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怀念到永远

腊月二十五,是我刻骨铭心的日子。十七年前的今天,母亲再也“不管我”了……

母亲遗像(摄于1998年前后)

三次泪流尽磨难

母亲,离世时81岁,寿命较之父亲长于30年,也是其姐弟中寿命最长的。然而,老人在漫漫岁月中,却饱受了无数的磨难与无尽的痛苦。

母亲先后经历了失去5位亲生骨肉非正常离世的巨大痛苦。我家在济南时,大姐、二姐分别在5岁和1周岁时因病没有及时治疗夭折;全家从省城回老家后不久,我的三姐随婶母又回到了济南,但不幸在年仅33岁时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我的三哥,在“三年困难时期”则被活活饿死,当时仅有5岁。尤其是刚进入中年的父亲在“文革”中被残酷迫害致死,这对母亲的打击最大,母亲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全家人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

在我的印象中,饱经风霜的母亲内心强大,但也曾有过三次落泪。

第一次,是在父亲离去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天晚上,在生产队劳动了一天的母亲,突然抱着只有六岁的我低吟啜泣。泪水无声地划过母亲的脸庞,一滴一滴地掉落在我的脸上——显然是思念父亲和生活辛酸双重原因所致。

第二次,是小姨去世的时候。记得当时早晨来报丧的人刚走,我正要去上学,目睹年过半百的母亲满脸哀容,禁不住留下了悲伤的泪水。

第三次,是1975年我生病的时候。当时中秋节快到了,母亲用积攒下来的八毛钱给我买了个月饼,本想我会高兴地从炕上爬起来就吃,但孰料我却轻轻地摇头。慌张与焦虑的母亲,眼泪随即涌了出来。她自然是猜测我病情加重了,否则怎么连平时难以到手的食物都不想吃了呢?!

有两件事,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愧疚不已。刚才谈到我生病的时候,由于天冷,自己不愿意出去上茅房,年迈的母亲就给我端屎端尿。但母亲用东借西凑的钱买来的中药,我却因为嫌苦偷偷地倒掉而告知老人已经喝过了。还有一次,我过年去姨家时,小姨给我一元压岁钱,回来后就给了母亲。可后来我要买东西时,母亲则没有钱给我,不懂事的我就跟在她背后哭闹要自己那一元钱,结果遭到她无奈的一顿抽打。有人劝母亲,你就把钱给孩子吧。她说,我哪里有啊?!事后回到家,母亲又轻轻地撩起我的衣服,看看是否把我打重了?      

妇女队长二十载

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而言,母亲算是见过世面、有主见和明白事理的人。特别是她待人的坦诚公道、做事的勤奋耐劳,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末,我们家从济南迁回老家博兴曹王庄后不久,母亲即被推选为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一直到80年代初期,担任此职长达20余年,即便“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父亲问题的影响。

作为生产队的负责人,母亲总是严以律己,以身作则。60年代末70年代初,农村的劳动强度很大,往往天不亮就要爬起来,干到吃早饭,早饭后开工一直干到中午,午饭后又一直干到天黑,赶上农忙时晚饭后还要接着干。有一次,已经连续一天没有歇息的母亲,晚上又与队里的男劳力们参加“打麦场”。我因为天黑一个人不敢回家,大约9:00左右,母亲把我送回家。我就在不远处脱粒机隆隆的声音和邻居家的狗叫中慢慢入睡。结果,第二天早晨醒来后发现,母亲还没有回家……

又脏、又暴、又呛、又累的“打麦场”情景,母亲每逢麦收都要参加

母亲历来顾全大局,不在乎个人的得失。记得那时候生产队里分地瓜,经常有人为了地瓜的大小说三道四、吵吵闹闹,而母亲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与微词,一直认为分到什么就是什么,甚至有时会主动把自己分到的大地瓜与别人的小地瓜交换,以使这些人心理上得到平衡。有一天,我放学后去队里找母亲,发现整个场院里还仅有她一个人在掰玉米皮,就问其原因。她解释说,下午干活的几个妇女,有的因为喂孩子,有的因为别的事,都提前走了,她就负责把剩下的活干完吧,否则会影响队里明天的工作进度。

小时候钟爱的小人书《黄继光》

我的老家位于小清河以南区域,属于土质肥沃的平原地带,在70年代粮食产量还算是比较高的,但在“大锅饭”体制下,母亲和大哥、二哥辛辛苦苦地劳动一年,家里却分不到几个钱。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大哥带我去索镇(桓台县城)看病,顺便到新华书店闲逛时,我抓住书店的门不肯走,硬是强求大哥花了1角7分钱(当时也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给我买了一本《黄继光》的小人书。我本以为回到家后会遭到母亲的责骂,但不料她却平静地告诉我:对你学习有好处的东西,买就买吧。

真诚善良又宽容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时间和精力天天就是放在生产队的事上,很少考虑我的吃穿,当然更谈不上具体引导我“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怎样做”,但母亲是以朴实的思想、平凡的行动熏陶着我,以高尚的人格和甘愿奉献的精神教育了我。

