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主题复习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主题复习)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①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②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③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④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⑤ 

( 觉知空间 之 体感练习 精华版)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⑥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⑦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⑧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⑨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三讲 ⑩(完结)

具体内容见👆链接文章

本主题精华摘录:

01

第一个幻:你在哪儿?

永远 vs. 永恒

时间是一个流动的概念,你没法说出你在哪儿。你每一秒都在,你每一秒又都不在。


在时间中的现在、过去、未来,都找不到你在哪一个片刻,时间中你从来没在过,但是你又感觉你一直在。——问:这两个矛盾吗?

其实不然。你 一直都不在的 是时间,一直都在的 肯定不是时间。


一直都在,ta不是时间,ta只有“在”。

没有“在过”、没有“将要在”,ta只有“在”。

这个“在”,是什么呢?

ta就是——永恒。

永恒不是时间无限长,永恒不是永远。


永恒是你一直都在的,是那不增不减,你不可能有丝毫的离开。永远是你永远都到不了的,对你来说一直很遥远。


我们是永恒的生命,每秒每刻的体验都在永恒里。


你所有的体验都离不开觉知,只能在永恒中有觉知,永远中没有觉知。

没有一个绝对客观存在的“此刻”,“此刻”不存在。

真相是无量的,而我们仿佛存在于一个有量的世界中,这个 量 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以上给大家破第一个幻:

你在永恒中,永恒和时间无关。

第二个幻:我们在找什么?

我们到底在找什么呢?
是在找“变化” (差异)。

举例:何为专家?


能把差异描绘得越具体越清晰的,我们就认为是学习到位了,是专家。——其实这种模式完全搞反了。

真相:他们的共同 (交集) 之处才是真的,而差异不是。

我们情不自禁地去找特色,把特色拿出来学,不仅没学到真理,学到的反而是差异。特色恰恰是不重要的,因为它与时代、文化背景、个性有关。

如此我们就学反了,把精气神全部耗在找特点、差异、对比上。《课程》说,真理在共性中。只有在共性中才能找到真理。

真理绝不可能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真理;真理也不是一模一样。只要是具体的相,哪怕是一模一样也是差异 (一模一样就是一种特点)。

任何事物你想要知道它的模样,定义它的概念,你就是想要让它独立出来。

所以说是共性不是共样,共性就比较抽象了。

各种“说法”的共性是——方向(指向)

去看看我们每天都在对比哪位老师更厉害,哪个资料更究竟。如此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不管他是不是自称老师,这不重要。按《课程》说,跟你有缘的人其实跟你是一个水平的。按《课程》标准,人间没有“老师”这一说。

如果你还想用余生找一个更究竟的老师或方法,就一定得去对比。

再次提醒大家,你的这一生比你想象的要短暂。

也就是说在你头脑清晰、精气神充足、能学习锻炼、能折腾、还有各种人际关系等等,可修(可成长)的这一段人生是非常窄的(较为短暂)。

如何理解实修?

今天用漫谈的方式重新思考体会一下,我们在干嘛?眨眼时间匆匆而过,我们都是彼此的过客。

大家有没有想过,你的每一天可能都是最后一天。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实修(知道在实修)?

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活着就在实修。《课程》给了“实修”最落地的定义:实修就是节约时间。

每个生命的成长方向都是同方向。唯一的区别就是:你用一个叫“修行”的方法节约了你的成长时间(二元时间、剧本时间)。

02

能离开当下吗?

你这一生,学不学习都会过去,都会有人生结束的那一天。永远太远,我不会为了永远去做一件我当下不想做,而 永远 会需要的事情。

只要是文字 ( 象征符号 ) 谁说的并不重要,因为这些都是你的概念。如果人生是一场梦,那这一切(人、事、物)都是你赋予的意义。


你敢不敢承认:所有的权威都是你赋予的意义,而不是权威本身的意义。渺小和权威都是你赋予的意义。

在明天可能是最后一天这种情况下,让我们重新来思考这一切,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首先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好,换句话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更好。

结合前面说的,第一 你就在永恒里。

不要为了“永远”而出卖(付出)你的“永恒”。


永恒和当下在一起,永远是时间的概念。你只有当下,永远只在你的想象中。这点给你的启示是:一切不利于当下的学习成长,不用再投资了。

你没有任何办法能离开你的永恒,从来没有成功过。人人都怕死,因为死亡在时间中一定会到来。

但没有人怕永恒,没有人担心自己会离开自己的当下。我们是一种当下的存在(从未不在),却去操心我们在时间中可能会死亡。

如果对“当下”没有信心的同学可以去做实验,使出浑身解数看看你能不能离开当下?


