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userphoto

2024.06.04 河南

关注

 最近我总是看见这句话啊,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这句话现在这么流行了吗?我看很多人都在说,但是我觉得真正明白他在讲什么的凤毛麟角。

任何的事儿,任何的话啊,如果最终你没有能把它上升到修行的维度,其实都没有意义。这句话的要义呢其实有两层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不光能豁然开朗,而且你还能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修上,得到一个本质上的帮助。

首先啊,这句话难道是在说,你看见了一个人的行为,然后你觉得这个人很敏感多疑,情绪化,阴险不好相处,小气不实在啊,绿茶婊等等等等,然后这就代表着,你自己平时就是这个样子吗?肯定不能这么理解吧,你想想你这辈子评价过多少人,给别人贴过多少个标签儿,生出过多少各种各样的评判,那你自己岂不是几种标签重评判于一身了吗?你自己肯定也不这么认同对吧?

那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啊它说的是,当你对一个人或者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二元对立的评判的时候,你说人家是个怎么样的人,你说这个人如何如何的时候,你正在给人家下定义的时候,那么这一刻就说明,你已经掉线儿了。用佛家的话讲呢,就是你陷入到了分别心,你此刻呢就活成了你脑袋里头的念头。

具体来说呢,其实是一堆的标准、概念和认知,或者说四个字社会习惯,正因为你脑袋里头有相应的各种各样的标准和认知,你才会去这样评判这个外部世界对吧?

打个比方啊,你评价一个人很阴险的时候,那就说明你此刻是谁呢,你其实就是你脑袋里头的那个阴险和不阴险的标准,就是对阴险的定义和认知,对吧?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这是你的头脑,这其实不是你。

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反应模式都是一个小我,当你不再是你了,当你掉线了以后,你就变成了无数个各种各样的小我,对,就从你评价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你就变成了一个思维层面的我,你看你的维度降低了,你体验这个世界的意识和觉知还有注意力,其实是被你头脑的思维给吃掉了,你以为你在观察,其实是狗屁啊,你恰恰是失去了观察,觉知没了,掉进头脑的二元对立里了啊,进入到概念里了,进入到自动化、习惯性的思维里了,而这种思维的小我,是永远也不会让你的内在保持平静平和的,它是你业力纠缠的形化,他们是把你拽向痛苦的钩子和执念啊。

所谓那个你眼中的别人,其实就是你在面对这个让你修行的虚幻的世界内容时所起的反应,所以你眼中的别人不是别人,是你自己。准确的说是你自己的反应,是你的分别心,是你自己的业力纠缠,是你的内在在乱,在动,是你的一个自我,或者n个自我。收到了吗?

那第二层意思是什么呢?如果说第一层意思是让你在当下觉察,提起觉知,意识到有了一个我。那么第二层意思,就是要让你真正的去格物了,去空掉这个我,怎么做呢?

你要通过你看见这个世界的种种社会的习气、反应、习惯,干嘛呢,你要以此为镜,要镜子的镜啊,要立刻提起警觉心,告诫和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习惯,自己是不是如此的习性,自己切莫如此。你看,这就叫做见人关己过,这才是真正的躬身自省。比你那个发朋友圈儿,每日三省吾身强100倍。

所以啊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嘛,一个观自在菩萨,他会时刻的保持这种清明、警觉,还有觉悟,他会意识到自己眼中的别人,就是自己内在生气的反应,会立刻把他当做如是关照的对象,而不是直接把这种反应,当成他自己。因为一旦当成了自己,那就是着相了。

大家就这样去世上练吧,当你能练到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管别人怎么样,不管别人对你怎么样,你只是去观自在,时刻都能把让自己一时痛苦或者一时爽快的那个我给空掉,那你就做到了如如不动,你就在实现我的路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的三个层次认知的第一个层次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
什么叫做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张先隆)
练琴,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也要积极去练习
只有1%的人活在五维世界!
《认知驱动》:清理情绪障碍,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99岁富豪的提醒:变富的关键并非埋头努力,而要靠3个认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