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足“三阴”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治规律


浦琼华1  廖华君2* 张红陶3 指导:贾遇春

1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3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溧阳  213300)

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性疾病之一,此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的“飧泄”、“下利”、“腹痛”等病名,其病程大多漫长,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从六经的角度辨治此病,可知其病位大多较深,隶属于“三阴”。其在太阴,宜温中运脾,燥湿止泻;其在少阴,宜温化阴寒,畅达气机;其在厥阴,宜温上清下,收敛固涩。然病位有合病之态,病邪亦有相兼之时,临床辨治宜守法度,通机变,此时宜遵仲景原意--“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拘于一经,而又不忘其一经,灵活辨治,随机活法,临床方可收峻捷之效。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三阴;张仲景;经方;临床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以与排便相关的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是最常见的消化性疾病之一,在我国患病率约为7%~12%。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小肠通透性增加、免疫激活、肠道菌群改变、脑-肠轴调节功能紊乱等相关[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IBS的主要亚型,以稀水样或稀糊状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临床上缺乏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故其诊断建立在症状学的基础上,目前国际上认同的是罗马Ⅲ标准[2]。由于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治疗包括精神心理行为干预、饮食调整及药物治疗[3],以改善症状为主,疗效尚欠理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类似于《黄帝内经》记载的“鹜溏”、“飧泄”等病名。现代医家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责之于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从肝郁脾虚、水湿内停、脾肾阳虚等病机角度进行论治,常用方药为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真人养脏汤或自拟方等[4]。然其病程大多漫长,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

医圣张仲景之著作《伤寒杂病论》为“群方之祖”,其辨证体系以六经为经,脏腑为纬,融合八纲,钤领万病。内科杂病诸症,皆可从此门径入手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伤寒杂病论》中可归属于“下利”、“腹痛”等病名,其病位六经皆可波及,然根据此病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将此病归属于“三阴”,则颇为恰当。临证中,笔者多立足“三阴”论治此病,屡获佳效,特详述于此,与诸同仁交流,望方家斧正。

1.温运太阴

肠易激综合征病程大多较长,时发时止,其病位层次已不再位于表浅之“三阳”,而是隶属于较里之“三阴”,验之于临床,其大多归于太阴病。太阴病提纲条文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大多脾阳亏虚,水湿内蕴,气机逆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诚如《黄帝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其证候常见:面色少泽或萎黄,腹部满胀、疼痛,肠鸣飧泄,便质稀溏,多夹有未消化食物,甚则泻下水样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腻,脉濡无力。针对脾阳不足,湿浊困脾之病机,故治以温运脾阳,燥湿止泻。方以理中汤为主方,以苍术易白术(亦有学者认为《伤寒杂病论》所载“白术”即为“苍术”[5])。其中干姜温太阴脾土,《神农本草经》云其“主肠澼下利”,温中焦之阳而去脾胃之结滞水饮;苍术燥太阴之湿,功专运脾;人参益气健脾;甘草和中补土;诸药合用,共奏温中益气,运脾燥湿之功[6]。太阴之土,敦重厚实,最忌潮湿淤腐,最喜刚燥健运,故以干姜之温,辅以苍术之运,形成温运太阴之格局。若患者素体肾阳亏虚,或病久累及至肾,导致脾肾两虚之证,出现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腰膝畏寒,小便清长,尺脉沉细等症,则宜太阴少阴同温,益火补土,令先天之元阳与后天之脾阳互相温煦,方选附子理中汤,其中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亦补脾阳,先后天同温。若患者屡感外邪,正气亏虚,无力托邪外出,或医者误用下法,导致邪陷太阴,络脉瘀滞,出现下利,腹满时痛,脘腹拘急疼痛,时作时止等症,则宜以桂枝加芍药汤,通阳益脾,缓急止痛,其中芍药倍于桂枝,主破阴凝而布阳和,入络化瘀,令络通瘀消,邪出太阴。

病案1

唐某,男性,35岁,2017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反复腹痛腹泻3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3年前在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屡用中西药治疗,疗效不显。刻诊:患者近2月余反复腹痛、腹泻,伴有绕脐部位腹胀,矢气觉舒,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少泽,精神倦怠,大腿及腰部畏寒,双膝关节觉酸软无力,口淡不渴,泻下大便稀软,或如水样便,小便清长,舌淡胖,齿痕较多,苔白腻水滑,脉虚软无力,双尺沉细。证属脾肾虚寒,水湿困阻。治法:温运太阴,兼壮肾阳,行气利湿。方拟附子理中汤加味:黑顺片12 g(先煎),干姜20 g,苍术20 g,炙甘草10 g,木香10 g,姜厚朴5 g,补骨脂10 g,赤石脂30 g。7剂,每日1剂,每日2次。二诊(2017年11月13日):患者自诉腹痛、腹胀有所缓解,然大便依然稀溏,尿频,夜尿每晚2~3次。上方加乌药10 g、山药15 g,再进7剂。服药后诸症改善,依此方药化载加减,前后调理2月余,诸症明显好转。