再去体会《课程》说的:凡是真实的百害不侵。宇宙中最厉害的幻,也不能伤及真实的一点皮毛。

这是你首先要建立的笃定。我不希望大家对它只是有信心,因为信心是时间产物,会动摇。

希望大家可以做实验,去破坏“百害不侵和永恒”;当你发现你没法破坏、没法改变和动摇,你才知道它是真的。


因为信心和信仰是需要保护的,会被动摇(攻击)。但是永恒的 “在” 无法被攻击。

所有跟永恒同属性、同特质(天赋的)东西都被永恒保护起来了。


比如你的觉知。你有过去的觉知吗?你能不能在上一秒觉或者下一秒觉?你要亲自去试一试。


有没有发现:你的觉知是属于永恒的,属于这个“在”。

引导——“我感”(觉 的 本体感)

觉的对象可以千变万化,觉的“在”感、本体感一直在,换一个新词叫它——“ 我感 ”一直在。(这个我 不是你定义的那个自我。)

我感,这种感觉跟觉知密不可分,但这感觉是在 觉知的背后。这个感觉有了,然后这感觉在去觉。

无论如何这个“我感”去不掉。你可以一觉醒来全部失忆,但是 “我感” 还在。你只会说:我不知道我是谁?但是 “我感” 还在。(亲自去感受)


我说的这个 “我感”跟想没关系,是无论你想或者不想,它都在。

今天讲的是最本质的:你就在永恒中,“我感” 丢不了,觉知也丢不了。这个“我感(觉知/永恒)可以产生世界,但它不在世界里。

再去看看所谓的“时间”。

感悟:你能感觉到时间流动,是因为你本身就在永恒中。

你拿什么去感觉时间?你拿什么去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为什么我找不到永恒或者“我感/觉知”?


只有一种情况你找不着

——因为你就是啊!

当它跟你没有距离,你如何找?

有一种成长(实修)方式

既然时空中所有的旅途(长短)都离不开你的“忘我”,那当你忆起自性的时候,这个(人生)游戏就是在加速的过程。

生命过程的本质(同“爱爱爱”那次分享的一致) ,就是:存在 用 存在感 来确定 存在 的存在。


有一种实修不是让你具体去做什么,是无修而修,是——不断地去领悟、去静观、去觉知你的本体。

这种修不是任何概念,ta没有语言和方法、没有步骤和时间、没有老师和学生。

就是你【知道】“你是什么(本质)”,就是内参;只有个方向,这个方向是跟我们平时向外的方向 相对出来的(我们习惯向外),所以叫“向内”。

分析信念系统的时候不在当下;

内参只有当下,没有过去和未来。

不在当下,就在你的“想”里。

过去和未来是“我的本体” 的觉知功能里的当下想(一种功能) 配合识的功能划分出的过去、现在、未来,如此隔了好几层。

从 “我感” 出发,就在当下这层,ta是存在,但绝对无相。这与陀陀讲的“无我”不矛盾,陀说的“无我”的我是无“定义的我”,可以理解成没有自我。

而我讲的 “我感” 就是【你】——本尊(自性)。

但其实ta什么都不叫,无需给ta取名字,为了表达用了“我感”这个简单的词——因为你甩不开ta。

有关 “觉知空间”

同学问:这与觉知空间有什么关系?


觉知空间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是世界的容器。永恒中的你,利用觉知的空间效应(空间感),参与了某种规律。

觉知空间就好比你是一台电脑,去联网了一个地球网络游戏。


关于觉知空间的冥想练习最核心的不是各种步骤,最重要的是:给大家一种觉知的新方向,新方向一定会产生新的体验。

新方向:不再以身体为出发点去觉知了,你直接就承认空间就是有觉知的。有没有想过:你知道万物在空间里面,为什么你会知道呢?

除了头脑告诉你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觉知本身就是空间,所以空间里面的东西你知道。

现在假设你就是这个觉知空间本身。

这练习更接近身根,身根也是一种觉知空间。这个空间会变化。大家能理解 你的想是个空间,而你的身体感知也同样是空间  (较抽象,但其实是一回事)。


觉知空间从“我感”(自性)这发出的时候,采取了一种选择,有了一个关系。

比如觉知用听觉出去的时候,自动地就不具备看或身根的功能,所有的觉知都用“音”的方式反应。

而“体感”其实跟听感是等效的。如果你觉得不等效,是因为你着相了。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体感”跟身体有关呢?