70年代末,在外工作的表哥曾经托母亲购买小麦。母亲跑了几个集市,终于买到了质量高、价位合适的麦子。但是,回到家里,她发现精心挑选的麦子还不如自己家里存放的麦子颗粒饱满,于是当即决定,把家里的麦子给表哥,而把已购买但不太满意的麦子留给自己。几天后,她让大哥用地排车把麦子送到了在桓台的表哥家里。还有一次,母亲到村北头自来水井洗衣服,临走时,发现不知谁把一件比较新的上衣丢在了井边,她就拿着衣服四处打问,过了十多天,终于找到了失主,失主连声感叹多亏遇到了热心肠的好奶奶。

小时候,我有时与小伙伴闹别扭吃了亏,就渴望能够在母亲面前倾诉委屈与不快,但母亲从来没有“迎合”过我的情绪,更没有“袒护”我。她的观点历来都是:你好好的人,别人怎么会和你过不去呢?你肯定有自己的不对!甚至有一次,有同学不小心一拳把我打得休克,老师和村里的人紧急把我送往公社医院救治。事后,这位同学的父亲到家里对母亲连声致歉,母亲反倒宽慰起那位家长来。

母亲一生最大的“牺牲”与“奉献”,当属将自己唯一的女儿送给了婶母。我们家从济南迁回老家后不久,婶母又提出回济南生活并提出要带个孩子走。父亲当时表示由母亲决定。母亲最终以宽阔的胸怀和无私的大爱,忍痛将自己养育了12年的骨肉让婶母领走了!21年后,姐姐突患重病,年高体弱的母亲急忙赴济南照料。后来,母亲曾谈起姐姐临终前,两双泪眼相视、无奈诀别的凄楚场面。姐姐去世后,单位里征求母亲在待遇方面的意见,母亲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老人应享受的一切,都由孩子她妈(即我婶母)享受吧!”

农村和蔼可亲的老人与邻里街坊拉家常,母亲当年就是这样与人和睦相处的

临终渴望离去日

80年代末,我成家后,就不间断地接母亲到滨州生活。这一时期,母亲虽谈不上享福,但她的心情还是非常舒畅的。可是,1998年下半年,我在北京攻读硕士期间,母亲不幸被确诊患了肺癌。虽然“窗户纸”没有戳破,但母亲自己心里有数。此时,她让大哥陪同专门到济南探望了婶母,甚至自己还去了相关亲友家“告别”。

母亲与我们三口人合影(摄于1996年12月)

按照医生的建议,母亲当时主要靠药物控制病情,但什么药物也难以抵挡病魔的无情肆虐啊!每过一段时间,我和爱人就陪着她去医院抽取积液,以减少痛苦。到后来,面对来看望的亲友,她的话语少了,声音沙哑了,笑容惨淡了。她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就要求回老家。临走前,我爱人给母亲最后一次梳了头发,最后一次洗了澡。

母亲生前最后留影(左一三表姐,左二表嫂,左四大表姐,摄于2000年7月)

贾平凹说过,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生下血肉的儿女,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女的回报!然而,我的母亲一生任劳任怨,最大限度的奉献,不但不想半点回报,甚至连走后也不愿给儿女们添麻烦。去世前,母亲谈起本村有位老人是前几年腊月二十七日去世的,就非常“羡慕”。 二十九日办完丧事,当天就做“五七”和“百伤”祭奠,一是省时、省力、省钱,二则不耽误过年。因此,就“渴望”自己春节前离去。没想到,老天果真满足了母亲的最后一个心愿,离过大年还仅有五天的时候,早上八点三十五分,老人平静、安详地走了……

那年的腊月二十四下午,我刚从老家返回滨州,突然隐隐约约地感到必须马上再回去看望病重的母亲。晚上6:00左右见到母亲后,我跪在她的床前轻轻地问到:妈,你认过我来了吗?她慢慢地睁开眼睛,用柔弱的声音回答:“认过来了!”此后,老人就一直处于“熟睡”状态。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成了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母子能够最终相见一面,也成为我一生中最感欣慰、没有留下终身遗憾的事情。

“过马路小心点”这是生我、养我,与我相伴了36年的母亲,生前对我嘱咐最多的一句话。每逢我离开家门时,她总是习惯性送上这句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曾简单地认为这句话好笑,曾浅薄地认为这句话没有意义,甚至曾不知好歹地腻烦这句话。然而,那是人间有母亲的儿子,才能享受到的厚重待遇啊。母亲没了,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有人给你“道一声”所谓的让你认为好笑、让你认为没有意义、甚至让你腻烦的话了……

母亲的一生,用坚强、用真诚、用爱心谱写了一曲人生壮歌。于我看来,母亲的一生是一部曲折离奇、内容丰富的鸿篇巨著,足够我一辈子阅读,一辈子学习,一辈子受用。

母亲,我永远怀念的母亲,愿您在天堂永远安好!

作者:曹高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学院院长,出版专著与全国规划教材3部,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与艺术》【世界感恩节】犁米:父亲的眼光穿透了我的心脏
山东菏泽 / 张慧峰 【散文】/《麦收纪事》
【江苏】陈文 | 怀念母亲
侯进元:河湟人家
宁夏作家‖【情归何处】◆任景林
一缕麦香情满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