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忆叔父的葬礼

叔父的肖像端正地挂在堂屋后墙的中央。沧桑的脸上皱纹像刀刻一般清晰,眉间透着一股正气,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整个脸部看起来让人顿生敬畏,你要仔细凝视一会就会发现他的笑容,只不过他的笑藏在心间。

听父亲说叔父年轻的时候曾经起娶过女人,还续过弦。但没有一个与他度过几年,也没有留下自己根脉。后来为了我们兄弟姊妹读书,就没有再娶,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我依稀记得一丁点儿叔父生前的摸样,和照片里的他仿佛有着很大的区别。我是十六岁离家的。几年后深秋重阳节刚过第一天,也就是古历九月初十。我突然接到家里加急电报。当我匆忙回到家时见到叔父已经躺在床了,睁着无光的双眼,脸上蜡黄蜡黄的透着骇人的死灰,一动不动,像睡着了一样。叔父真的死了。

父亲把叔父“落气钱”灰用老布装起来缝了个袋子,给叔父做个枕头,说是让他睡得安稳些。据父亲说叔父“落气”用了一整天,都是为了等我给他送老,终究还是没等到。一天当中在大铁锅里烧了几十斤纸钱,灰都有大半涡。这时,悲痛的感觉一袭一袭在我心头,我竟然晕过去了……

中午时分我被人叫醒,族里人全聚我家,商量叔父的葬礼。不一会功夫就成立一个治丧委员会。有负责帐房的,有总理事的,有跑腿的,有敲锣打鼓的,有招待宾客的等等,人人各有分工。首先是“把信”,就是派人去所有亲朋好友家,必须亲恭临门,说我叔父“登仙”了,说话时要辟忌纬,不可失大体。父亲说叔父生前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跟着这一大家子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吃了不少苦,都是为了我们读书。这次葬礼一定要做排场一些,我想这也许是对他老人家一点点的补偿吧。

下午是叔父的“入棺礼”。村里两个年尊派长的大叔伯担当主角。午时一过,礼炮齐鸣,锣鼓喧天。在硝烟弥漫哭喊震天的气氛中,两为大叔伯为我叔父“净身”。端一湓清水,旁边烧起纸钱,点上柱香。两人一前一后,用毛巾擦拭叔父的遗体,然后再给他穿上“寿衣”。寿衣是用老布染青做成马褂的形式。一套寿衣合计十件,三腰五领,鞋袜,帽子。一般这些“寿器”有钱的人家在中年时就置办好了。换洗一新的叔父由两人一前一后抬着,在鞭炮声,锣鼓声,呜咽声和呐喊声中送到老堂厅。那是专用于为亡人做法事的房屋。

老堂厅是上下两重露天井的建筑,两边都开有厢房。叔父的棺木停放在上重正中靠后墙,是放在两条横着的板凳上。父亲说叔父的“寿器”做工是挺讲究的,里三层外三层用生桐油和石灰石调和油漆的,即使是碰上炎热的夏天死人也不会有气味外露,是生前叔父再三拜托那个漆匠师傅一定要做得好好的。叔父讲过如果他们偷工减料,他就是到阴间也会找他们算帐的。灵堂光线较暗,棺木下面的“长眠灯”忽闪忽闪的,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灵堂的中央放着一张八仙桌,权当供台。上面放着三个碗,一个盛着饭,一个盛着肉还有一个碗盛着鱼。八仙桌前沿边整齐摆着一排酒盅,里面全盛满了酒。八仙桌后沿正中放着叔父的遗像,遗像前面就是叔父的灵牌,还有一只褪了毛,去了头的公鸡,用竹签从颈部一直穿到尾部放在灵牌的正中间。据说这只鸡叫“引路鸡”是引领叔父顺利走向天国之路的。入棺后并不是马上盖起来,棺盖稍为向一边倾斜,让棺里的人露出脸来,说是留给亲朋好看他最后一眼的。一般这样要停留一到两天,让亲戚朋友都来“打捞”。这时候“打捞”不必带任何礼物,也不吃主人的饭。不过在锣鼓和鞭炮声中要给叔父磕头,作揖,烧纸,下跪。