体感的觉知空间在身体范围内更容易感受到,因为身体是个活物,随时在律动,有冷热酸麻痒胀等各种感受。

我们把这些感受起了不同的名字,其实只是律动不同而已。

你要把体感 感觉 到的各种感受,都等效于你听到的不同声音(类似声音的频率、大小、音色不同)。——这是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

你依然还是你,但你换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向来感知身体。

03

觉知空间 之 体感练习(精华版)

觉知空间练习不感知身体,和身体无关。开始练习初期来个前奏:首先是心松,带着淡淡的兴奋和好奇的游戏心态。


用你熟悉的放松方法让你的全身放松。为何要放松?

放松是为了一会身体律动的时候,觉知空间更容易感知ta。一开始我们的觉知空间没那么敏锐时,需要明显粗糙的律动才能被你 觉知到。


放松完后就要切换,不去管身体了,此时要去感觉你就是——这个空。

这个空(觉知空间),一开始不要想象太大,就想象笼罩在身体周围的这一圈空,包括身体内外 ( 尺度想象:差不多泡盆浴那么大 )。

但不要设边界,否则第二步、第三步你出不去。然后去感受 “觉知空间的体感” 变成了空 ( 想成果冻或者水也可以)。

你从这个空去感受里面的身体,但其实并没有一个身体 ( 此时不要加视觉和听觉效果 ),就是纯粹的体感练习,不要切换其他觉知。

注意:你练的是 觉知空间之——体感空间 练习。觉知空间是六面体,有六种形式,你现在就练体感。

做个参考:想象没有皮,不要去预设任何感觉(没有标准),不要去想你的身体。

而你就是那个空,空里有很多管道(想象),但是注意没有管子(无相),因为只要一想管子,潜意识就自动把身体和空隔离开了,练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能又有身体,又没有隔阂呢?

比喻:想象这些管道 ( 错综复杂的道路 ) 是空里面的缝隙,其实和空没有区别。

你就是这个空。身体外的空是密实的,身体范围内有各种缝隙,而且缝隙彼此交错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

有个真相:这个空的能量 在不断地想要填充这些缝隙,这时你会有律动的感觉。

好比,你绝对静止地泡在水里,你感觉不到水,而你一动就能感觉到水。(借假体会真)


这练习目的是:为了体会那个空。

空在身体范围内会有律动,这一动你才反过来知道这是空。如此你才能认出不是身体在动,是空在动。

——这是你练习的方向,只有找到了你身体范围内的 空在动,这个 空 才能延伸到身体外面。


你最终要参悟的是:

内外一样的 “水性(空性)”本身。

如此练习你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感受这个律动,先不着急进入第二步、第三步。感受最明显的律动是呼吸,而其实你真正的是“被呼吸”,从来没有一个你在 (控制) 呼吸。

你会感觉整个呼吸就是外面 空的能量 不断地冲刷你的身体(如海浪的冲刷)。

记得不要用任何一个意念去想 或者 控制呼吸,你就是那个空在观察自己如何在身体的网络范围内律动。

这个律动是有规律的,但不是你定义或控制的规律。你没有控制,它又有规律,那请问规律的源在哪里?

——是那 整个空 本身有规律。


有同学到不了第三步,是因为这一步时间太短,你别着急出去,一着急出去就变成 想 的功能了。

要先把觉知放在 “身体外围不太多的空” 和 “身体里面的空”,直到你感觉 身体里面的空 和 身体外面的空 是不二。

注意:为何这个练习我连毛孔都不说?

因为没有皮(无相),带着身体去练一定失败。

练习成功的重点是要放在 体感上,最后也没有身体,就是那缝隙。

你 想象中的身体 和 你肉眼看到的身体 都在干扰你。这练习是你纯粹用 体感 去感知,此时根本没有内外。

我们需要不被识干扰,不调动识去解释。

我们用全新的方式——“感受本身”,来认识身体的本质,而不掺加任何过去的识或认知,绕过头脑和想象。

04

一起探索 共同成长

超微调,是一种高阶的精细觉知练习,首先你的觉知要渗透到那个纬度。这叫渗透——微调,你渗透到了,你才能微调。

比如,刚刚说的调理身体,你要先感受到身体哪里的律动不均匀(阻塞障碍),才能去精细地调频。

你先以空的角度渗透到缝隙的方方面面,先找到觉知到它,然后就可以微调了。

这个练习中,每个人的体验和效果都不一样,大家不要拷贝和模仿任何人。记得:“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如果一切都严格照着老师的去做(照搬照套),那就变成机械化、程序化学习,它就忽略了内在灵动的指引,这是违背大自然的。

