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生和老爸喝顿酒

窗外淫雨霏霏,室内昏天黑地。忽然间,想起老爸每当此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下雨天,喝酒天”,心中不禁一颤。

记得小时候,每到下雨天,父亲就会约上村中三五好友或打牌或下棋。他们经常说的话就是,咱们农民不比人家吃皇粮的,有个休息日。老天下雨就是给咱们放假,机会难得,好好玩玩。无论是中午还是下午,无论在村中谁家,男人们打牌的同时,这家女主人就会精心准备着男人们的下酒菜。

那时,准备饭菜没有现在这么多讲究。无论多尊贵的客人到来,都在家里吃。从自家菜地里摘几个茄子,弄几根黄瓜,拔几棵大葱,割一把韭菜,掏几个鸡蛋,一洗,一切,一炒,一拌,再弄点自家腌制的豆瓣酱、甜面酱、萝卜等咸菜,一桌丰盛可口的下酒菜就备齐了。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弄只烧鸡,买几包脆皮花生,这就算很上档次的喝酒菜了。

倘若谁家种了新鲜菜拟或是存了点知了猴、小麻雀什么的,就会大声大气的喊在场的小辈打着他的旗号去家拿。倘若小辈因下雨路滑有为难情绪,他指定会嘟噜一句:“养的什么玩意,这么懒,都指使不动。”把牌一扔准备自己回家取。到那时在场的小辈不禁活不少干,还要挨顿训。因而,只要家长许可认同,在场的小辈就会带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绝顶风冒雨去完成任务。等到小辈把东西拿来,他指定会对这家主人说,把这个给谁谁留着,犒劳一下小家伙。

等到菜肴备齐,女主人一句别打啦。男人们就如士兵听到冲锋号一样,立即奔赴下一个战场,绝不会流连于牌桌之上。打牌对于他们来讲只是喝酒的前奏,是烘托酒桌氛围的由头。

现在想来也怪,他们从牌桌奔到酒桌,绝没有违和感。就如训练有素的部队开赴战场那样,谁该干什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分工明确,忙而不乱。上了酒桌谁该坐哪儿就好像在牌桌上已经商定好了一样。绝不会如我们现在在酒场上一样,谁坐那儿东家要考虑好了,入座的时候坐在尊位上的人还要客气一下,推让一番。而他们无需主人安排,坐尊位的泰然自若,坐下位的心甘情愿,而且坐在下位的始终能保持对尊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尊敬,没有半点的虚假。也立马没有了打牌时的那种不分长幼,无论尊卑的模样。倘若没有小一辈的在场,或小一辈的还不足以承担起伺候酒席的重任,坐在下位的就会主动承担起这份重担。不禁要把酒喝好,还要把一桌人伺候好,沏茶倒水斟酒样样不落,就如部队上的勤务员一样利落有眼力劲,虽然忙如陀螺,但乐此不彼。

有时想,他们或是仅仅为了乐呵,或是为了打发雨天无聊的时光,又或是趁雨天加深一下邻里之间的爷们感情。他们喝酒不仅对菜品没有特别要求,即使对酒也没有特别的奢望。他们无论是喝串乡小贩卖的散酒,还是高贵点的老白干、尖庄等瓶装酒,都能喝出“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气和“酒酣胸胆尚张开,鬓微霜,又何妨”的霸气来。那时我就认为,大人们是不是只要喝点有辣味的水,就能谈天说地,就能东倒西歪。他们怎么不喝辣椒水呢?

他们对喝酒用具更没要求。讲究的弄个酒壶烫烫酒,拿几个小酒盅,有的直接把茶水一泼用它喝酒,还有的用茶缸喝。但他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杯子喝酒,决不贪杯齐头并进。

虽然烟酒不分家,但那时无论在谁家喝酒,主人一般是不准备烟的。他们都是用子女用过的作业本撕成一张张的小长方形,拿出准备好的旱烟叶自己边捻边抽。他们很少有拿烟斗抽烟的了。偶尔有谁拿出一盒香烟,想让大家尝尝鲜,他们会说这烟没劲。如今想来,说没劲应是个半真半假的话。那时抽烟卷不仅是经济富裕的标志,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或许他们心里真正想的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甫一落座,酒杯倒满,没有祝酒词,不用开场白,也不用主副陪。主人端起酒杯略一示意,就都心领神会,一仰脖就干,有时喝完了还要把杯子倒过来检验一下,据说是滴酒罚三杯。没人说喝不了等赘语瞎话。倘若哪一个说了,肯定会被其他人一顿数落,还不得不把酒喝了。这样的事做多了就会落下一个不实在的名声。再有下雨天或许就没机会上场了。

