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0年八路军误判敌情,错把日军精锐当伪军,却意外将对方全歼!

“报告司令员,侦察表明,我们面前的对手不是伪军,而是日军。”

听了这句话,大家全都怔住了,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日军伪军两军战斗力大不同,打伪军,我们可以以一当十,打日军,之前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只能以五打一。我们之前布置的兵力本来是用来打伪军的,最后却发现来的是日军,这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副司令员包森,看他如何处置。

做出错误判断的,恰是包森司令员本人。

1940年7月28日凌晨,朦胧的月光下,一支部队行走在天津蓟县乡村坑坑洼洼的道路上。

这支部队隶属冀东军分区,由副司令员包森和参谋长曾克林率领,他们一共4个连(12团1营2连,1总队1各连,军区特务连以及通讯班、警卫班等),400多人。刚经过一场战斗的他们,打算转移到蓟县营房联合村驻扎休整。

黎明时分,两名侦察员大步流星前来报告:“包司令员,我们在盘山东面的山口发现了一队骑兵。”

“有多少人?”

“大概有80人左右。”

“是日军还是伪军?”

“看军装,应该是日军。”

包森仔细思考之后,做出一个大胆的判断,认为这支队伍并非日军,而是打着日本人旗号的伪军。

因为根据之前掌握的情报,驻扎在蓟县的骑兵其实就是二鬼子,他们来自与冀东接壤的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是伪蒙骑兵,虽然穿的也是日军军服。

伪蒙骑兵战斗力虽也不错,但是跟日军骑兵相比差几个档次,再说这些人打仗根本不会玩命。因此,包森攥紧拳头说了一句话:“收拾这帮兔崽子!”

对此,也有人提出异议,希望再核实一下,包森摆摆手说:“执行吧,不会有错。”见他这样说,大家便不再作声。

包森是陕西蒲城人,已经有8年的军事生涯,抗战爆发后就来到天津,创建了盘山根据地,身经百战,威名远扬,让日军闻风丧胆。大家对他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信任,也就相信他的判断。

于是,包森便让参谋长曾克林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包森毕竟身经百战,明白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道理,虽然是伪军,但包森也非常重视,打算在白草洼伏击敌人。

白草洼其实是一道山沟,只有百米宽,东西两面和北前侧三面是山,是打伏击的绝佳之地。骑兵来到这里,就像狗熊掉到陷阱里,机动性无法发挥。

7月28日上午5点半左右,4个连(400多人)的八路军赶到白草洼。包森亲自率领特务连的一个排、1营3连的一个排和司令部的警卫班、通信班占据了白草洼北侧的山头。

曾克林带着一个连和特务连的两个排,占领了西面的山头。12团参谋长欧阳波平、营长杨作霖率本团2连、3连及通讯排登上了东面山头,对敌人形成了三面夹击之势。

不到半小时,不远处就响起了哒哒的马蹄声,伴随而来的是飞扬的尘土。包森拿起望远镜一看,一支队伍向我方迤逦而来,离我们的包围圈越来越近。

不过这一看,包森却心里一紧,这支部队队列整齐,有条不紊,一还真的不像是伪军二鬼子。

就在这时,侦察员也跑来报告:“司令员,前方来的不是伪军,是日军!”他们的判断没错,正在向包围圈前进的,正是如假包换的日军骑兵。确切地说,是武岛骑兵中队,中队长武岛须田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他出身于武士世家。

包森为什么会紧张?因为80名日军,跟相同数量的伪蒙军不是一个概念。

伟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日本早在甲午战争前就普及了初中教育,文化水平跟战斗素养是成正比的,而日本军人,相当一部分都上过5年以上军校。

日军还受到了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他们打仗时疯狂玩命。

北方的战斗民族按说够猛了,在诺门坎战斗中,日军骑兵迎战苏联坦克部队,把对方打得哭爹喊娘,虽然没达到战略上的胜利,但战损比打得比苏联人还可圈可点。

战争前期的日本国力雄厚,百姓生活水平高,日军体质好。至于装备,就更不用说了,比中国军队强了不知道多少。

一个日军步兵,需要5个中国步兵来对付;一个日军骑兵的话,理论上需要10个步兵才能应对。

总而言之,日军骑兵战斗力超乎想象,他们也曾经在日俄战争黑沟台一战中,将沙俄哥萨克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而武岛骑兵中队隶属关东军序列,是日军骑兵的精锐,卢沟桥事变后,他们参加了在华北的几乎所有侵华战争,“战功”卓著,血债累累。

而我军,又刚刚进行过一次战斗,属于疲惫之师,跟一群日军骑兵较量,胜算相对较少。但是既然已经摆开架势,开弓没有回头箭,包森犹豫了一会,还是果断决定:既来之则安之,坚决消灭这股日军!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出乎包森的意料。

武岛中队长果然不是省油的灯,上了8年军校的他,军事知识丰富,骑兵一进入白草洼,他心里一紧。

天哪,这是打伏击好地方,如果这里有伏兵,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进入白草洼之前,他突然下令大部队停止前进,派出2名骑兵策马进沟查看。

这一察看,果然有所发现。一名战士因为在草丛中潜伏太累,换了一下姿势,被日军看出破绽,一名骑兵反应迅速,随即向晃动处开枪,战士应声倒地,杂草自然大幅度倒伏。

敌骑兵看到有埋伏之后心惊肉跳,急忙调转马头回去。他气喘吁吁地向武岛报告:“中队长,前面有埋伏!”

