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邹平原觅范公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从青龙山北麓到黄河南岸,这大片黑土地被当地人称作梁邹平原。这里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翻开邹平县志,历史名人,如晴夜星斗,熠熠生辉。战国时隐居於陵的齐国处士陈仲子,西汉文帝年间口授《尚书》的伏生,隋末首举义旗的王薄,晚唐撰有20卷《酉阳杂俎》的段成式,北宋贤相范仲淹,清代文人张实居,民国时期探索中国乡村建设的梁漱溟,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李广田……他们的业绩都已载入史册。

其中,有个历史名人,如奔腾不息的大河,穿越千年,仍在滋养这片神奇土地,其精神仍在激励华夏儿女。他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上可谓家喻户晓,他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名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

那么,范仲淹是如何跟梁邹这片土地结缘的呢?

据南宋思想家朱熹撰文记载: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之母谢氏为山东博山人,丧夫后,孤儿寡母,在苏州无依无靠,返回娘家,再嫁长山河南村朱氏。范仲淹在梁邹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近20年时光。范公故里名副其实。

如果你是一位外地游客,沿济青高速北路驱车而来,若在路旁发现醒目招牌:“范公故里,山水邹平”,那就下车驻足游览吧。即便向一个小学生问及当地名胜,他也会如数家珍:长山有范公祠,青阳有醴泉寺,黛溪湖畔有范公像……假如你在邹平小住,无论是进大酒店还是小庭院,只要想小酌两杯,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拿出家乡特产来招待你,待醋溜山药、香椿鸡蛋等特色小吃端上桌,主人才拿出珍藏多年的“范公酒篓”,你大概就要口舌生津了。来吧,抿一小口,咂摸咂摸,真是味道甘醇,口留余香啊,这真是“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家里正好有个上学回家的中学生,口中念念有词,在吟诵着老师要检查背诵的诗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后生背诵的正是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里的精彩片段。

范仲淹,这个胸怀博大,抱负高远的历史伟人,究竟给邹平这片土地和后人留下了什么,后人是如何纪念这位宋代先哲的呢?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梁邹大地上寻觅、寻觅……

长山范公祠

范公祠地处邹平县长山镇孝妇河畔的河南村,是为纪念少年在此生活的范仲淹而修建的祠堂。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堂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期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如今的范公祠,距今也已160余年了。

因范仲淹在多地为官,为纪念这位先哲,各地范公祠不少。与其他范公祠相比,这座北方建筑可谓别具一格。范公祠门前广场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正反檐下都书“先忧后乐”四个大字。牌坊与公路有三道拱形石桥相连。祠堂门前有“宋槐”一株,相传为当时韩知县所栽。老树苍劲,枝繁叶茂。树干中空,似老母敞怀;中有新干,如子在怀。该树母子相依,人称“怀中抱子”。走近门楼,最引人注目的是门两边的长联,上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下联为:“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这副对联既是对范仲淹业绩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当地志士的激励鞭策,可谓言简意赅。

踏进第一院落,迎面一青砖影壁,上刻翠竹图案,彰显先生的高风亮节;影壁左右不远处各一重檐亭台遥相呼应。东为“忧乐亭”,楹联为“忧乐亭中坐怀古,孝水桥畔卧吹笙”;西为“烟雨亭”,楹联是“绕亭淡烟笼盖柏,卷帘幽雨解催诗”。品味楹联,诗情画意,耐人寻味。两亭与碑廊相连,碑廊中刻古今名人诗词于其上,书法样式或严谨或豪放,各有特色。第二进院落为祠堂主体部分,正殿檐下为赵朴初先生撰写的匾额“范文正公祠”,殿内有范仲淹塑像,壁画描绘的是范仲淹醴泉寺刻苦读书、礼参亭再别乡人等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韩知县在范仲淹去世13周年修建祠堂来纪念他;无独有偶,臧克家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创作了诗歌《有的人》来纪念鲁迅。为何都是在13年之际,是历史的巧合吗?我没有考究。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何尝不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呢?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范仲淹、鲁迅,还有其他仁人志士,只要是在思想和行动上为人民做牛马的,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任何思想的生成,都需要特定环境。范仲淹在梁邹近二十年的青少年生活,到底给他带来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史书记载: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其父范墉时任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仲淹的母亲当时可能是随军家属。在范仲淹百日时随家人去苏州老家。可就在范仲淹不满两岁时, 父亲范墉撒手人寰(公元990年)。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娇儿,改嫁到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长山镇范公村)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改从朱姓,取名朱说(yuè),在朱家长大成人。

朱家日子过得虽较殷实,但在封建宗族制影响下,随母改嫁,寄人篱下的范仲淹幼小心灵还是遭受了一定冲击,生活中免不了一些磕碰,心里时常布满阴影。但反过来说,长山地处齐鲁之邦,这里祖祖辈辈受圣人思想教化,儒家文化氛围浓郁,范仲淹耳闻目睹,“仁义礼智信”的种子还是在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了。范仲淹自幼养成的隐忍、倔强、执着、不屈渐渐转化成积极进取,发愤图强,实现人生理想的正能量。他日夜渴望一个安静读书环境,来实现他人生价值。可这样的地方哪里去寻找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写到这里,我不妨补上几句:查阅历史,古今有多少名人,年少失孤,童年不幸。史书中记载的名人举不胜举:唐代韩愈三岁丧父,由大哥韩会抚养成人;宋代欧阳修三岁丧父,孤儿寡母投靠其叔父,由叔父抚养长大;民国大才子胡适也是三岁丧父,由其寡母一人抚养;鲁迅十三岁时父亲病故;高尔基四岁丧父……但家庭的不幸并没有影响他们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这说明了什么呢?

