

像慈禧这样的大人物,擦屁股肯定不会自己动手。给她老人家擦屁股是个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力度不轻不重,把握得恰到好处,没有几年工夫,练不成那水平。

很多宫女和太监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持证上岗”。

老佛爷洗澡,同样是个系统工程。

每当慈禧太后洗澡之前,都要预先告知,由那些太监把澡盆、水、毛巾、香皂、香水等物品准备好,一件不拉地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口,剩下的事就交给宫女来做。太监虽然是阉割过,不再是男性,但是老佛爷洗澡他们在身边站着,毕竟不大方便。

所有工具和物料准备好之后,就是倒往澡盆里倒水了。

慈禧的两个澡盆,无论是材质和工艺都十分讲究;严格地说,那不叫澡盆,叫艺术品。

盆是名贵檀木做的,但是外面有一层装饰品,里里外外都镶嵌着一层金银饰品和厚度不等的玛瑙玉石。而这些镶嵌品,则是纯手工制作,耗费的时间可想而知。

澡盆中的水温也非常讲究,夏天在35度左右,冬天在40度左右,热了不行,凉了也不可以,不然的话就过不了关。

曾经有个负责试水温的宫女,因为没有掌握好温度,让老佛爷觉得热了点,被下令重责50大板,打得皮开肉绽,然后发配到了洗衣房,永远不见天日。

那时候没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更没有空调,要想保证澡盆里的水是恒温,太监和宫女们煞费苦心。

几个太监在外面烧水,十二个宫女轮流往澡盆里加水,同时把变冷的水往外面舀出。

还要交代一下,慈禧她老人家洗澡跟一般人不同,她用两个澡盆洗,一个用来洗上半身,一个用来洗下边。

之所以这样操作,跟她的“理念”有关。老佛爷觉得,人的上半身是天,是干净的;下半身是地,是污秽。天地是永远不能搅合在一起的,那样的话也洗不干净。

而且两个澡盆的形状也不大一样,用来洗下半身的澡盆,中间部分是凹进去的,是玉石做的,这样可以在慈禧坐下的时候,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下体感到舒畅。

水倒进去之后,几个宫女开始小心翼翼,轻手轻脚为老佛爷宽衣入浴。

侍候太后洗澡的是八名宫女,她们都经过严格选拔和专门训练。

为什么要八名?因为洗澡程序繁琐,持续时间很长,宫女很容易身心疲惫,这时候就必须有人替换,让宫女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老佛爷服务。

洗澡的时候,由四名宫女分别站在太后的前后左右,然后由其中一名领头的宫女拿起一沓毛巾(共有25条)放到水里。

把毛巾浸透以后,先捞出4条来,用双手拧干,再交给三名宫女,她们再同时打开,平铺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给太后擦拭着前胸、后背、小腹、两腋和双臂。

如此轻轻擦洗九遍之后,再打上香皂。

为什么不多不少是九遍?

因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九天最高,九五之尊指至高无上的皇位,九遍即表示洗的次数多,也彰显慈禧至高无上的地位。

给慈禧打的香皂可不是一般香皂,是宫里特制的、纯天然的玫瑰皂。涂香皂的时候,四名宫女必须传递眼神,同时动手,把香皂涂在毛巾上面,帮太后轻轻擦身子。

这里宫女一边擦,那边宫女一边把一沓新毛巾往水里面放。

这些毛巾都是一次性的,每擦一次,都会扔到一边,不重复使用。她洗澡后,澡盆里的水能够清澈见底。但是也正因如此,她老人家每洗一次澡,要用掉至少120条毛巾。夏天的时候,甚至用过150条毛巾。

老佛爷洗澡程序极其严格,具体来说,是先用水擦洗,然后涂抹肥皂,搓洗之后,再用水清洗;然后再涂抹肥皂,再轻轻搓洗,用水清洗.....

如此反复九遍之后,最后给再往老佛爷身上均匀地涂上香水,不同的季节用的香水也各不相同。

春天和夏天用的是山茶花露水,秋天和冬天用的是玫瑰花露水。

涂抹香水用法也十分特别,不是直接往上面抹,而是使用先把香水洒在巴掌大小的纯丝上,再轻轻拍打身上,把香水均匀涂抹在老佛爷肌体上。

擦完香水后,还不算完事,四名宫女再用干燥柔和的毛巾把太后上身的各个部位轻拂一遍,之后穿上偏衫和睡衣。

上身总算是洗好了,四名宫女长出一口气,退到一边。

在旁边的另外四个宫女接替上岗,开始为老佛爷在另一个澡盆里倒水,按照流程为老佛爷清洗下身。

慈禧洗一次澡,一般需要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  

这一天德龄公主闲着没事,观摩了宫女伺候老佛爷洗澡的过程,直呼大开眼界,慈禧洗澡的讲究让她瞠目结舌。

德龄公主通过观摩慈禧洗澡的奢华全过程,不由得十分感慨,感慨之后,她回忆道,自己也看出了清朝灭亡的前兆。

为什么这样说?慈禧晚年,大清已是多事之秋。

1984年爆发甲午战争,清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赔款两亿两白银。

紧接着,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被占领,清军再次惨败。清政府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盟《辛丑条约》,赔款4.5亿。

不光如此,沙俄还趁火打劫占领了中国东北(日俄战争之后又吐了出去)。

从此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大清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千疮百孔。

身为清王朝最高负责人,慈禧本该是励精图治、卧薪尝胆,顺应时代潮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让国家由弱变强,应对挑战。然而她却没有什么危机感,而是采取得过且过的鸵鸟作风,对四伏的危机假装视而不见,继续醉生梦死、穷奢极欲,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这样的清王朝要是不亡的话,真就没有天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慈禧为什么喜欢坐在椅子上洗澡?
慈禧洗澡比SPA奶浴复杂一千倍,看看众太监都干些啥!
清朝灭亡真实真相揭开,竟是给慈禧洗澡的宫女发现的
慈禧有3件私人女性用品,一件不好意思说,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馆
慈禧的洗澡盆,中间凹进去一块,其作用很独特,慈禧很受用
慈禧洗澡洗脚有何学问和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