晚上,我和父亲还有房下的弟兄都来为叔父守夜。这种守夜叫做“做暖伴”。一般说到“出位”前都必须有人做“暖伴”。“出位”是定在一周外,这中间还有很多节目要过场。明天是亲戚相续“打捞”,后天是“关灯”,再后天是叫地理先生选地开挖地夼,然后是“游灯”,最后是一个追悼会。开追悼会要请十位老先生,而且都要会呤诗做赋,出口成章。不过我那里有一个班子,都是读过老私孰的老先生,只是费用很高。所以那时喉有些人家,家里确实很困难或者由于天灾人祸都是“斗米枯材”的形式“出位”。亡者在家里最多放半天,而且不通知任何亲朋好友,请八个人悄悄地抬出去。我家那时候其实也很穷,只不过不忍心这么做罢了。

第二天九点多,所有响器敲起来了。硝烟和哭喊声弥漫了整个村子。所有亲戚都来了,排成一条长龙,缓缓地绕叔父的灵柩转了三圈,然后又一直摆开,按辈份大小在灵前依次磕头跪拜。我的一家人也跪在灵柩的两边依次向他们回礼。拜毕,鞭炮声,锣鼓声都停下来了。唢呐又吹起来了,那声音呜咽呜咽的。我生平没有听过如此凄凉悲婉的曲子,像是从天上飘来的声音,那调子都吹到心里去了。灵柩的后面有人不断烧纸钱,硝烟弥漫着,呛得人有点踹不过气来,火光映着人们的脸,在唢呐声中给人一种非人间的感觉。“打捞”终于结束了。该给叔父“盖棺”了。家人和所有帮忙的都在诺大的灵堂前一同跪下,目睹两个大叔伯用桐油石灰和聊钉将灵柩封得严严实实。叔父真正离开了我们,他正在走向另一个世界,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我希翼那是一个理想的天堂。

我极度疲劳又极度清醒,无法入睡。脑海里老是浮现叔父那褐黄的脸庞和儿时对我的点点溺爱……..夜已很深了,父亲的酣声很重,这几天他人前人后地忙,实在太累了。浑黄的灯光下父亲睡熟脸和叔父几乎一个模子印的一样,他也快成了老人。我的心又一次酸痛起来…….院子里天井上四角的天空有两颗星星无力地泛着一点点浑光。天幕黑得有点让人害怕,远处山风吹来一丝丝衰草的气息,偶耳能听到雄鸡的啼鸣和断断续续犬吠声。可能天快要亮了,我竟然有些昏昏欲睡,倒在地上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吃早饭时我被父亲推醒了,叫我赶紧扒一口饭,去给叔父“关灯”。两位道人穿着花长衫,戴着高方角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长长的带子,装扮有点不伦不类甚至有些搞笑。不过他们锣拨的点子配合得好极了,唱腔也很圆韵。我跟着他们在叔父的灵柩转来转去,时而磕头,时而做揖,时而下跪。我手里拿着一“招幡”旗,上面有道人画的符法。他们口中念念有词。大意说是为叔父去天国路上扫清障碍。灵堂两边的长板凳上坐满了看客,有邻村的,还有远村的。他们不时传来一阵阵窃窃的笑声…….