等待续杯的时刻,主人会说没什么好酒好菜,但酒管饱菜管够。有人会很知趣的说些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只要感情铁凉水温成热,这就很好了等等客气话,算是对主人的首肯和感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脸红心热之时,他们就会打开话匣子。从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国家大事,所见所闻,神奇古怪,再到庄稼长势,市场价格,子女未来等包罗万象,无所不谈,无所不议。但他们唯独不谈家长里短。若是谁想谈,肯定会被叫做娘们儿嘴。这样的称呼几乎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否定,而且也是为女人所不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时有人就会说出家里难以处理的矛盾问题,立即成为全桌唯一的话题。一桌人在宽慰他的同时,会设身处地的为他出主意想办法,而且会安排合适的人去帮着处理。若矛盾比较复杂,一时商量不出个对策来,主人或者坐在尊位者,就会说先喝酒这事明天再想办法,放心没有过不去的坎。说归说,再喝酒就感觉索然无味了。这种情况下酒席就散得快。

在一桌人都很高兴时,主人就会自告奋勇与在场的人都分别喝一杯,专业术语叫“打一圈”。然后在座的人会按照长幼尊卑开始逐一打圈,挨个敬酒。倘若仍不尽兴,他们就会玩一些猜火柴棍、抽扑克牌、划哑拳等游戏来助酒兴。有时高兴了就会口出脏话,不过会很歉意地赶紧捂住嘴,生怕被女主人听见。这样一来喝酒的时间就大大拉长。家里人不放心就会三番五次安排小孩来叫回家,有的女主人还会亲自出面来叫,并说自己的男人喝酒没数,见酒没命等等,作为对主家打扰的歉意。倘若有一个禁不住先离开,就相当于为在场的人下了个撤退令。紧接着一个个就会逐次离开,并一个个向主人许诺下一次到他家去云云。主家会一再挽留,而后再一拨拨送到巷子口。

现在想来,那些早点离开的,反而是平时关系不是那么铁的,后来才走的,只要不是喝多了,反而是关系比较铁的。虽然大家同在一个村,由于农忙的原因真正有时间心无旁骛的坐下来聊聊天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平时的交往无非是在耕作农具上相互借着用用,谁家有个红白大事,相互帮帮忙。因而越是关系比较铁的越留恋和珍惜这样的时光。

当时记得,老爸在酒桌上倾听的时候多,真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时候比较少。有一次喝完酒他说,你们的叔叔伯伯们人都很好很实在。听听他们的看法和意见,对我来讲也是长见识。毕竟我的文化水平低,有些事儿想的不那么透彻那么明白。我最喜欢有文化的人了,长大了你要好好读书,无论多难多苦你都不要管,只要你愿意学我就供。我这一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老爸,无论是平时还是酒后,从没在我们兄弟面前抱怨过什么,埋怨过什么。所有生活中的艰辛与磨难他都能坦然面对,积极面对。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不惹事,不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老爸一直认为,喝酒吸烟打牌这是成年人才能干的事,最起码也要到十八岁之后,小孩子干这些事就是不学好。因而我在上学期间就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三个哥哥虽然大了,但是由于老爸始终坚持父子不同席的老传统,每次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只能如酒店的传菜生或房间的服务员那样来回的伺候客人。那时我就暗暗下了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和老爸喝顿酒。听听他的酒后故事,人生经历。

有些事真是人算不如天算。1991年春节临近,平时壮如牛的老爸忽然紧急住院了。当时我正在读高中。当时幸亏参军的大哥回家探亲刚到家,老爸的表弟也开着三轮车来家里玩。老爸突然病倒后,他们赶紧用三轮车把他直接送到了县医院,县医院的大夫说是冠心病,幸亏送医及时,倘若晚来一两分钟就麻烦了。看到平时是那么威严的一言九鼎的健壮的老爸,瞬间被疾病打到在病床上,如今是那么的虚弱,甚至是可怜,心中的愧疚感是那么的强烈,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无能,在他需要我们保护的时候,我却什么也做不了。