大自然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人。一旦有个形式、标准,就拖延(延误)了成长。

我邀请大家来跟我一起来探索(觉知练习、逆向思维冥想等等,给大家一个方向),你可以放心地去探索,鼓励大家百花齐放。


不要把老师们的各种话放到一起去做对比 ( 找差异 ),这是在浪费时间。很多方法最大问题是:老师和学生没有共同成长,关键就是共同成长。

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标准定义),只有爱不爱学的。


在这个时代,大家不要去找最究竟的老师,不要去对比这些“大师”谁更究竟。去体会一种陪伴和共同成长的感觉,这是一个共同学习的时代。

总结两个重点

第一:永恒的你(成长总指引)


你要忆起的是——永恒的你;时间中的你 都是幻。《课程》说,你永远如源所造,你没有能力和权限创造你自己。

第二:不要去找差异


差异知道就行了,不要去研究差异,不要把差异当答案和真理;真理在共性里。

05

互动问答

学习成长有个意义就是——不断去探寻 存在 的本质,探索自性。

这个意义你不用负责,它来自源(生命),也一定同样是你的意义;因为你是被造、承传下来的。

人性和Shen性(源、大自然)的结合就是创造的伟大之处, 也是你在此地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源(生命)是一致的,但是人性都是有差异的,那么shen性(源)跟人性结合就能产生新的可能,这种新生命的创造就可以不一样。(妙)

每一个人都是无价之宝,具备与 Shen性(源)结合的潜质,然后独一无二的 自性 会诞生。结合以后生命就变得完美了,但ta是各自不一样的完美。

去体会大自然(生命)想干嘛?

大自然(生命)其实就是变着法的要妙、要自由、要延伸和扩展。

“空性”这个词在梵文中原意就是 “渐渐扩大、 渐渐延伸(越来越大)”,即《课程》说的“无限推恩(延伸)”。

每个人都是增益的一条路线。

源(大自然) 让你千姿百态就是为了让你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你的角度),等你和你的 Shen性(源)结合,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和扩展。


如果人还没有展开人性就已经忆起了 Shen性(源),那他就是一个闭合的无程之旅,即起点即终点 ,就没动。那就是增益的那部分没有出来。

如果他迷过、苦过、失望过,等等各种滋味都体验后再忆起 Shen性(源)时,这个无程之旅就螺旋上升了。——所谓“迷大法大”就是这个道理。

所有众生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原地这一说(迷大,也只是螺距大),你不可能往回走,一切都是螺旋的方向。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螺旋成长。

有关 依心而活

不管你修习的是什么方法,依心而活 是心性修习的必经之路。

把握不好会层次混淆,把依心而活修成任性而活;因为这时候他的心 不是真心 是人心。

如何避免把依心而活变成任性而活呢?

任性而活的时候,你的心是识心。

依心而活落地小技巧:

依心而活最初的状态是臣服,是通往依心而活的小台阶。因为这时候你听不到心的声音。


当你认为“你是什么、你需要什么”,这个时候已经被 识 给统管了。先不要着急依心而活,先去做臣服。但不是不动脑筋的臣服,也不是什么都不管。

这种臣服和交托是带着 觉知 的。你的目的是:通过臣服、交托,让良知透过你的真心 来指引你的人生。

然后你作为一个观者,慢慢地去看你的真心是怎么创造你的人生,你在内是如何感应到的。


这时候慢慢你的真心跟你交托的对象就会越来越接近。等你的觉知足够精细了,你就结束了交托而转为——自主。


如果你训练只听良知的声音(另一种声音、频道),那么很快你就会听到真心的声音,因为真心和良知的声音来自同一个方向。

就是除了 识意,你还有 心意。

怎么听 心意 呢?

