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人的实修漫谈⑦

文章中的类似(圣灵/上主/救恩/天国)等等,都非宗教术语,请在整体录音上下文中感悟。 

现代人的实修漫谈⑥

具体内容请听小飞虫录音☝

以下为精华内容:

·01·

依心而活

四  抵制想要看到公平的诱惑,允许一切发生,并把一切不公平的感觉转化为顺缘。

人生还有一大烦恼来自(自以为)不公平,我们处处看到不公平。告诉大家,大自然里的动物没有公平不公平的。

没有一只鹿跑慢了被豹子追到它觉得:“好不公平,为什么我没有豹子跑得快”;

也没有一个豹子没追上一头鹿挨饿了说:“好不公平,为什么我跑的不够更快”。

公平不公平是一种线性思维,定量思维。而大自然是一体的,同时又是百花齐放的,是没有标准的。

所以根本就没有公平这回事。宇宙和大自然不需要公平,大自然要的就是不公平。

如果大地要求公平,那就不会有山川河流。本来就不需要有公平,一切都是刚刚好,一切都是缘分。

缘最大,每个人都如其所是,在表达他的缘分。你不需要成为马云,因为马云已经是马云了;你也不需要成为佛陀,因为佛陀已经是佛陀了。

没有公平可言公平就是一个大妄想。明白它是个大妄想,你才能把公平的观念转化为缘分,看到一切就是缘分的展开

当然这里我也不同意说什么“谁的福报大、福报小”。我们没有进入一元思维的时候,会用一些伪真理,权宜说法去获得一种短暂的、假的平安。

现在我们跳出这种说法,一切就是大自然

你不要管过去,过去不存在,过去是你对你经历的一种解读,没有一个东西叫过去。你也不要管未来。在当下,一切就是如其所是

就像老天下的一场雨,雨下多长时间、下多大,每一滴雨从哪个地方来,雨滴和雨滴之间的间隔是多长时间就是大自然,没有该不该和对不对。

这时候我们会说:“你这么一说,这也不需要那也不需要,那我这个人还活着干嘛?我这个大脑还干嘛”?——这就是人在想象。

人以为大脑就是用来操心的,认为大脑除了操心就没其它功能了,不会这样。真正依心而活的时候你忙不过来,会很充实,你绝对不会没事可做的。

不会无所事事,你会无为而无所不为的。但绝不会做多余的事,也不会少做一件事,一定会刚刚好。

因为你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都不歇怎么会让你歇着呢?你不会歇菜的。

你会获得另一种充实感,会充实到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充实,也没有充实这个概念。你会少了很多想法,但多了很多真实的感受。想法是为感受服务的。

就是在人间,心灵某个表达的某种感受会变成你的一个想法;这想法会让你有个行动,而这个行动会把你带到你需要去感受的那个正确的时间、地点,遇到正确的人,产生个正确的感受。

但你不要去定义这个感受是好是坏,它没有好坏。

我不能向你担保依心而活后你的每一个体验和经历都是最好的、正面的、积极的,为什么?

因为最好的、正面的、积极的都是判断和比较。依心而活本来就不判断,不比较,不找罪

所以我只能说依心而活的时候,你的感受、经历、体验都是刚刚的,恰如其是。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但它是刚刚的,不在好坏范围内,为什么?

因为好坏都是局限评价。

我们看电影电视剧情节好像是一集接着一集,但人生不是这样,人生是个整体

就像你看一条河流,上、中、下游是同时流,不是一集一集的流。人生也一样,过去、现在、未来在你的人生流淌之中是同时流。

所以不要把人生当成一件事一件事情的去看。人生就是人生组成,不是由事情组成的,事情是人刻意去划它、切割它产生的一种幻觉。

没有事情,就是这个流淌(流动)正在进行,生命是一个正在发生、正在流经的过程。

举例子,种子发芽长出一朵花,它有事情吗?

事情是生物学家定义这个叫发芽,这个叫破土,这个叫生根,这个叫成长,这个叫开花,这个叫结果,这些都是人去定义的。

对这朵花来说,根本没有说哪个阶段是什么,它没有,人生也一样。

依心而活,当你心中不再有“事”这个概念的时候,你就少了计划。真的没有“事”,大家一定要认清,“事”纯粹就是一个大脑的判断。

比如你正在有一个发生,不同人看到事情不一样的。也许别人认为你这有件事情,而你认为这什么事都不是。

就像这个地球根本就没有国家,你买一个地球仪标了国家是人标的,对地球来说没有国家这个概念。

所以希望大家把人生也当没有事情这个概念,人生就是个同步流经。

我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些?因为这些化解后,会让你的生命滑入依心而活的状态。因为你要的一切都在这个状态里。

大自然在创造你的时候,没有少给你任何东西,不然就不叫本具自足了。

所以我们人一生的折腾都是:各种努力让自己偏离航线,让自己跟大自然(源头)对着干;试图把不能分裂的硬是分裂试试看,这就是我们烦恼的产生。

这个理解后,会导致你修行的本质方向改变——从试图解决问题,试图成为什么,变成一个不断放下、臣服、允许、心灵不断宁静,同时不断产生智慧。

前面有人说到,人生意义是培养智慧,智慧真的很重要。那智慧是什么?