由于临近年关,倔强的老爸为了不耽误全家欢欢乐乐的过春节,也为了来年讨个好兆头,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强烈反对,在给医院写了一份声明后,毅然决然的在春节前出了院。他说,你们不用担心,我自己的身体我有数。

出院后,他按照医生的嘱托,戒烟戒酒。有时我就想,一个人的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把烟喝酒同时戒掉。老爸戒烟戒酒,没有表现出很难受的样子。用他说的话说,吃喝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既然吃了喝了对自己的身体没好处,不如不去糟蹋粮食的好。

有时在喝酒的场合,有人劝他喝酒抽烟,他会说你婶子和孩子们不愿意让我再碰这些东西了,不然下一次他们就不让我来了等类似的话。一开始,为了提醒他不能抽烟喝酒,老妈自己或派我们兄弟去不是就要去看看。我们这样的做法正好为他在酒桌上的说词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从此老爸再也没有碰过烟酒。

后来,我也长大了到外地参加工作。老爸意识到一家人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每次哪个兄弟准备回家了,他都会分别打一遍电话问问其他人有没有空回来,临了还不忘说一句工作要紧,忙就不用回来。

回到家他就会主动忙着为我们准备酒菜。在我刚刚离开家的哪几年,他每年都买鹅养着,而且只买公的不要母的。有人问他,他说公的不禁可以看家护院,养大了他们兄弟们谁回来都可以当下酒菜用。有时我们就和他开玩笑说,爸这样不行,父子不能同席。他就表现的很大度的说,现在新社会了,老黄历看不得了,再说我不喝酒,看着你们兄弟们喝。这种情况下,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我们就用家中最小的杯子给他倒一点解解馋。并三令五申只此一次。每到这时,他都会如小孩得了奖品一样,乐地眉开眼笑。仅仅几钱酒,他都能喝出诗的感觉,生活的味道来。

一次吃完饭,闲聊中老爸感慨现在想想人真不能和命争,你看年轻时能吃能喝,但条件不允许,如今条件允许了却不能吃不能喝了。我就劝他,老爸不用急,等你病好了我好好陪你喝一顿。

后来,老妈偷偷告诉我,自从我说了以后,老爸就每天求着她允许他喝点酒,可是无论什么酒他喝了酒难受,只有我有一次带回去的茅台他喝了不禁不难受,还感觉浑身舒服。从此我每次回去都找人买瓶茅台带给他,并告诉他是别人送的,他也就欣然接受了。

时间过得飞快,忽然有一天我接到大哥的电话,说老爸住院了,问我能不能回去一趟。我一听立即和单位告了个假,火速赶到了县医院。病床上的老爸已经不能说话了,但仿佛睡着了一样。医生的诊断结果击碎了我的所有希望。老爸是急性脑溢血,并且左脑全部瘀死,右脑大部分瘀死,转院没意义,再好的医生,再高明的医术也无力回天。虽然仅仅是十月份,但我深深感觉到了彻骨的寒冷。人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看着自己的亲人,与自己骨肉相连的亲人被死神一点点吞噬,而活着的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做不了,就连与死神角力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任泪水肆意横流。

如今,我与他老人家天人永隔已达七年之久了。回想与他老人家子父一场,中间竟然还是隔着一顿酒的距离。

有人说,坐而论不若起而行。可世间有些事,你不仅要等,而且要等得很有耐心,哪怕如我,要想和老爸喝顿酒,只能期待来生。

作者:张长忠,山东阳信人,军旅生涯20年,2013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打井挖到古墓,发现一桌酒菜,墙上的题字醒目,人生有诗有酒
美食感恩季#做道老爸至爱的下酒菜:肉酱花生米
索县旅游|敬酥油茶的礼仪
喝酒不能缺少的下酒菜是什么?网评前4名,第1名至今没人撼动
朱萌萌|郭进拴史诗【五十二】
酒场上搅局败兴的五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