所有日军都认为,武岛会下令撤退。可是武岛思索一会,做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部队继续向白草洼前进,主动向西侧山坡搜索攻击。

包森本来以为这次伏击泡汤了,看到日军骑兵过来,也觉得匪夷所思。

你说这武岛怎么当上中队长的,是蠢还是傻?其实,武岛不蠢也不傻,无非是他太狂妄了,他打算主动进攻,拖住我军,来个反杀。

大部队前进的同时,他派1名骑兵到据点去搬兵。他认为,骑兵速度快,交战不久后,援兵就会赶到。

他认为自己的骑兵战斗力爆表,能够以一当十,完全可以等到援兵到来。武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指挥部下杀向山沟西侧的山坡。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西面山坡的坡度较缓,骑兵好往上冲,他打算占领制高点,用充足的弹药消耗我军。

这一幕,让人想起土地革命时期的谭家桥之战。当时红10军团就是计划伏击王耀武补充第1旅,结果对方沉着冷静攻占制高点,一举扭转战局,我军反而伤亡惨重,名将寻淮洲牺牲,受伤的师级干部多达8人。

看到这一幕,久经沙场的包森不由得眉头紧皱,如果敌人阴谋得逞,那后果不堪设想。本以为,骑兵在山地无法发挥机动性,谁知道武岛骑兵中队的士兵不但骑术高,而且枪法好。他们在策马前冲的过程中,还能大体保持身体平衡,骑在马背上边跑边打。

骑兵运动速度快,不好瞄准,我军战士打算用手榴弹对付。有些战士沉不住气,老远就投弹,结果有战士被射中身亡。

幸好,在西侧山坡上负责指挥的曾克林非常镇定,他大声下了一道命令:“不要出动出击,等敌人到了跟前再打!”

他让大家准备好手榴弹,等敌人冲到跟前,同时将手榴弹投出。这一来,日军军骑兵阵型被打乱,速度明显减缓。我军架在山坡上的机枪,也开始发出怒吼,将日军骑兵打得人仰马翻。特务连的战士个个枪法如神,他们情绪镇定下来之后,开始冷静瞄准,猎杀敌人。

这时候,在东面山坡指挥战斗的包森下了命令:“同志们,冲啊!”战士们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号令一下他们一个个像小老虎一样,呐喊着冲向敌人。西面山头上的八路军,也迅速配合,杀将下来。

敌人乱作一团,惨叫声不断。武岛一见,魂飞魄散,背上冒出冷汗,急忙下令突围。待他回头一看,脸色大变,原来退路已经被封死。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援兵到来。可是战斗进行速度太快了,只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援兵还在半路上,战斗已经结束了。

打扫战场时,我军发现了76具敌方尸体,包括不可一世的武岛。这伙日军一共78名,只有两名逃生,一个是报信的,一个是装死的。这支恶贯满盈的关东军精锐部队在八路军的凌厉攻势面前土崩瓦解,为他们的疯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几十年之后,从日本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站在已经牺牲(1942年遵化战斗中牺牲)的包森将军坟前,放了一个花圈,然后90度鞠躬行礼,一脸虔诚。

他不是别人,正就是当年那场战斗中奉命去报信搬救兵的日本士兵,名叫冢越正男,看起来,晚年的他已经对那场罪恶的战争进行了反省。

他在花圈上用中文写了一幅挽联,上联是“惊弓之鸟,漏网之鱼”,而下联则是“不死之人,拜谒包森”。

参考资料:

1.《白草洼终结日寇常胜军》城市快报  2.中红网:盘山烈士陵园:天津市蓟县盘山  3.北方网:抗战纪事:抗日英雄魏大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路军误判敌情,伏击遇关东军偶像级精锐骑兵,敌军一个个被打倒
靳书科——傅作义部袭取包头、会战绥西、五原歼敌的经过(1)
八路军伏击日军骑兵,双方一交火发现都犯了致命错误,结局如何?
不消灭八路军绝不收兵?日军中队长立毒誓,遇埋伏第一个毙命
三十九、日军加强封锁根据地,八路军骑兵团攻克安平县城
战士误判敌情,将日军精锐当伪军打,最终“贵族之花”全部凋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