方法就是从交托开始。

如《奇课》说的,自我的先声夺人是根据习性、脑回路产生的第一反应。你只要第一反应不跟着走,第二反应就会来。

交托秘诀是:

交托 但不要懒散。

你不能交托了但不参与,要参与;但要用轻微不黏着的力量在演戏,过你的人生,但是不要当真 (不执),随时在一种 虚步的状态中


交托的过程中,你既不是交托了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把每件事都当真;而是在两者的中间状态中,把你的觉知调出来。

带着这种感觉:好比我每天都在生活,但是我不知道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我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

随时都是虚步,在这个状态中你的心是松的。

初期状态每件事你都可以问:“良知,我可以这么做吗”?——问完就行,不要等待答复,继续往前。

良知的声音在初期练习时,一定是在你不经意间打到你的意识层。——你要不断创造这个 不经意间 的过程。

灵感,一定在你的不经意间出现。

你可以问良知,问完了不要等待、预设、想象答案,但你要相信凡问必答。不经意间,良知会见缝插针把真心的意境带到你的意识层面。

——《奇课》称这个过程叫“奇迹”,奇迹的源不来自你,但是奇迹的终端会触碰到你的意识层 ( 心 意 识,的 “意” 这一层)。


随时对源(大自然)保有信心,随时知道大自然(生命)跟你在一起,随时放心地去做你人生该做的事。

交托、参与、观察、警觉、拥抱

问:“如果一件事情很重要,但迟迟没有得到良知的答复,我又不敢做,那要怎么办呢”?

不要去等答案,答案一定会来(是个刚刚好的点),剧本没到那个点就是给不了。

落地说就是:此时你还不需要答案(或者说良知要给你的答案选a选b都一样)。如果是非常重要的答案,你绝对不会错过任何。


你要有信心,如《课程》说的,时空都在良知的掌控之中。如果你此刻没有得到答复,说明你现在不需要答案,而当下你只管继续走。


依心而活的初期步骤:

交托、参与、观察、警觉、拥抱。

交托: 一切你认为重要的,不得不掌控(操心)的,都不去掌控,交托出去。

参与:你要去演戏(生活),让剧本发展。

观察:观者一直都在,同时觉察(静观)到自我的想法和良知的答案。(好比是一个收发室,可以同时收到小我和良知的包裹)。


警觉:觉知不能丢,要带着觉知去交托。(练习和实操)


拥抱:最后一步是拥抱未知。

良知不会在已知里跟你相遇,只会在未知里与你相遇。


以上就是依心而活的初级阶段,每个人都可以实践的。但是请放心,你不会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

师傅领进门,忽然有一步你自己会走了。当这一步发生的时候,就是《爱课》讲的:良知退位,你内在(JD)自性登场的时候。

这时你不需要良知代言真心(不需要中间传话筒)了,直接认出这就是你的真心。这个阶段你将听不到良知的声音,因为你就是那声音。

此时不要问:“良知怎么不出来,我是不是修错了”?—— 因为你已经是了。

那时可能你莫名其妙说出的话,不知不觉来的灵感,无意间的选择就已经是真心了。慢慢那 真心的声音 越来越大,最终变成那唯一的声音。

生活的剧本会给予你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让你去识别那声音(寂静之声),最后与真心的声音合一。


问:自我的声音那时候在哪里?

那时 自我的声音你想听就还在,不是没了,而是作为一种辅助音在。

你会经常知道自己的真心真意,又能知道头脑给你出的馊主意和担心;你会不断地去一笑置之,笑话自我,慢慢地自我声音就退了(时间中有个过程)。


今天主要先体会:依心而活的初期步骤——交托、参与、观察、警觉、拥抱;这是你现在的人生态度。


问:现在讲的和上周讲的觉知空间练习,是什么关系呢?


这两个合起来叫——觉 爱 双成长,也叫心性和觉知练习,今天说的属于心性练习,上次属于觉知练习。

初期二者(觉和爱/觉知和心性)是分开的,然而最终是相合的;觉知和心性是相辅相成,最后是相遇。

我们前面讲的很多东西是为依心而活做铺垫的。

比如说撕标签,虽然撕标签不能让你见真,但是它是必须的。因为那些你赋予的意义 (当真了的),如果不撕掉(没有认出)就没有后话了。


刚刚说那些初步步骤,没有一个是去对付自我的。

我们重点放在观察(静观)——既不阻止意识活动,也不主动去够良知,因为你够不着。但是可以原地观察,不跟着自我起舞,就是踮脚尖的感觉 (虚步)。


不管头脑说了多可怕的东西,你只是不带情绪地观察。可以告诉自己,这只是大脑的一种生物属性,没有太多意义。


我们要允许脑回路回荡,观察它,然后继续去生活。交托这条路不要活得前怕狼后怕虎,你既然交托了就不要怕。

因为你会一路有干预,良知就是我们授权了的外力干涉,为真心代言。

良知一旦想让你知道什么,绝对不会只用一种途径,整个世界都是ta的管道。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当真,因为不当真才能聆听和观察。


问:那万一良知的声音来了,我要当真吗?

