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北往事:神秘的石桥子(上)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9期

鲁北往事:神秘的石桥子(上)

文/肖永明

博兴县店子镇大肖村后有座石桥,你见过吗?
当年的《修建石桥记》,族伯父锡祜收藏至今。现由荫鹏兄提供原稿,有幸拍到图片,让我大为惊喜。

此文是族祖父保平字子安公所撰文并书,其文其字,美不胜收。原稿高不足20cm、宽10cm左右,两页。蝇头小楷,俊秀挺拔,工整洒脱。其文字明快而又内容丰厚,有叙事有抒情。不但记叙建桥过程,还有老桥名不副实、新桥名副其实的感叹。可谓妙绝!

原文文言,无标点,繁体字,今整理,交由作者之曾孙肖滨校对。

根据史料记载,又与村里多位老人走访调研,现将这座石桥的故事,讲述给大家。请欣赏。
我所在的博兴县店子镇大肖村,后河上有一座通往北洼的古桥,这座桥随着河道的挖深和开宽也不断改建加长和延伸。
据史料记载,这座桥自古以来叫做“石桥子”,但却没有一块石头。真正名副其实的石桥,是1950年7月建成的石柱桥,它曾是共和国描绘在我的家乡土地上的一副崭新的图画,是父老乡亲为之骄傲的一个亮点。
当时,在我们远离大山的鲁北大平原上,以石为建筑材料,十分可贵,我村就有宽阔平坦坚固雄伟的石桥。说起这“石桥子”就连锅腰子二大爷都能挺直腰板,眉飞色舞。1965年又加宽了四个石墩。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有人预谋一场大火烧毁了木质桥梁,垮塌了,只剩下残存的桥墩和荒芜的古道。每次回到家乡,我总像悼念已故的老人那样,去看一看它,看见它就往事联翩。
记得小时候,每次走过这座桥,我们总是学着解放军叔叔的样子挺直腰杆雄赳赳气昂昂,正步跨过去。这座石桥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尽乐趣。人们干活收工走到这里,总是爱到桥下歇歇脚,乘乘凉,洗把脸,或是捧起清粼粼的河水喝一通。那股凉气一直凉到咯吱窝:啊,真痛快!人们侧面望着那高大雄伟的石柱,有人说像凌霄殿上的擎天柱,有人说像金銮殿上的盘龙玉柱,有人说很像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廊柱。二叔说:“能和人民大会堂比吗?大会堂前十二根廊柱,这桥一排才六根。”“我们的桥一共二十四根石柱呢。”“就是八十四根也比不上人民大会堂!”二叔是全国民兵英雄,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开过会,见多识广,不能和他犟嘴的。“反正咱的大桥是最雄伟。”话音有些败劲。
我们一帮小屁孩调皮得很,在河里嬉戏,抓鱼,摸螃蟹,捞贝壳。冬天滑冰,像《林海雪原》小分队滑雪那样威风。但桥下是不敢靠近的,三娃子就滑到石柱下的冰窟窿里去了,老八爷(乡音,去声,爷爷的意思)吓唬我们说,桥下有冤魂。啊?!我们听了头皮发炸。
有一年夏天河水涨满了槽,浩浩荡荡,水面接近了桥梁。我们这些农家野孩子水性强,能从此岸立水游到彼岸,一猛子能钻到那边。从桥面东边跳下去,再从桥西边钻出来。跳水可是技术活,九叔教我用手指堵住鼻子眼,不然跳下去会呛着肺的。过桥洞要小心,别让石柱碰着头。我试了一下:助跑,合眼,堵鼻子,屏气,跳,并腿,像根棍儿一样插到水中。然后转过身子摸着石柱过桥洞,不知怎的转了向,从水面钻出来时,头碰到了木质桥梁上。水面和桥梁之间只留下一拃的缝隙,喘口气都难。只听水面拍打着桥梁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我害怕了,赶快憋了一口气,登着桥柱,终于冲出了桥面。坐在岸上心里“砰砰”直跳:好险哪!如果冲不出桥洞我会憋死的。那可就真随冤魂去了。
英俊哥来了,他身着海魂背心和泳裤,从桥顶弹跳起来,翻转身子,像新雏燕凌空,蜻蜓点水,然后头朝下如针似箭插入水中,荡起一圈涟漪向外扩展。英俊哥是海军水手,这次是回家探亲,他太让人羡慕了。铁蛋儿决心要试试,按照英俊哥的指导,他跳起来,身子没翻转过来就接近了水面。他大叫一声:“哎呀,娘啊!”“扑通”一声跌入水中。游到河岸上大家都围上来,看他的肚皮都被水面拍红了。英俊哥说:“可不得了,能把肚皮拍破的,那肝货肠子流出来可就完了。”老八爷一拄锄头满脸怒气:“不要命了!可别到这里玩了,桥下有冤魂!”啊!又说冤魂,不是编造瞎话吓唬我们吧?我回家问奶奶,奶奶只说了五个字:“石柱和桥子”(耳音,我也不知哪五个字),再往下不说了。我从小就爱刨根问底,没问到心里,总像蒙上了一片疑云。
日月轮回,几十年弹指一挥。八十年代末,那年冬天,天冷的厉害。外面下了一场小雪,我正蜷缩在被窝里,忽听屋后有人大喊:“救火!”,接着听到有人跑。
我赶快起床,跟着人们跑到河岸,站在大堤上一看。桥被烧毁了,木质的桥梁和苇箔焦头烂额,黑乎乎地漂了满河,有的还冒着残烟,飘着迷雾。石柱失去了连梁七歪八扭躺在河里。人们站在河岸上无能为力地叹息着,像开大型追悼会一样为石桥默哀。
老八爷拄着拐杖颤颤微微来到河岸,看到石桥被毁的残像,失声痛哭:“这是谁做的孽呀?一定要把他查出来,严惩不待!”看着老八爷那悲伤的样子不亚于十年前儿媳暴病身亡时的痛苦。
老八爷是建石桥领导人中唯一还在世的。他对待这座桥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搀着他回到家,扶他躺在炕上。
他流着心酸的泪水,给我讲述了建桥的过程:当年在咱们这大平原上建个石桥容易吗?刚解放那会儿,新河开宽挖深,原来的木柱桥不适应了,老会长召集我们农救会的人商量要建新桥。以木为柱难以持久,垒砖也不能永固。这里的桥自古名曰“石桥”,但浚河三次,并无一石。这次是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咱们要把它建成名副其实的石桥。事情一公布村民积极相应。但说时容易做时难,平原上离山远,用牛拉车啥时能建成桥呢?于是组织了当地打磨的石匠,到济南采石料,通过水路运回来,历时三个多月。

