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迷信真武大帝和鸱吻神兽,关于防火,故宫曾有这六项措施

2019年4月15日北京时间凌晨,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遇突发大火。国内外的多家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引来举世注目。

而就在巴黎圣母院被熊熊大火烧毁,百年古迹付诸一炬之时,一场主题为故宫防火的消防演习的演练刚刚在故宫上演。

作为中国现存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关于故宫的防火问题自建国以来就受到了高度重视,故宫博物院在几十年间不断加强和改善安全设备。众多高大建筑上安装了避雷针,修建长达8里的地下热力管道取代了故宫原有的冬季取暖所用的暖炉。除此以外,故宫还建立了自成体系的临时高压消防供水管网,环状干管总长6000多米。以及还有配套使用的储水池,加压泵房。

得益于这些现代装备,故宫保持了49年零火灾的超高纪录。而在几百年前的故宫,又是怎么面对火灾的呢?

故宫明清两代所经历的各种火灾

故宫在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在这其中光是记载的火灾就有100多起。其中嘉庆朝的火灾是最多的,在朱厚熜在位的45年里,有记载的火灾就有14起。而在康熙御宇的61年里仅有一起火灾记载在案。

在这么多起火灾中,火灾原因是雷击所造成的数量最多。

据记载,永乐十九年故宫三大殿因为遭遇雷击而发生火灾,大火熊熊燃烧,势不可挡,就连奉天殿也被殃及。而就在这场大火后的大修刚刚过去三年,奉天殿又一次遭遇到了雷击起火。幸亏当时天降大雨,才使得这场火被及时扑灭,火势因此没有得到蔓延。

嘉靖三十六年,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再一次因为雷击燃起熊熊大火,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三殿十五楼二门都在火灾中被焚毁。

万历二十五年,三大殿再次上演了40年前嘉靖三十六年的那场惨剧,同样是受到雷电从而引发火灾,与四十年前所造成的损失极近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在火灾过后三大殿重修时更名为皇极、中极、建极。

故宫所遭受到的除了天灾还有人祸。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把对明朝统治者的浓浓恨意转嫁到了对皇宫的仇恨上,明崇祯十七年,在熊熊的大火之中终结了明王朝的统治,故宫再一次遭到重创,满身疤痕。

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六月,太监赵进禄在宫中偷盗后放火灭迹而被捕。乾隆皇帝得知后,下令拖出午门斩首。

除了蓄意纵火,故宫还因为人为的疏忽而引发了多起火灾。公元1445年,看花匠因用火不慎烧毁御花房两座,随后因为大火的蔓延,将御器库中的玉器也烧毁了许多。皇帝大怒,将原本应该按律判拘禁的花匠立马斩首。

明嘉靖年间,因为宫中的宫女太监燃放烟火爆竹起火以及用火不慎等原因的火灾就有七八起。

除此之外故宫还有一些神秘失火事件,这些火灾的原因至今还尚未形成定论。

1923年6月26日夜晚,位于紫禁城西北处的建福宫花园突然起火,大火很快蔓延到延春阁、广生楼、中正殿等几所建筑处,一时之间浓烟滚滚,这场大火一直持续了一整晚,直到第二天的九点才被扑灭。这场大火除了烧毁了许多间殿宇之外,许多字画古玩以及无数奇珍异宝也一并化为乌有。

而关于这场大火的原因,虽然有众多观点(比如溥仪本人强烈怀疑是太监纵火),但至今仍未形成定论。

故宫防火的美好祈愿

故宫的中轴线上矗立着许多的建筑,从南面进入故宫的天安门、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内廷正门的乾清门,在中轴线上的诸多建筑中还有一座门——天一门。《易经》中说“天一生水,第六成也”,水能克除火灾,可以免除灾祸。古人用这样的寓意希望能够免除火灾的伤害。

进入天一门之后,入眼就是一座大殿——钦安殿。殿内的布置与皇宫中的其他的殿宇完全不同,正脊中央安置着琉璃宝瓶,真武大帝披发赤脚,脚下踩着鬼神二将,身穿玄氅,手里拿得一把断魔雄剑,端坐在王座之上。这位真武大帝自朱棣起事从侄儿手中夺取皇位之后就被供奉在此,尊奉为北极真武玄天上帝,守护着明王朝的历代统治者,接受接受历代皇帝的祭拜。