也不用,良知也不需要你当真。

你永远都保持虚步,凡事都不确定。不要为了临时的安全感,而去确定和判断任何事情。


你就活出一种“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看你敢不敢如此去活?

这个状态就创造了良知不经意间与你的交流。一旦认为你知道什么,良知就进不来。


问:我们修习不就是为了笃定吗?

是笃定,但不是现在。

见到真心后(明心见性)你自然就笃定了。

见真心之前你就活个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你只知道你在观察(静观),其他都不判断。

06

比较 无法带来创造

良知的嘴巴就是时空中的一切。不要去想象和定义良知的声音,祂渗透的是你的觉知空间本身。

不再去找学习工具的差异,不再去比较学习工具的高低。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法,一切只是你的迷和你的觉(醒),透过你的觉知空间 在和你交流。


一切故事中的比较,都是你觉知空间中的概念在比较。

所有的比较都是自己的 一个认为 和另外一个认为 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无论是什么都跳不出你的认知。

永远不要指望通过比较获得新的东西。比较不会带来创造性(都在你的已知里)。

如《爱课》说的,比较只是在旧知识中重组,然后美其名曰 你学到了新东西。

新东西只能通过心意获得,只有灵感是新的,大脑里想出来的只有排列组合(没新的)。

所以自性其实是 空 灵 状态,既是灵空,也是空灵。

全新的生活态度

你只要知道下一步就够了,不需要知道全部,知道当下什么对你有用就行。

依心而活意味着你的所有步骤由良知当下传授,不再去预设。一切都是全新的当下创造,由当下安排。

今天分享听懂了会产生一种朦胧的生活态度:交托、参与、观察、警觉、拥抱。

这是全新的生活态度,除了领会以外,还要有实操的勇气——就是你敢不敢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地生活?

不敢 就容易抓取和预设(脑回路)。

交托的时候 要警觉的是:你的掌控、计划、判断、想逃离、想不交托、预设良知 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给你答案……

警觉目的是为了防止你偏航,警觉到了就放下。


还有个标尺就是你的感受;如果在完美和笃定的信心下去交托,那交托带来的一定是平安和喜悦。


更重要的是会给你一种感觉(可以判断你交托对没):You are not alone!( 你永远不孤独!)

你不再是孤独的过日子,而是在生命的陪伴中度过人生——这是交托对后最基本的感受。

如果你的感觉是:没人管你、良知经常不在线、很孤独、左右为难、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还没有交托对。

交托对了陪伴感一定要有,生命本源(大自然)永远在你背后陪伴你。

交托后需警觉:不要定义完美。

感受你的心,但凡你心中有权威、有标准,你会得到一种虚假的、暂时的确定感,同时会失去意识的弹性、开放性——而这个“得失”的买卖不值得。


你无法判断任何

良知和小我的声音还有一个重大区别:小我的声音非常具备概念性,如之前分享的大脑之八大属性。

良知的声音不遵循这八大属性,不需要关联、否定和叠加,不需要你信仰什么。《课程》叫ta另一种声音。

问:交托是不是全然允许 ?
这问题就是大脑提出来的,因为它试图关联和比较。

心意无法概念化,你不能把良知的声音存盘,因为ta永远在当下如风吹过,你留不住ta。你可以给ta贴标签,但是一贴完标签就不是了。

《课程》有一句非常有力量的大实话——当你意识到你没法判断的时候,就自由了。

你只要认为你还能判断,那就等着去操心吧。


为什么你没法判断呢?

《课程》说,因为你根本不具备判断需要的所有信息和参数。

例如,让你解一道题,需要一万个参数才能解,你拿着五六个参数能解得出来吗?连冰山一角都没碰到。

你在纠结中不管做哪个选择 都注定会后悔。首先明白 你什么都不知道,以此为出发点重新走一遍。

今天的分享值得大家反复体会,每位同学的发言提问都紧扣主题,能让大家从各个面相去体会心灵的松和紧。

相关主题

觉知空间和相关问答(上)——主题复习

觉知空间和相关问答(下)——主题复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韓湘子仙翁 降 識明真心復良知
实修记录三—警觉外在,链接内在
观照自己的心
止息妄念 显露真心的要诀
静坐(JosephGoldstein)-其他禅修传承及方法OtherMedi...
予心尽付于尔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