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骑行崇明-12

第五天,2022年10月16日,城桥镇->南门港->石洞口->家,52公里


原来安排最后一天上午在城桥镇转转,但前几天已经提前完成,今天就直接回家。早饭后去买了一些崇明糕,赶上8点的轮渡,留足了时间,没有过来那天的紧张。

船行途中用百度地图看着航线,发现是沿岸线向东南(崇明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到长兴岛西北角再横渡江面,最后在接近石洞口轮渡站前,略向上游偏航,再顺流靠上码头。询问船员为何是这样的航线,都说向来就是这样的。

我猜测,相对于江流对航线的影响,长江口南泓水下的暗沙才是决定轮渡航线的主要因素。崇明岛在近二千年的涨坍过程中,基本上是南坍北涨,岛北一直在涨,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大规模围垦后,北泓的暗沙很少,所以北泓航线更多考虑江流,而南泓水下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坍入水中的暗沙,这些暗沙可能还有流动性,所以靠近岸边是最安全的航线。

张修桂先生在《上海地貌环境变迁与先民生产文明创建》一文中说:

在全新世高海面时期,长江口在镇扬一带形成喇叭口形河口湾。在宽广的河口湾内,由于水流扩散和涨落潮流流路的分歧而形成一系列河口沙洲。河口沙洲的发育又导致长江河口呈分流河势。而长江主流从河口湾北部直泻东去之时,泥沙主要堆积于苏北沿岸,而当主流南下时,江南上海地区直接承受长江来沙。长江主泓的南北迁移,致使泥沙供应条件随之发生变化,并由此引起三角洲海岸侵蚀与堆积作用相交替……

距今7000年来,上海大陆地区成陆过程的总趋势是,以不同的淤涨速率,逐渐向东扩展新的陆地……与此相比,上海大陆的北岸和南岸,由于受长江河口和杭州湾河势变化的影响,岸线则发生较为复杂的变化……

从宝山新陆至浦东黄家湾的长江南岸地带,其成陆与上海大陆地区的成陆过程同步,盛桥以西北岸段成陆于距今1700年前,盛桥以东南岸段成陆于距今1700-1000年间。当时长江河口段极为开阔,江中仅有若干规模不大的河口沙洲(东沙和西沙),唐代以后,尤其是元明时期,河口诸沙迅速扩大、合并,形成巨型的河口沙洲崇明岛,长江河口段过水断面随之缩窄,加以长江水流在科氏力作用下南偏,导致江流对长江南岸冲刷加剧,造成长江南岸不断坍进……

陈金渊先生在《崇明岛的变化》一文中说:

由于长江江流及海潮的侵蚀作用,崇明岛岸线并不稳定,有南坍北涨的现象。20世纪中叶,岛的面积由6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1083平方公里,岛的西北端以年均200~300米的速度伸涨,长江北泓道最窄处仅12里,有连接北岸的趋势。20世纪末,岛北长江北泓日渐淤浅,岛又在不断扩展之中。从长江北岸沙嘴及其沙洲变化的历史来看,崇明岛连接北岸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岛与北岸涨连,长江三角洲北部将出现第二个马蹄形海湾。不过,长江流量巨大,单靠南泓道是否能容纳丰水期最大洪水全部流量,是否会引起其他问题,乃是今后值得慎重研究的问题。

渡船慢慢靠上石洞口码头,回首崇明岛,想起萨都剌的《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然后顺着原路骑,中午到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口江道冲淤与崇明岛发展趋势
崇明岛 未来或将改变上海经济格局
这个岛屿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东海瀛洲”!
揭开中国第三大岛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崇明清水蟹介绍
1400载沧海桑田,看我大美崇明历史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