响器和鞭炮一直都没有停过,陆续有客人送花圈和礼物来,我的膝盖也磨破了皮,生痛生痛的,因为每一个客人到我们全家都要跪着迎接。灵堂的花圈和帐幅多得放不下去了,一直摆在大门外,小后生们忙着挂挽联,打纸钱……终于挨到晚上了。好象只有在夜里我才稍稍得到一点点安静,才能回到叔父的身边。我已经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悲痛在极点上持续,就不再是悲痛了。

“游灯”就是所有亲戚把自己送的花圈或条幅统一起来,分别叫人扛着到外村去游行。一是显示本族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和人丁兴旺气氛。二是到各个山神社庙,古募仙人为各路神仙请安。不过每到一处,都要设坛做祭奠。灯游过后就是开追悼会。那是一个长达八小时的哀悼会,要把我叔父的生平用文章写出来。老先生带着一种非常悲哀的,甚至带做哭腔的调子读唱出来,很多人被这种气氛感染得泪流满面。哀思会还有很多名堂,一个“孝子祭”要三个时辰,当然我权当孝子,还有“十献碗”,“福寿酒”等等………..

这几天每顿饭都有十几桌。有亲戚朋友,法士,道人还有全村的男女老少,家家几乎都不用生火做饭。就连他们的亲戚来了也一同在我家吃饭。厨房里几乎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过。那些大媳妇,老婶妈一个个忙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熬,叔父的葬礼按原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满脑子乱糟糟的,又生痛生痛的,好象是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

“寅时不天光,卯时亮堂堂”。叔父“出位”的日子终于到了。饭堂里早早就开好了一桌“起马饭”。八个生强力壮的小伙子围坐起来了。酒过三巡,鞭炮响起来了,我穿着满身雪白的孝服,头顶着托盘跪在他们的桌前。顿时有人把我扶起来,端下了托盘,并分发每人一双大白鞋,一条白毛巾,一双白手套,一条香烟。这时候他们都放下碗筷,把毛巾在头上扎好,换上白鞋。他们就是“八仙”了,肩负着抬我叔父的重任。

场外的空地上早就摆放满了纸钱,足足摆有半亩面积。每个“钱包”上都有送礼客人的名字。还有一些散落的纸钱,据说这些散纸钱是分给那些孤魂野鬼用的。卯时正点到了,“八仙”一一就位,他们像老虎一样气势汹汹冲进灵堂。灵柩两边,各三人打“背弓”,“头怀”和“脚怀”各一个。“发啦!”八个人齐声怒吼,所有响器,鞭炮,哭喊声一齐响起,声震天地。“八仙”们气势汹汹,一溜小跑似的把灵柩迎到了场外的两条板凳上。他们正在用很粗的绳子把灵柩绑在两根粗而长的大圆木上。我们齐刷刷跪倒一大片。一声雄鸡惨叫声,我偷偷的抬起头来,一只被砍了头的鸡鲜血不断外射,有人倒拿着它绕着纸钱堆转了三圈,鸡血不断滴在纸钱上。“起啊-------火!”主事人拖着长腔。熊熊的大火贪婪地吞食着哪些纸钱,天空纸灰横飞,浓烟滚滚。火啸声,鞭炮声,唢呐声,锣拨声哭闹声声声如雷贯耳。仿佛世界其他的地方都凝固了。简短的法事做完了。“发啦!,”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一路吹吹打打足足摆了半里路。

到了蚊场,一个足有两米长一米多宽大坑已挖好了。房侄抱了一大捆干草铺在最底面。两根粗大的棕索吊起棺材,缓缓地放下去,一千多斤用筛子筛过石灰倒在里面。我跪在坑边,头伏了下去。我闻到了泥土的气息,那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气息,有着涩涩的醒味。叔父离我而去了,他带着遗憾,带着凄凉......叔父啊,前面路也许很坎坷,也许很黑暗…….您一定要慢些走啊。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们约定一起过,您还做我的叔父,我一定会尽力让您过上好日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葬礼习俗“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不谢孝”,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李小龙身后事:运遗体时棺材漏液,妻两嫁两离,如今与女儿相依
四川民俗:堂外公的葬礼
父亲的葬礼
送别三姨父---- 作者 黄和露
【棣华堂·乡印】秦文堂:奶奶的葬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