按:患者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精神倦怠等表明脾气亏虚;泻下水样便,舌苔白腻水滑,表明湿浊内阻;腰以下畏寒,双膝无力,舌淡胖,齿痕多,脉双尺沉细,表明脾肾阳虚。故治以附子理中汤为基础方,温运太阴,加入木香、姜厚朴以行气燥湿,补骨脂温肾固摄,赤石脂涩肠止泻,药后诸症好转。二诊夜尿频,乃因肾阳亏虚,气不化水,故原方合缩泉丸(即加入乌药、山药),诸症明显改善。

2.温畅少阴

少阴包含足少阴肾及手少阴心,此为君火及相火位居之地,内寓真阴真阳,水火既济,阴阳会通,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病邪侵及少阴,累及心肾,病情大多较为危重,或从寒化,或从热化,皆为阴阳两种极端。《黄帝内经》云:“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因此,少阴不仅为人体正常水火、阴阳的交通枢纽,亦为“三阴”气机运动之枢纽,通达“三阴”,若“三阴”气机不畅,易致少阴之郁厥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已至少阴,临床罕见少阴热化证,其大多表现为少阴寒化证与少阴郁厥证,治法则有温化少阴与畅达少阴之不同。

《伤寒论》第316条条文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此为少阴寒化证,少阴心肾阳虚,寒水上凌心肺,下浸肠胃,其证候常见:腹痛腹胀,下利清谷,精神疲惫,喜睡,面色苍白或晦暗,周身畏寒,手足沉重厥冷,下肢尤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水滑,脉微细沉。针对心肾阳虚,水渍肠胃之病机,故治以温肾阳,散寒厥,利水湿,俾真阳振奋,阴霾自散。方以真武汤为主方,其中附子性味辛甘,内充实,外强健,纯阳大热,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功用温壮肾阳,散寒回厥[7];生姜温中止泻、利水散寒;茯苓利水渗湿;苍术运脾化湿;芍药利水气、止痛。

《伤寒论》第316条条文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为少阴郁厥证,气机郁遏于少阴,阳气无法通达于四末,其证候常见:腹部拘挛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便质稀软,四肢末端发凉,或指头微温,周身不甚畏冷,精神不甚疲惫,或目光有神,舌淡苔白,脉弦缓或弦而有力。针对少阴阳郁之病机,故治以疏畅少阴,透达郁阳,令木郁疏解,阳气透达。方以四逆散为主方,其中柴胡疏调气机以达郁遏之阳气,枳实破气散结以通脾胃之郁滞,芍药、甘草以破除血痹、柔肝缓急[8]。诚如李士材云:“按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而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疗。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故以柴胡凉表,芍药清中,此本肝胆之剂,而少阴用之者,为水木同源也。以枳实利七冲之门,以甘草和三焦之气,气机宣通而四逆可痊矣”。

病案2

陈某,女性,43岁,2016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反复腹泻伴有腹痛1年余。患者早餐后极易出现腹痛、腹胀、肠鸣,然后急切欲便,排出稀水样或稀糊样粪便,便后腹痛、腹胀、肠鸣消失,尤其是食入豆浆、牛奶、鸡蛋等食物或情绪急躁后,症情更为明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刻诊:患者面色萎黄,少泽,近1月因工作压力过大,脾气急躁,易怒,早餐后腹泻3-4次/日,伴有腹痛、肠鸣,排出稀水样便,夹有未消化食物,泻后痛减,手足冰凉,易出汗,汗后则更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少阴郁厥证。治法:疏肝解郁,畅达气机,建中止痛。方拟四逆散合小建中汤:柴胡15 g,白芍15 g,枳壳15 g,炙甘草15 g,桂枝8 g,生姜10 g,大枣10 g,饴糖20 g(烊化)。7剂,每日1剂,每日2次。服药后明显好转,患者依照此方在当地药房抓药,连续服用1月,明显改善,随访3月未发。

按:患者因工作压力过大,脾气急躁,情绪易怒,此属肝气郁滞,木郁则克土,致餐后腹痛、腹泻,泻后痛减,手足冰凉,脉细弦,表明肝气抑郁致阳气无法外达四肢末端,少阴郁厥;患者面色萎黄少泽,大便稀水样,夹有未消化食物,表明少阴郁厥,阳气无力畅达,肝木克土,致中焦阳气不振,脾虚失运。故治以四逆散合小建中汤,以疏解少阴郁厥,建中止痛,药后诸症明显好转。