【文物整理】

建修石桥记

此地,自昔名“石桥”历有年。所问之父老未闻此地有石桥,至今验之,并无一石。在其地,即浚河三次,亦未掘出一石。不知何以名“石桥”也。吁,异矣!前清光绪中叶,董士其新公字维周者,建修此桥,以木为柱。及民国初年,社长汉儒公字云轩者,重建此桥,亦以木为柱,后砌以砖,均未支一石也。迄今,公历一九五年庚寅夏五月,上级复浚新清河,挖深数尺,旧桥塌陷。于是,会长守全公等,念行路之艰难,慨往来之病涉,倡率群众,大兴义举。 以木柱之难以持久,垒砖之不能永固。乃命石工正楷等,赴济南,召集石匠,开山鑿石,以备材用。載麦而往,运石而还。购石灰,聚沙土,坚筑基础,以求巩固。叠石立其柱,洋灰弥其阙。巍巍峨峨,高大宽广。经始于五月中,竣工于七月初旬。修筑三阅月,用夫两千人,劳心尽力,而大功告成矣。于是,耕耘者歌功,行路者颂德,车马往来莫不周便。守全公等,创造石桥之功,讵不伟哉!而维周、云轩二公,不独专美于前矣。
噫!石桥之事,吾乃更有说焉。曩昔但有其虚名,而今竟有其实迹矣。岂非前有因,而后有果;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兆动于先,而事应于后;待其人而后行与然,事亦奇矣?巨功已成,閤乡父老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此奇功也,不可不记!”遂咸集而诣予以请。予故不辞浅陋,援笔而记之,以誌不朽云。
领袖:萧守全、萧守松、萧守山、萧其温、萧玉丰、萧保田、萧佐儒、萧汉明、萧锡纲、戴秀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历一九五〇年岁次庚寅七月中浣
子安氏萧保平记

老八爷还含泪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揭开了古桥名不副实的谜团。

作者:肖永明,山东博兴县人,退休中学语文教师,精通书法,爱好文学,通各种书体、文体。有多篇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在省市县级刊物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早的城市桥梁─绍兴八字桥
中国桥梁文化的缘起与传承
苏州的古桥
鱼沼飞梁[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前的古桥]
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鱼沼飞梁
温岭箫溪桥:独具一格的石梁石壁墩桥·台州晚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