人类现在错误的把智慧当成一种判断的能力。我们会认为知道越多、判断越准确、反应越快就是智慧越高。——不是,这些都是大脑的功能,智慧跟大脑没关系。


智慧是种一体的觉知和感受

在这种一体的觉知和感受的状态中,你所有表达都是智慧的。所以一个活在一体中的人不是他会说出智慧的话,而是他的表达就是智慧本身。 

给大家举例子,还是一朵发芽的花,它是智慧的。现在用人类的最高科技也不能造出一个生命,一个种子,不可能。

所以你不要以为一朵花没有智慧,它知道怎么成长,怎么光合作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是智慧。花已是如此,那更何况是人呢?

当你依心而活时,你就是智慧本身,

因为一切刚刚好,智慧就是刚刚好。

你不说话是沉默的智慧,

你说话是说话的智慧;

你开玩笑是开玩笑的智慧,

你不做是不做的智慧,

你做是做的智慧;

这个智慧是刚刚好的智慧,不是人判断的。这里给大家重新定义了一下智慧是什么。

·02·

接纳现状

五  抵制想要开悟的诱惑,允许自己不达标,并把想开悟的欲望转化为对当下现状无条件的接纳。

对修行人来说最大的诱惑就是想开悟,没有开悟这回事,因为开悟从来不是“一回事”。

我说,没有开悟这回事,好多人不一定同意,觉得有。“你看历史上有人开悟,我知道谁谁谁就开悟了”。

所以我说没有开悟这回事,有人可能不同意。但如果我说开悟不是“一回事”,同意的人就多了。

如果开悟不是一回事,那就没有开悟这回事。但往往我们就把开悟当成一回事,这是很有趣的地方。

只要认为开悟是你通过某个努力,未来会达成的,它就是一回事。

你认为谁谁谁发生了开悟,你还没发生,就把开悟当做了一回事。

你去问开悟的条件是什么,怎么做才能开悟?就是把开悟当作一回事。

虽然你头脑上承认开悟不是一回事,但你的所作所为都把开悟当成一回事。

开悟不是一回事。那开悟是什么?

开悟是个诱惑,是骗你的东西。你要认清它是个诱惑才能超越它。诱惑什么呢?

开悟就是诱惑你 不接纳你的现状。

修行人想开悟就是不接纳不开悟的自己,就跟想赚钱的人想发财,不接纳不发财的自己,没有区别。

当你把开悟当成一回事,如果有人跟你说他开悟了,你会有两个反应:一种是羡慕嫉妒恨。“为什么开悟的是他,为什么他都开悟了我还没开”;

另一种是排斥,你会很讨厌这个人。“竟敢说你开悟,你凭什么开悟,你这个水平就叫开悟了。我都没说开悟,你敢说你开悟”。——你会产生这两种情绪。

如果你真能把开悟的诱惑转化为对现状无条件的接纳,再有人跟你说开悟时,你的反应是:你会打出一个ok。

ok什么?

ok了——发生。

这个兄弟认为他开悟了——ok,好的。就是有个兄弟说他开悟了,就这么一件事情没有好坏,没有什么羡慕和排斥。Ok,开悟了仅此而已。因为它是一个观点。

当然不是为了做这个事情而做,最主要的是后面有一个转化。我前面讲了那么多的抵制背后都有个冲动,那个冲动你要正确转化它。

抵制诱惑就是:不让你的内在冲动转化为一种瘾,让那个东西去诱惑你,而要把你的冲动转化为一种最原始(本质)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把这种东西转化为什么呢?为什么开悟对你有诱惑?因为你没有接纳你的现状。

我们要转化为的是——接纳现状。我以前问过大家一句话,“你敢不敢接纳一辈子都不会开悟的你”?

这句话如果跟修佛的人说就很难,你说“你敢不敢接纳这辈子念完佛也没有去极乐世界的你”,他接纳不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无条件接纳一个念了佛也不能去极乐世界的自己,给他修行所带来的益处大于他去重复做这件事情。

什么是实修?实修不是看你有多大的付出和牺牲,看你有多大的毅力——这不叫实修,那叫执着。

实修就是实实在在回到内在,不跟着头脑跑。所以实修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是一件简单,很原始的事情。

- 未完待续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恰到好处,需要拿捏的功夫精到,更需要内生的智慧支撑
爸爸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摘)
莫言最精辟的9句话,每一句都藏着人生智慧,值得一读
老子说: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下)【老子微言】第73集
2018年,用心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爸爸一定要告诉儿子的44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