还是引用孟子的话作答吧:“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正应了一句俗语: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青阳醴泉寺

醴泉寺这个名字,最早是从先父口中得知的,如今他已去世10个年头了。他说过解放前曾在青阳上过“完小”,经常跟当地同学到醴泉寺玩耍。寺里有石碑、佛像、大钟,还有“划粥充饥”的传说……

我老家明集镇与青阳镇毗邻,一水之隔。老一辈人曾徒步跨过浒山闸到青阳镇赶集。我站在村南田野,向南眺望,目力所及就是一道连绵的黛色山脉,那就是老人们常说的“九节青龙山”,醴泉寺在我小小的脑海里就像一团迷雾,漂浮在苍茫的山峦之中……

真正走进醴泉寺,是五六年前的事。当时,民进滨州教育支部赴邹平“金桥汽贸”组织一个“走进邹平,体验梁邹文化,弘扬范公精神”活动。我是主要策划者之一。期间,邀请了全国著名研究范仲淹专家、时任邹平政协副主席的曲延庆先生为我们讲述邹平文化与范公精神的传承。会后,我们驱车到青阳镇醴泉寺参观。

醴泉寺并非为纪念范仲淹所建,它的建设年代更为久远。据史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后坍塌。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范仲淹划粥充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听父亲讲,范仲淹从小读书很刻苦,为了励志,他希望找个清净地方读书,当时,继父朱文瀚与醴泉寺方丈是好友,就介绍儿子到醴泉寺寄宿读书。那时,僧侣生活也很清苦,他们认为,方丈从大家伙食中挤出食物照顾范仲淹,影响他们生活,于是这些沙弥们就处处刁难范仲淹。范仲淹忍辱负重,以德报怨,常常帮寺院干些体力活,来感化那些对他有看法的人们。为了寻找清净,他在寺庙附近找了个山洞,每天躲在里面读书。他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吃完继续读书。他在山洞读书入迷,碗里的粥常被老鼠叼走。有一天,范仲淹发现大胆鼠贼又来偷食,就悄悄跟在后面,看看贼窝到底在哪?只见这“蟊贼”叼着粥走走停停,似在跟他捉迷藏。范仲淹又好气又好笑,就不紧不慢跟在后面观瞧。只见老鼠在一棵荆树旁停下来,快速钻进树东一个小洞里。范仲淹找来木棍,打算直捣“黄龙府”,活捉老妖鼠。就在他翻开碎石,准备下手时,眼前一幕让他睁大了眼睛。一个脏兮兮的青花瓷坛子在洞里立着呢。范仲淹抑制住心跳,小心将很沉的坛子取出,打开坛盖,向里观看。只见一道金光迸射出来,原来里面装满了金子。范仲淹乐了,但转念一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财物,怎能化为己有呢。于是,他又原封不动把坛子封好,放在洞里,再用石头把洞门堵好。这只老鼠,似乎专为逗引范仲淹,又跑到荆树西边的洞里去了。范仲淹料想,这个洞里一定也有故事。果不其然,在这里也同样发现了一坛银子。范仲淹看完后照样原封不动把坛子放回原处。等他将这些洞堵好,就向老鼠逃走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回山洞读书去了。

这样过了快三年,醴泉寺的藏书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泄露了范仲淹家世的秘密。他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待将来功成名就,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简单行李,不顾朱家和母亲阻拦,毅然辞别母亲,外地求学去了。

之后几年,范仲淹发奋苦读,考取了功名。中年做官后,辗转全国许多地方做官,皆有所成就。他公正廉洁,刚直不阿,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历代史书详尽记载了范仲淹宦海中三起三落的故事,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有件传说还与醴泉寺有关,稍后再提。

史书记载: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皇帝召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

范仲淹爱兵如子,作为边关军政要员,关心士兵疾苦,深受将士爱戴。

在一个深秋的某天傍晚,范仲淹视察完前线部队,看到了思念家乡但又忙于战事的官兵,心情异常沉重。回到军营,展纸提笔,把心中的块垒化作了诗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相传就在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的时候,醴泉寺的方丈打点起行囊上路了。之前在老方丈弥留之际,这位年轻方丈曾到老方丈榻前接受教诲,老方丈再三叮嘱,说如今寺院破败,官府拿不出银两修缮;民生凋敝,化缘也难解近渴。如今范仲淹当了大官,他少年在此读书,我们有恩于他,理应回报,你去陕西求他,或许能救寺庙之急。

