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说博兴八景之五“柳桥夜月”

新说博兴八景之五“柳桥夜月”

作者:舒立臣
柳桥村牌坊
发源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乌河,流经桓台县,从麻大湖东南侧进入湖中。然后又从麻大湖东侧博兴县的院庄村曲折向东,经南河东村、柳王村、利见桥(现柳舒村、柳白村)、姜韩村、柳桥村一路向东,然后汇入小清河。
书法《柳桥夜月》(创作:刘洪庆)
乌河从姜韩村至柳桥村的河段,早年相距约4华里多。河段穿过南北的古代官道,连接官道的乌河上建有一木桥,名曰“柳桥”,又名“月夜桥”。这段河道和这座木桥,就是名列博兴八景的“柳桥夜月”。
一、柳桥
因元末明初的战乱,导致山东境内少见人烟。虽经明初的大迁徙,但直至明末博兴一带仍地广人稀。现在的姜韩村,当时只在乌河两岸散落着姜家庄子、韩家庄子、舒家屋子、白家屋子总共几十户人家。再向东4华里外,才是聚集着几十户人家的柳桥村。
乌河故道
在这两村之间约4华里多的地方,因乌河水长年奔流不息,土地肥沃,致两岸垂柳茂密,野草丛丛,野花遍布。那座横在乌河上的木桥完全被垂柳覆盖,4华里多的河道也被丛绿和垂柳所簇拥,形成了一条曲经通幽的天然绿色长廊。站在木桥上向西、向东望去,乌河就像一条摇头摆尾的银龙,在翠绿掩映中蜿蜒向东游去。由于座落于乌河之上的南北官道上的木桥被两岸垂柳覆盖,从桥面经过就像穿过一片满目葱茏、遮天蔽日的柳树林,故人们称这座桥为“柳桥”。临近“柳桥”东边,那个同样被柳树环绕的几十户人家的村庄,也以“柳桥”名村了。
柳桥旧址
二、月夜桥
相传很久以前,每到一年的除夕之夜,站在柳桥上向下观看,人们会看到桥下的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月亮。由于乌河水长年奔流不息,数九寒天的河面从不结冰,那轮圆月就在澄澈的水中随波跳动,显得那么活灵活现、那么神秘莫测、那么温馨怡人、那么勾人魂魄……不免让人思绪飞跃,浮想联翩。要知道,除夕夜正是月相的晦日,这时的夜空繁星点点,大地漆黑一片,水中的月亮是从何处映到桥下的呢?因为这一传说中的奇异景观,柳桥也随之声名远播,吸引得远朋近友、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在每年的除夕之夜,撇下家人,冒着寒风,踏着积雪,雅兴十足地前来一睹桥下月亮的芳容。久而久之,这座古老的木桥又被人们称之为“月夜桥”了。
夜月桥旧址
千百年来,无人能说得清“月夜桥”这一奇异景观的真伪,也无人去探究这一传说中近乎天方夜谭的根由,唯一看得见的是清晚期木桥改建为石桥;上世纪中期柏油公路205国道又取代了古老的黄土官道,“月夜桥”也被永远地覆盖在了车水马龙的大公路之下。这段美妙的传说不但成为千古之谜,也随着时世的变迁而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三、柳桥月色
“柳桥夜月”之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月夜桥”而闻名,这是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一种是柳桥东西两端河道内夜晚赏月,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一种说法。
清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记载:
“环桥者,柳也,故桥以柳名。白昼观之,水中流,两堤烟锁,殊堪玩赏。至月色空明,波光荡漾,水月相涵,如照乘之珠跳跃于琉璃宫中,故骚人韵士每来此泊舟夜游。”
从此段文字不难看出,明清时期,“柳桥夜月”就是在这段河道赏月。
摄影《鱼鹰捕鱼》(来源:拍客网)
直到20世纪初期,仍见这段河道两岸垂柳葱翠,河边香蒲丛生,岸上野草茂密,四周野花盛开。弯曲的河道似游龙摇头摆尾,河面激起层层浪花,一路欢快地向东奔去。河中不时有渔船或货船驶过,桥面上行人往来,桥下不时传来行船汉子们那粗狂的笑声和俚曲小调,桥上桥下戏语互答,河边的苇蒲中时而惊起几只野鸭或水鸟鸣叫着向远处飞去。那撑着溜子(小木船)驱赶鱼鹰(鸬鹚)拿鱼的渔家汉子,不时用竹篙将口叼大鱼的鱼鹰挑到溜子上,把它叼在嘴里的大鱼夺下扔进船仓,然后奖励它几条能通过系在脖子上的卡子咽得下的小鱼,而后让它站在船帮小憩一会儿,再用竹篙驱赶下水,在桥上路人问答和好奇目光中渐渐远去。
