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连贻先生二三事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86)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作者:王忠修

作者简介:

王忠修,山东邹平人。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多年来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有多种论著出版或发表。与郭连贻先生合作的《萧亭诗选》和《秋岩诗集校注》均获“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后书亦获邹平县首届“范公文化奖”一等奖。


郭老与作者在漏月轩

我与郭老相识三十多年,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他去世后,早就想写点东西以示悼念,但因忙于杂务,一直拖到今天。关于郭老的生平和艺术,很多人写过不少文章,更有李登建先生的长篇人物传记《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所以我就不再多费笔墨。仅从我亲历亲闻的一些小事,描写先生的一个侧面,写写我心中的郭老。

郭老送客总是送到大门口

先说郭老的待人宽厚。先生前半生,历尽磨难,遍尝人间冷暖。一方面是本性使然,一方面是后天的修养,先生形成了一种宽厚仁慈的性格。与先生交往,总觉得是一位恂恂长者。他言气和蔼,从不以色待物。与先生在一起,总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先生成名后,拜访者络绎不绝。来访者中,既有国内顶尖的艺术家,也有不同级别的官员;既有拜师访友的同道友人,也有爱好艺术的企业家。不管什么人,郭老都是以礼相待。朋友告别,郭老总是送到大门口,抱拳施礼,挥手相送,等客人走远了,他才转身回家。与郭老合影,更可以看出先生的谦恭。曾经有很多次,年轻人要郭老坐下,自己站着与他照相,他却极少应允。直到郭老去世前不久,我与郭老的合影,都是站着拍的。

199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与朋友去郭老家求字。那时候的“漏月轩”还是百年老屋,尚未改造。老宅子有前院后院。郭老住在前院,书房却在后院。前后院之间有一道门,邹平话称“二门子”。我们在前院说了一会儿话,便一起到后院写字。刚刚进二门子,郭老就站住了。他叫我们不要说话,并用手指了指西北方向。我们看见那边香椿树上有个人影,应该是在偷摘香椿芽。郭老拉着我们回到前院。我说,咱们为什么不去抓住那个人?郭老说,不能抓呀。都是邻舍百家,你抓了他,以后怎么说话?他以后怎么做人?抓了就成了仇人了。我不禁感慨郭老的智慧和他那慈悲的胸怀。


郭老与作者研究郝秋岩诗集校注文稿

再说郭老的治学严谨。郭老生于战乱年代,加上家境贫困,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后来却有深厚的学养,成为名闻遐迩的布衣学者,完全得益于他严谨勤勉的治学态度。先生幼年家寒,七岁从塾师韩茂午先生读《孟子》未竟而辍学。十八岁谋食江南,曾从金陵大学吴晋民先生读《左氏春秋》,从衡阳王大管先生学词章之学。虽生计多艰,时有转徙,然先生天性好学,从未放下手中的书和笔。

1983年先生被聘参与编纂《邹平县志》。郭老主要负责文化、教育、方言、人物等卷的编写工作,并负责邹平、长山、齐东(后合并为邹平县)历代县志序跋的点校工作。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有时候为了一个标点符号,找许多人切磋,很多次反复之后才做定夺。先生约我撰写方言部分,并为该部分的语言资料加注国际音标,开始了我们之间的第一次合作。在选择语料方面,每每是改了又改,力争精益求精。在修志期间,先生征集接触到许多资料,在编志之余,撰写了大量文章,并编选《邹平历代诗选注》一书出版。2003年,我与先生合作,将清初诗人张实居的《萧亭诗选》注释出版。2008年我们又合作编写了《郝秋岩诗集校注》,使两位几被淹没的诗人,又一次完整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作为书法家,临碑临帖是必做的功课。但先生临帖时那一丝不苟的精神,却令我终身难忘。他曾经对我说,既然是临帖,就要临得像,连行款都要一致,乱写一气,就失去了临帖的意义。当然,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化入自己的东西,完全像某帖,也是没有意义的。临帖就是要吸收别人好的东西,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直到去世前不久,先生一直在临帖,他称之为做“日课”,其勤勉刻苦,令我们这些晚辈自愧不如。

郭老善于学习,博闻强识,是个有心人。年轻时,他遇到人家好的门联,就驻足背诵,且能终身不忘。前几年先生告诉我,小时候背诵的对联,现在还能记住300多个。今年正月初九(2016216日),我与几个朋友去看望郭老,谈及此事,先生呵呵一笑说,现在还能记住许多,小时候记住的东西是忘不了的。并当场背诵了几幅对联,其中一个酒店的门联是:“能添壮士英雄胆,善助文人锦绣肠。”


郭老给年轻人点评作品

最后再说说郭老的拔掖后人。可能有人会问,郭连贻一介布衣,何言拔掖?我这里所说的拔掖,不是指官场上的推举和提拔,而是指对年轻人的教诲和帮助。郭老在地方上,无论是学问,还是书法艺术,都是一面旗帜,年轻人多能沾溉其泽。对于前来问学者,先生从不保守,总是谆谆叮咛,诲人不倦。

比如有人前来请郭老点评自己的书法,先生一般是先说好,以鼓励后学,提振信心,然后耐心细致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一次,一位年轻书法家写了一件巨幅作品,拿来请郭老批评。先生首先赞扬一番,然后指出哪些地方有缺点。他指着某一行说,这里是有问题的,行气出了问题。你创作时心里边犹豫了,应该是墨不足了,是继续写下去,还是蘸墨?你终于还是蘸墨了,导致这一行与前后几行很不协调。又说通篇几个竖,写得太过雷同,缺乏变化,应该参差一点。来访者对郭老的点评连连称赞。

2014年冬天,一个80后的小伙子让我领他去拜见郭老,并顺便看一下自己的书法作品。见面后郭老一点也不敷衍,认真地对其作品进行了批评。从间架结构,到布局谋篇,甚至连笔画都做了详细的指导。郭老说,你这个撇太尖了,不稳重;这个捺上挑了,显得浮;这个竖不应该带钩,不符合规范。许多地方侧锋用笔了,笔画不饱满。你要学会捻笔,手里一定要有这个动作,这样才能保持中锋运笔。你写字用的是狼毫,笔画太硬。你要学习用羊毫,尤其写行书草书,最好用长毫,吸墨多,写出字来富有变化。事后小伙子对郭老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内行,郭老常常给予批评和指导;对外行,郭老也常常讲讲书法。郭老说,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你可以不当书法家,但要学会欣赏书法。如果对书法一窍不通,生活便失去了好多情趣。许多人也因此成了书法爱好者。

郭老离我们远去了,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但郭老留下了大量著作和难计其数的书法作品,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研究。郭老去世当天,我曾撰一挽联,后悬于吊唁大厅的两侧,今录于此,作为本文的结束:“治文史,精书艺,半生坎坷,远播美誉扬华夏;存音容,励后人,一世精神,永留师德惠梁邹。”郭老精神永存。

郭老题《漏月轩铭》

版权说明 本文为原创作品,文中图片为王忠修先生提供,版权为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更换平台标识匿名转载。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发布平台

坚持正导向

传播正能量

选题交流 互动合作

投稿微信:lgm98851

QQ交流:311547315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沫若女儿郭庶英书法作品欣赏!
我见过的名人—郭绍虞
有什么让人啼笑皆非的书画作品吗?
郭谦三体书法“心想事成”等作品欣赏
郭生白先生《本能论》
《郭景兴先生印谱》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