方丈几经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来到陕西范的住所,说明来意。范仲淹热情款待,但只字不提款项之事。方丈见范无赞助之心,只好告辞。范仲淹取茶叶一包相赠,说日后心烦时可品品此茶。

方丈返回寺院,越想越气,就把“龙图老子”所送茶叶扔到天棚上,到老方丈坟头大哭一场,诉说范仲淹忘恩负义之过。

过了几月,寺庙有友来访,无茶招待,方丈想起扔在天棚上的茶叶。命人取下,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有张纸条赫然入目。上书:

“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自己家中有,何必远求人。一半修庙宇,一半赠斋人。”

方丈玩味再三,恍然大悟。派人在荆树旁寻找,得两坛金银,自此醴泉寺香客接踵,香火弥旺。

有一乡间秀才听说后感叹道:范仲淹,穷且益坚,不慕荣利,高人也!

礼参的来历

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时年54岁)、富弼、韩琦等名臣为相,决定对吏治进行整顿。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旗帜鲜明地提出整顿冗官,任用贤能的主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们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宋仁宗也迫于压力废止了新政,范仲淹于是遭贬外放。

庆历六年正月,范仲淹知邓州。早他两年,同榜进士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两年来颇有政绩,托人请同窗范仲淹“作文以记之”,并捎带洞庭湖绘图一张让范仲淹欣赏。范仲淹展图审视,眼前水波浩渺,耳畔渔歌互答。这真是“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啊!他感慨之余,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皇祐三年(1051年)春,63岁的范仲淹被调任青州太守,长山县父老乡亲得知消息,在太守赴任途中的长山县夹道相迎。范仲淹经过养育过他的地方,在礼参参拜了故乡的父老乡亲,并留诗一首《寄乡人》,其诗曰: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
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我查看范仲淹年谱,里面确实有在青州到任之际参拜故乡父老乡亲的记载,但这首《寄乡人》的小诗是不是范仲淹所写,我却不敢肯定。范仲淹文采,不在唐宋八大家之下,留下的经典诗文,色彩之丰富,形象之生动,用词之精妙,意境之深远,后人难以超越。这首小诗,叙述单一,意向直白,并非上乘之作,很难与范仲淹的文采相符。我认为,可能是当时的地方才子假托范公的伪作。在此,再举范仲淹另一首词为例,两者相比,就可看出水平之高下了。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

范仲淹在礼参参拜完父老乡亲后,即到青州赴任。据史料记载,是年青州闹饥荒,范仲淹赴任后即投入赈济灾民的活动中。他允许百姓以钱充粮,免受人们长途贩运之苦。但因年老体衰,重病难支,上任一年便祈奏皇帝知颍州。上允,途径徐州,一病不起,五月卒于徐州,享年65岁。呜呼!生于徐州,卒于徐州,起点即是终点,时耶?!命耶?!

纵观范仲淹一生,其道德文章、胸怀抱负,都堪称中华典范。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五位封建帝王时颇有微词。但他对中国历史上两位名人是称赞有加的,那就是范仲淹和曾国藩。这两位封建社会的重臣,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真是中华民族少有的骄傲。

不是尾声的尾声

近日,老同学邀我到邹平县城游玩,我跟同学站在范公像前合影留念。身后范公神态安详,拈须微笑;身边游人如织,喧闹声声;脚下黛溪湖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如诗如画。

下午回家看望老母亲。这些年她独自在老家,为我们守着老院子。

回家后,母亲早已把几样小菜端上桌,并拿出了瓶范公酒。她知道儿子平时有喝两盅的习惯。我们边吃边聊。说起村里的事,母亲如话家常:“庄里的土地今年大部分都流转出去了。那些种粮大户一人能承包好几百亩地!机耕机收,根本用不着人力。老百姓把自家的土地转出去,一亩地挣千把块,比原先承包给个人价格上翻了一倍还多。他们腾出时间到镇上打工挣钱,一月挣好几千呐。村里很多人买了小汽车。厕所也改造了,免费给换上抽水马桶。你说,乡下人的日子是不是快赶上城里啦。”面对母亲的满足的表情,我连连点头默许。当我问及农村养老补助时,母亲更高兴了:“像我这七十岁以上的,一月能拿100块钱,八十岁以上的还多哩。每月发着养老钱,看病还报销,这种日子原先连想都不敢想啊!”

是啊,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的邹平,已走上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老百姓从中已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们怎么能不知足呢。爱民如子的范仲淹若地下有知,看到梁邹平原上“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面貌,也会忍不住赞叹的吧。

我端起酒杯,仔细品着范公美酒,思绪万千……

作者:田德银,山东邹平人,滨州市作协理事,滨州市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现任滨州实验学校工会副主席,中学高级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邹平醴泉寺(图)
【纪游】瞻谒邹平范公祠
名相范仲淹“第二故乡”是邹平
山东一个77万人口大县:由3个县合并而来,范仲淹在此长大
范仲淹及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祖地
咏范仲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