柳桥人工湖
柳桥月色,一年四季都可观赏。
春天的月夜,河道两岸垂柳吐绿,阿娜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河道两侧苇蒲争翠,岸旁野草泛绿,野花盛开。一轮圆月悬挂高空,河面银波微荡,船下那碧绿的河水中,一轮圆月随着船身激起的水波上下跳跃,四周蛙鸣阵阵,一派盎然生机。此时邀三、五好友荡舟河中,把盏小酌,那份雅趣,那份悠然,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夏日炎炎的月夜,当烧烤一天的骄阳隐入西山后,那轮圆月早已悄悄地爬上东边树梢儿。河面上凉风习习,舟楫穿梭,两岸垂柳葱茏,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此时邀友泊舟柳下对酌,谈天说月,话神啦鬼,海阔天空,随心所欲,顿觉酒不醉人人自醉,大有飘飘欲仙之美感。
金风送爽的秋夜,两岸垂柳摇动,岸边芳草萋萋,四周秋虫合鸣。此时荡舟河上,明月高悬,蒲苇摇风,把酒问天,更有一番情趣。
雪花飞舞的冬夜,大地冰封,北风呼啸,万物萧索。河道内流水淙淙,水花飞溅,雾气蒙蒙。月光下舟来船往,搅动水中一轮圆月,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
柳桥村北石塔
其实,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河中赏月。
金秋时节,两岸垂柳将河道妆扮成天然的绿色长廊。夜幕降临,碧空如洗,皓月当空,透过斑斑树影,撒落河面缕缕银辉。船体激起的层层涟漪,不但撞不碎钻入水中的圆月,反而使她随微波上下欢跳。水面上雾气漫漫,云蒸霞蔚,凉风拂过,送来秋虫合鸣。此时早有一艘艘小船停泊柳下,船内放置小桌,桌上美酒、佳肴、水果、月饼业已摆下,人们或聚三、五好友,或举家老少围坐桌旁,放眼满目柳丝袅娜依依,船旁蒲苇簇拥,面对斑驳银辉,朦胧月色,抬头望空中有月,低头看水中有天,遥想那嫦娥树下纺织、吴刚伐桂、玉兔守职……让人恍如仙境。
那种飘飘然不知所以然的忘我,那种如痴如醉的朦胧,不免让人对月当歌,把盏畅饮……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意境。
书法《明陈文伟诗》(创作:刘洪庆)
由于“柳桥夜月”的独特景色,不但引来八方游客玩赏,也让她挤身博兴“八景”之列。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博兴知县陈文伟赋诗赞曰:
疏星万点照群鸥,
细草新蒲小径幽。
翠柳两行依旧岸,
绿波一道界中流。
光寒玉露消残暑,
影动金风弄早秋。
莫与嫦娥斗织巧,
恐教移向广寒楼。 
国画《柳桥月夜》(创作:黄波)
(感谢刘洪庆先生惠赐书法精品,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滨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黄波先生惠赐国画精品,韩帅女士、刘树明先生拍摄唯美图片)

作者:舒立臣,山东博兴利见桥人。退休干部,大本学历,正高级职称。中国民协会员,省民协理事,原市民协副主席。先后在全国性、省、市专业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戏剧、小品、曲艺、评论等15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作品集、故事集4本,主编专著、故事集3部(本)。获国家级、省、市政府部门、专业团体一、二、三等奖近三十次。
精彩回顾
新说博兴八景之一“蒲姑春草”
新说博兴八景之二“南湖鱼棹”
新说博兴八景之三“湾水霞明”
新说博兴八景之四“通济酒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角村,荷兰的童话世界:不仅景美,人也朴实
揭秘!狮子林大街竟然是……
【龙江作协】赵庆海︱罕达罕河上那些桥
山河春色 | 千年廊桥的秘密
七星关区设置志贺
和村八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