3.温清厥阴

厥阴为“三阴”病的最后阶段,包含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肝为风木之脏,内蕴相火,其具备体阴用阳之特性,喜疏泄,主调畅一身气机,其上连心火(子母相应),下达寒水(乙癸同源),中疏脾胃(五行相克),与上、中、下三焦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诚如《侣山堂类辨》云:“五脏之气,皆相贯通”。若病入厥阴,容易形成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肝脾不和等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其病程时间大多较长,症情时轻时重,缠绵难愈,患者往往极易伴发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疾患,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医者此时宜细察精详,体察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临床辨证加以分析,临床诊治加以疏导、抚慰、鼓励患者,使其建立信心。从中医角度而论,病程日久,肝失疏泄,气郁而化火,邪正交争,肝木横克脾土,致脾肾虚寒,其证候常见:大腹胀痛,腹泻,泻下便质稀溏,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口渴喜饮,口唇红赤而干,胃脘部灼热感,或觉气从少腹向上冲逆,饥不欲食,下半身畏冷,小便清长,舌尖红,苔黄或白,脉细弦,沉取无力。针对上热下寒之病机,故治以清上温下,扶正止泻。方以乌梅丸为主方,其中重用酸味药乌梅、苦酒,以收敛肝阴而制约木火横逆之性,且收涩止泻力强;人参健脾益气,培土抑木;细辛、蜀椒具辛散之性,畅达肝郁,取《黄帝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意;黄连、黄柏苦寒坚阴,厚肠胃,《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连主“肠澼,腹痛,下利”,黄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肠痔,止泄利”,由此可知二药在肠胃方面具有“止下利”之专功;当归滋养肝血而补肝之体,固厥阴之本[9]。诸药合用,清上温下,交通阴阳,攻补兼施,最适合于肠易激综合征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且乌梅丸原文记载“又主久利”,即为明证。

病案3

岳某,男性,56岁,2017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反复腹泻10余年,加重半月。患者曾于当地三甲医院行多次大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以及电子肠镜检查,皆未提示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刻诊:每日反复解稀糊样便2~3次,伴有腹胀、腹痛,偶夹有未消化的食物,口苦口干,喜饮温水,头痛,胃有灼热感,腰以下觉冷,畏风吹,小便清长,夜尿频,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而无力,双尺欠沉。证属上热下寒。治法:清上温下。方拟乌梅丸:乌梅20 g,细辛3 g,桂枝12 g,黄连3 g,黄柏10 g,当归12 g,党参15 g,川椒5 g,干姜5 g,黑顺片5 g(先煎)。7剂,每日1剂,每日2次。二诊(2017年3月3日):腹泻、腹胀、口干、口渴等症状明显好转,夜尿仍频。效不更方,依前方继服14剂,诸症明显改善。

按:患者口干口苦,头痛,胃有灼热感,舌苔薄黄,表明热在上焦,苦为火之味,火热炎上,则现口苦;上焦火热灼伤津液,故口干;火热上冲,则头痛、胃灼热。患者喜饮温水,腰以下觉冷,畏风吹,小便清长,夜尿频,脉双尺欠沉,表明下焦虚寒,腰为肾之府,肾阳亏虚,故腰以下冷,畏风;肾阳虚无以化水,则小便清长,夜尿频,双尺欠沉。故治以乌梅丸原方清上温下,交通阴阳,药后诸症明显好转。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多病程漫长,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难度。从六经的角度辨治此病,可知其病位大多较深,隶属于“三阴”。其在太阴,宜温中运脾,燥湿止泻;其在少阴,宜温化阴寒,畅达气机;其在厥阴,宜温上清下,收敛固涩。然病位有合病之态,病邪亦有相兼之时,临床辨治宜守法度,通机变,此时宜遵仲景原意--“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拘于一经,而又不忘其一经,灵活辨治,随机活法,临床方可收峻捷之效。

参考文献

[1]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529.

[2]Longstreth G F, Thompson W G, Chey W D,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5):1480-1491.

[3]李桂红,晏喻婷,蒋波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显微镜下结肠炎的诊治进展[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8,8(04):173-177.

[4]魏景景,周正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18,35(02):157-160.

[5]王强,林昌松.论经方中的白术或为苍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5):2043-2046.

[6]吕林,唐旭东,王凤云,等.肠易激综合征从脾论治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3):943-946.

[7]廖华君,钟玉梅,张文婧,等. 术数“三”在经方对药中的运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58-60.

[8]李力强,张贵锋,曾艺文,等.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6,57(14):1214-1217.

[9]周鸿飞,吕沛宛.乌梅丸和加味乌梅汤的方义探讨及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8):3406-34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易激综合征:难治的“小病”看中医怎么对付!
肠易激综合征 经方案例
肠易激惹综合征验方
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肠镜检查正常,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如何治疗?(老中医70年经验无偿公开)
治术后之证,重后天之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