每每到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之时,紫禁城里都要对真武大帝拈香行礼,祈求真武保佑皇宫,消火除灾。而在故宫遭遇的大大小小的火灾当中,没有一起危及到钦安殿,而这座大殿之所以在明清两代屹立不倒,宫中传言是因为真武大帝在此庇佑,使得钦安殿能够幸免于难。

明清两代都有关这位道教真君显灵的传说。嘉靖年间钦安殿差点遭遇了火灾,据传说玄武大帝从殿中走出站在钦安殿的门口指挥救火,火灭之后人们在殿外的石头台阶上发现了两个巨人的脚印。嘉靖帝对于这样的传言也是十分的信服,并要求在皇宫之中,真武大帝的神像要被长期供奉起来。

到了清代,类似这样的传说也是时有传出。在皇城中的北长街供奉的雷神庙,供奉雷神,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之前皇帝都要派人前来供奉,保佑皇宫的平安。祈求天神庇佑,使故宫免除火灾。

统治者们在故宫的装饰建筑中也寄托着防火的愿望。故宫的琉璃瓦多为黄色,而在文渊阁遭到火灾,许多宋元古籍都被烧毁之后,重建的文渊阁屋顶采用黑色的琉璃瓦,黑在五行当中代表水,印合了文渊以水喻文的含义。阁顶正脊用绿色为底并有九条蟠龙起伏期间,象征着海水碧波九龙治水和水能克火。亿万藏书慎火,以此来寄托良好的愿望。

如果你留心观察,可以看到在故宫的所有门匾中的“门”字的书写都是笔直向下,没有向上提的那一勾脚。

据说宋时在玉蝶殿遭遇火灾之后,当时就有大臣向皇帝上奏折说是玉蝶殿的失火是因为在门匾的书写上门尾带有勾脚,导致带火继而引来了火灾。所以从此以后凡是宫殿的门匾在书写门字时都没有勾脚,而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宫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当我们抬头望向故宫的一座座宫殿时,人们总是能够注意到房顶的两端各有一只口吞屋脊的生物,它就被称作鸱吻。传说龙有九个孩子,每条龙习性、性格都各不相同,而鸱吻就是龙的第二个孩子,这位龙子生性好动而且喜欢吞火,所以人们就把它放在屋脊之上来避免火灾。

目前故宫中最大的鸱吻位于太和殿,它是由13块琉璃瓦组成,总重3.4米,重4.3吨。

当然,这些美好的祈愿不能真正的防治火灾,所以故宫中还有许多确有其效的防火措施。

故宫的防火措施

一、金水河

一说起金水河,地道的老北京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流经天安门附近的那条金水河,但其实在皇宫中也还有一条内金水河的。早在故宫建造之初,设计师就设计将护城河的河水引入皇宫之中。此举不但使故宫的环境得到了美化而且还解决了故宫救火取水的问题。通过这些弯弯曲曲的河道,将水源送到了各个宫殿附近,使得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第一时间实施灭火。

除了这些河水之外,故宫中还设有80眼水井,300多口水缸,它们不但负责为宫中的日常生活提供饮用水,而且还是最为实用的防火设施。

二、“太平缸”

在故宫的院庭之中还有许多用来储放水的大缸,俗称“太平缸”,又因为它一般都是位于宫殿的门前所以它又被称之为“门海”。这些大缸被分为铸金琉璃、铸铜琉璃、铸铁琉璃三种材质,又因为大小上的区别被分为大门海和小门海。在这些缸中鎏金太平缸的等级最高,普遍被放置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据史料记载,鎏金太平铜缸每口约重1696斤,目前仅有18口,造价不菲。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到这些大缸而又无法挪走,就用刀将表面鎏金全部挂掉,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伤痕累累的大缸。

