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村的百岁人

我的家乡齐耿,坐落在黄河以北,属滨城区沙河办事处高桥社区。不足千人的村庄,团结友爱,邻里和睦,人们生活得有滋有味。

黄河养育了一方人,齐耿的名字远近有名。倒也有将齐耿和齐耿于混淆的,其实齐耿于是齐耿村和于新村的统称,由于两个村庄挨得太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人还真分不出是两个村庄。

最近一段时间,齐耿村百岁老人兰秀针举办百岁生日寿宴,在当地传为佳话。

图为百岁老人兰秀针 摄影:张实国

2021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八),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沙河街道办事处齐耿村格外热闹,人们在庆祝一件大喜事,共同祝福李氏族中首位百岁长者兰秀针老人期颐华诞。

山中常有千年松,世间难逢百岁人。我们面对百岁老人,无异是面对一个生命的奇迹。兰秀针老人是齐耿村第一位百岁老人!

兰秀针老人生于公元1921年阴历三月初八,到今天已经整整100周岁,五世同堂。一百年前的今天,兰秀针出生在里则街道办事处兰家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幼年父母早早离世,跟着三爷爷相依为命,17岁嫁到齐耿村老李家。兰秀针老人孝敬公婆,任劳任怨,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远近闻名的好儿媳、好媳妇、好母亲。

从民国到新中国,兰秀针历经生活磨难、百年沧桑,从吃不饱、穿不暖,到有吃的、有穿的,再到现在吃好的、穿好的,让她养成了坚强乐观的性格。用她的话说:是共产党打下天下,让咱们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幸福的今天。兰秀针老人见人就说共产党好,她庆幸有帮好儿孙,感谢赶上了好时代。

兰秀针老人一生养育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在老人的长子李宪桓已经八十岁了,四儿子李宪文也快60岁了。算上孙子、外孙、重孙辈,老人膝下是儿女成群!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心是老人安度晚年的前提和保障,老人的儿女们早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但是他们依然在母亲的床前尽孝,让老人生活上得到照顾,心理上得到安慰与陪伴,孙子、重孙辈的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地接过父辈的班,担起照顾奶奶的重任。正是父与子“孝”的传递,才让中华孝道流传千百年。

图为兰秀针老人和大儿子李宪桓交谈 

图为兰秀针老人和女儿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有着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兰秀针老人的子女们非常孝顺,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搀扶老人串门晒太阳,现在老人的身体很硬朗,每天还出门走走。从她的行动动作,看上去怎么都不像是百岁的老人。老人的思维清晰,能正常与人交流,就连重孙子们也都愿意和老奶奶玩。

为了筹办老人的百岁生日,几个儿子和儿媳忙前忙后,孙子、孙女、女婿齐上阵,筹划的精心细致。生日宴上,兰秀针身穿红色衣服格外精神,兰秀针老人慈眉善目,鹤发童颜,干净利索,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喜庆劲儿。

拜寿仪式上,兰秀针老人的儿子、女儿要行隆重的跪拜礼,大儿子李宪桓已经八十多岁了,跪下起来也不容易,但他们任然坚持完成了大礼。

兰秀针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看着眼前的一大家人家,连声说:“别跪了,别跪了。”

儿女、媳妇、侄子侄女侄媳妇、孙儿孙女孙媳妇、重孙辈的后人们依次排开,为老人行跪拜礼。

拜寿仪式简单喜庆,行过跪拜礼后,李氏后人为兰秀针老人精心准备了六层蛋糕,象征着六个儿女及后人祝寿,祝老人家寿比南山不老松。四儿子李宪文在祝寿词中说:“我母亲言传身教,积善行德的品德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李家人丁兴旺的源泉,是我们与之传承的家风。也正是兄嫂、姐姐们的悉心照顾,才使得老母亲生活安康,幸福快乐。”

图为兰秀针老人的四儿子李宪文致祝寿词

千年古松恋青山,百岁老人爱后人。兰秀针老人是李姓门族人中第一位百岁寿星,首开李氏家族寿域之历史先河。李氏后人们谨遵孝道,传承优良家风,照顾老人无微不至。他们的父辈年龄大了,传承接力,孙子重孙也开始照顾起老人的生活。他们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尽心尽力给兰秀针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她老人家过得更幸福。

滨州市滨城区吕剧团“戏曲进乡村”文化汇演来到齐耿村,恰逢是兰秀针百岁生日。演员们纷纷登台带来精彩的歌曲、戏曲表演,让戏曲“飞”入寻常百姓家,来到群众身边。吕剧是乡亲们喜欢的剧种之一,演员们带来了吕剧《婆婆》,兰秀针老人尽管已是百岁,仍然精神矍铄,在戏台前津津有味欣赏戏曲。

图为吕剧《婆婆》剧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一百年的成功与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塑成一座丰碑。兰秀针老人从民国到新中国,历经生活磨难、岁月沧桑。她庆幸有一帮好儿女,赶上了新时代,感谢共产党的领导,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沙河街道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资源。沙河街道将讲好百岁老人见过、听过、经历过的好故事,并且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通过对老人的关怀营造孝老敬亲的社会氛围。

图为媒体记者采访兰秀针老人

媒体记者闻讯赶来采访了兰秀针老人,老人向记者回顾了过去吃糠咽菜的艰难岁月,讲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记者们听百岁老人话“世纪人生”,共同追寻党的百年历史。滨州日报以题为《百岁老人生日颂党恩》做了报道。山东商报滨州新闻第五版以《兰秀针:期颐华诞颂党恩》为题整版图文报道了这一盛事。滨城融媒、滨城电视台对兰秀针老人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滨州网《沙河街道百岁老人兰秀针迎寿诞颂党恩:“共产党好!”》阅读量达到12000。看着眼前的兰秀针老人,探寻她的长寿秘诀,她的孩子们告诉我们:一是良好的心态,二是适量运动,三是少肉多素,多吃青菜。乐善好施是她毕生的追求,她曾帮助长期在村里流浪的一疯癫妇女长达十余年。每看到来村里乞讨的人,她都会给予最大的救助。

齐耿是我的家乡,我爱齐耿,我爱家乡。我祝兰秀针老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我愿齐耿的老少爷们生活美满、人寿年丰,将来出现越来越多的百岁老人…… 

图为滨城区吕剧团“戏曲进乡村”文艺汇演到齐耿村 

图为百岁老人兰秀针坐在门口看大戏 

图为兰秀针百岁生日和孩子们合个影 

作者简介

张实国,笔名师谷。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部分诗文散见国家、省市报刊。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著有诗集《感受四季》,新闻作品集《与新闻结缘》,诗歌合集《十诗人诗选》(2019年卷)。

滨州文学

微信号:jdlc2016

投稿信箱 : jdlc2016@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村无癌 百岁老人 长寿老人
祝寿滨州百岁老人,共享长寿秘诀:从不挑食,起床后先喝一杯水
百岁乞讨老人:给国家抹大黑了-手机新浪网
2、百岁能穿针
我在长寿村的养生体验
103岁的乞讨老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