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大萧条时期,为何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做成大白兔奶糖?

小时候生活的年代经济条件差,商品物质方面不丰富,我学到这一段的时候,简直是愤愤不平的:“为什么不做成大白兔奶糖呢?”

资本主义的劣根性何其顽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多么不可调和,资本主义世界的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呐,由此我也产生了一些“优越感”,虽然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不做成大白兔奶糖。

活在当下,看到很多新闻上有农民宁肯把某些蔬菜在菜地里沤肥,也不收割了等着卖掉,新闻上也说了是“菜贱伤农”,隔三差五的“肉贱”“蛋贱”“奶贱”,这些事儿就与小时候关于倒牛奶的记忆重合了。

农民为什么不收割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是因为价格太低,低于收割、运输成本,这还不包括土地、种子、肥料这一系列投入,但农民们就是这样决绝,豁上沤肥,好歹还能省些下一季的肥料钱,也绝不赔本出售。

加工成大白兔奶糖是很明智的选择,如果农民能把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做到长期保存,的确是一种变通之道,但可惜直到现在,大部分农民和大部分农产品缺乏进行深加工的能力和市场。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美国农民也面临过这种情况,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咖啡豆用来铺垫乡村道路,理由同样是供大于求,导致农产品价格过低,入不敷出。

但当年的美国农民还是能渡过难关的,首先是政府会有一定程度的补贴,运气好的话,政府还能组织收购一些,虽然收购来还是被埋掉、倒掉。

从政府、到农场主的倾倒、屠宰、掩埋行为,如出一辙,是因为这也是治标的最快方式,不是供大于求吗?在供应端上做足文章,减少供应,虽然心疼肉疼,效果却立竿见影。

从治本角度出发,什么是本?本就是“求”那一端的购买力,美国政府“以工代赈”,多创造临时性的公共事业岗位,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上岗机会,上岗就业就有薪水,有了薪水就有了购买力。

回到被倒的牛奶上来,美国奶农缺乏深加工能力,也没能赶上咱们现在的“UHT”超高温瞬间杀菌消毒保证一年半载不变质的“技术”,反正也领了政府的奶牛补贴,倒掉也就不是让他们很难以接受的选择了。

只是,只是,为什么不做成“大白兔奶糖”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2 个大白兔奶糖冷知识,齁甜中带一点污
从小吃到大的它,摇身一变竟成了美国网红!
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
一天倒掉3亿元!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倒牛奶了,这次比大萧条更可怕?
大白兔奶糖 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