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革招生办法拓宽高职发展之路

改革招生办法,拓宽高职发展之路

刘国明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一批旨在培养从事一线技术人才的高职学院应运而生。高职学院的创立,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压力,对我国预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但从近几年高职招生的现状看,却呈现出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些老牌学校报到率不高,一些新上马的学校有效志愿不足,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学校一度陷入困境。原本富裕的生源哪去了?没有了学生,高职学院怎么办?作为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的一员,着实为高职学院的发展捏着一把汗。
 
 一、高职学院的招生现状
  目前,各地创办的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致由三类学校演变而来,一类是依托于普通高校创办的,另一类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还有一类是由一些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合并重组升格而来。由于学院名称、地域和专业上的差异,造成了高职学院生源的贫富不均现象。从近两年来的情况看,普通高校举办的高职和靠近省城的高职院校,生源普遍看好,位居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的高职学院录取分数线还相当高;而一些由地方举办或是由中专学校升格的高职,却普遍存在着"吃不饱"的现象。录取过程中,填报这些学校的志愿少,调剂录取的考生报到率低。虽然招生部门进行了递补录取,有的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学校一度出现了教室空荡、设备闲置、门庭冷落的现象,学校的领导者们不禁发出一阵恐慌,高职学院怎么了?学生哪儿去了?
 
 二、高职生源的流向探析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适应市场需要,为了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①而设立的,与当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培养目标有着截然的差别。
  调查发现,普通高校举办的高职班,其专业设置与原先专业大致相近,有的专业名称虽然冠以机械制造工艺、制冷空调制修、汽车运用工程等字样,其绝大多数课程还是理论传授为主,与普通高校没有多少不同。至于那少得可怜的实践能力训练课,也很少让学生动手,而且多数变成了参观,最多是见习一类的活动课,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即便如此,这类学校的高职班生源依然火爆,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对高职缺乏全面的认识。眼下人们普遍认为普通高校举办的高职班接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从而学生乐意接受普通生的教学方式;对地方高职学院,他们却认为接受的是次等的教育,即使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也不愿屈尊就读。殊不知,这些认识都有悖于创办高职的初衷。
  高职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却是培养学术型的人才,注重的是科研能力的开发。当前,人们一味地把孩子送到普通高校读高职,其目的仍然是希望孩子成为有学术、有知识的管理者,很少希望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这一误区迟早要被打破。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只重眼前学校名称的改变、专业的调整,其实换汤不换药,依旧按着原先的路子实施教学,并不把内部教学设备的改造、师资的培训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长此以往,高职学院能否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就是一个迷。"酒不香,巷子又深",难怪没人前来光顾。基于这种办学环境、认识的误区和办学缺乏吸引力,高职生源的贫富不均自然也就不足为怪。
  三、解决高职招生困难的对策
  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生源匮乏问题,是当前制约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从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和高职长远的发展着眼,解决高职招生困难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市场为导向,切实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办学者要转变办学观念。那种依靠普教的牌子办高职的观念,只会将高职拖上普教的轨道;地方高职切不可盲目顺从。其次,学生的就业观念要转变。上学是为了当干部,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被淘汰。一项产业工人技术素质与需求趋势的调查显示,在济南这样的中心城市,"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一些企业为招不到掌握劳动技能的工人大伤脑筋②。前不久,深圳已有钳工身价超过硕士的报道。可见,只有掌握较强的从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再次,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对一些基础性的技术操作岗位,也要本科毕业生,的确是一种人才的浪费。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高科技的普遍应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只需要少数人来完成,而那些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却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完成。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已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那些懂技术、会管理、不需培训即可上岗的高职毕业生将会在各行各业发挥巨大的作用。
  2、高职学院要从自身做起,树立形象,创出品牌效应。
  高职的价值,在于它培养的学生适应市场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更加具体。高职学院适应了这一要求,将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院本身练好内功,在教学上强化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实践场地的不足和专业技能设施薄弱的局面,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熟练的职业技能。三五年后,高职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了其他毕业生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高职学院的发展就形成了包括招生、就业在内的良性循环。
  另外,学校要主动作好人才需求和应用技术的市场调查,鼓励教师开展技术创新,使学生不但具备操作能力,而且具有创新精神,形成名师效应。校长、教师、学生都要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每一次接触、每一名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维护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增加学校的社会吸引力。
  3、加大宣传力度,广开招生渠道,做好生源组织工作。
  第一,要重视招生宣传工作。宣传是做好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注意抓好招生前、中、后期的社会宣传工作。招生前,要向社会宣传高职的招生政策,使学生了解高职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以便于使其做出选择。招生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向社会通报招生情况,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工作结束后,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为来年的招生工作做好铺垫。今年八月份,《齐鲁晚报》登出了一则启事,说山东省旅游学校招生名额已满,学校不再接受学生报名,并表示了对社会各界的谢意。这则消息令人振奋,在中专生源不景气的情况下,学校招到了学生,而且这也是一次大好的宣传机会,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
  第二、加大中高职对口升学的比例,是解决高职生源的有效途径。由于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学历要求高移的影响,近几年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剧。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有利于缓解中职生就业压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历层次。据调查,他们进入高职学院后,由于具备中职所学的技术专长,能够较快地适应高职专业技术教学,容易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这些学生已经经历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专业兴趣浓厚,因此报到率高,专业思想稳定,生源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大这部分考生的升学录取比例,将为高职学院提供大量的生源。
  第三、扩大招生自主权,能够缓解高职生源矛盾。据了解,当前高职不是没有生源,而是学校无权招生。几经周折、逐级审批完了录取手续,学生已经失去了就学的信心或者早已被民办学校挖走。高职院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办学和毕业生使用,紧跟市场的脉搏,而其招生办法却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模式,这已不能适应高职学院办学的需要。近几年中专招生走向低谷后,教育部通知下放了招生自主权,允许各校自主招生。从今年的招生情况看,各学校都比往年多招到了学生,上中专学费高、没出路等问题也有了妥善的解决。按照国家的招生政策,目前高职的招生仍实行由省招办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按比例向招生学校投档的办法。据统计,从高职学院新生报到的比例看,按顺序志愿录取的考生占很大的比例,调剂录取的报到率极低。据此,高职学院要发展,招生办法必须改革,将招生自主权还给学校,彻底改变大一统的招生局面,实行充分尊重考生意愿的招生体制。录取期间,能否尝试招生学校只录取顺序志愿考生,缺额部分,允许学校自行组织报名,进而实现自主招生,确保各校能够完成招生计划。
  高职学院在我国历史较短,对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适应了社会的需要,而从招生过程中却暴露出了其办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改革招生办法,尽快改变这一局面,使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关系到高职学院的命运和前途。我们相信,随着招生体制的改革,学校办学思想的端正,高职学院招生难的局面将很快得以改变,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将指日可待。

注: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中国教育报2001.10.1)
②王爽 刘明霞:《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齐鲁晚报2001.10.14)
  
 

该文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口本科”招生怎成为了商机?
聚焦丨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的生存之道
高招层次“两分法”是大趋势 报考成功关键在哪?
志愿频遭篡改暴露民办高校陷入招生绝境
【高校访谈⑤】“爱生如子、匠心育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贵芳做客江教在线
2016年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访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