清朝皇宫中太平缸的相关事宜归内务府营造司管理。平时由“大扫处”负责填满水以备火灾需要,总管内务府派4个人负责管理,每五天查看一次缸内的储水情况。每年的小雪至惊蛰节气期间还要“熟火处”,太监们要负责在缸底燃烧木炭,使得缸内温度升高,以次来防止缸内的水结冰无法取水。经过漫长年代的炭火烧烤,太平缸外至今仍能看见烟熏火燎的痕迹,而太平缸内部也还堆积着厚厚的水垢,有些缸体的下部已经有颇多裂纹。

三、高墙和防火通道

在当初修建故宫之时,设计者们就考虑到了关于故宫防火的问题,所以他们在故宫建筑密集北半部的东西筒子处设置了高8m,厚2m的高墙,同时在东西六宫的建筑密集处同样也设有与中轴线隔开的高墙。而在高墙周边还设有方便联系的通道,它们和高墙使东西六宫各成体系、方便出行的同时还使火灾在皇宫中得到了有效的隔绝。

四、防火墙

由于故宫中多为木质结构建筑,廊庑毗连,所以一旦一处发生火灾很容易扩大到别的地方,造成火势的蔓延。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工匠们总结了前代的防火经验,从中吸取教训,对故宫内的建筑格局进行了一次改造。将太和殿、保和殿的东西两面的房山用能够有效防止火灾蔓延,具有防火功能的砖墙,同时与房山相连的廊庑也被工匠们拆除,这使得故宫的防火指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在后宫宫廷的廊庑之中,工匠们还十分巧妙的运用石料修建了四道防火墙,这些防火墙与宫中的其他墙体看起来的区别不大,完全融入故宫的整体建筑风格当中,但是却很好的发挥了防火功效,隔断了火灾的蔓延。

五、火班

在明朝,故宫中的防火事宜主要是由锦衣卫负责,有红铺专职巡查火事。到了清代关于宫廷防火的事宜主要都交由火班负责,并有大臣昼夜轮值。

其实在清朝的初期时没有火班这一组织机构的,到了康熙年间才出现了火班的萌芽。康熙二十六年,在京城的正阳门处突然发生了大火,而在周围的官员却纷纷袖手旁观,没有去进行积极的灭火,等待着别的官员的施救。康熙鉴于这种情况提出进行“分班轮值”的救火措施。但当时这些设置仅仅局限在火灾的高发区域,且没有系统的进行组织规划和建设,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火班在这一时期是并没有出现的。

真正出现火班这一组织时已经到了康熙后期。而火班之所以被称之为火班,是因为该组织是为了处理火灾而设立的值班组织。

据《大清会典·八旗都统·公式·火班》记载,火班一共在八个地方分别设立,每一个地方派遣一名参领,配置五名官员,崔领馆三人,同时分给每一处马甲二十七名,配合使用。同时为了防止在火灾突发时人手不足的情况的发生,还规定,一旦出现紧急的火情时在火班附近居住的官员必须迅速赶赴火场,配合火班人员协助灭火工作。

康熙皇帝对于火班的相关事宜极为关心。他不仅下诏书规定了火班的相关人员组建,使得火班制度更为完善。同时对于火班的一些细小问题也考虑的十分周到。比如当日执勤的旗都统中,有人要是遇到了别的差事安排,或者生病告假,仍然有三人备选保证值班顺利进行。

火班的出现使得故宫能够更加系统、高效率的扑灭火灾,在救火过程中,火班成员往往身先士卒,冲在救援队伍的最前面。但是火班内有也有救火不力,不遵循管制,纪律松弛者,这种情况在清代晚期尤为严重。

虽然明清两代王朝的统治者在故宫防火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在明清帝王统治时期, 因为设备的落后等许多方面的原因在两个朝代中还是发生了多起火灾,屡次造成建筑物和艺术品被烧毁的后果 ,使许多传世珍宝被大火吞噬,给文物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参考文献

《清代的消防组织—火班》——春雨

《故宫历史上的火灾和防火措施》——王铭珍

《做故宫消防工作的一点总结》——白丽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房屋均为木结构,当时都有哪些防火措施?
被雷劈,被火烧,故宫曾经遭受过哪些天灾人祸?
从明清开始,故宫为什么总失火?
从建福宫大火说起——故宫的消防
紫禁城防火:木构建筑群的终极挑战
故宫古建筑防火文化信仰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