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651——股肿医案一则

杨某某,女,83岁。20190212日初诊。

主诉:右下肢肿痛2年,全身浮肿2月余。

病史:患者2年前突发右下肢肿胀、疼痛,予当地医院查下肢静脉彩超提示: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好转出院。2月前出现全身浮肿,以下肢为甚,西医予利伐沙班、迈之灵片、呋塞米、螺内酯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刻下:全身浮肿,以下肢为著,活动受限,身困嗜睡,恶寒,口干,大便干结,舌淡苔白,脉沉。

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炮附子9g(先煎) 茯苓20g 白术30g

黄芪30g    泽泻12g    猪苓12g

葛根20g    泽兰15g    连翘12g

枳实15g    山楂20g    红曲6g

大腹皮12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

二诊(20190223日):药后证缓,水肿稍减,恶寒,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淡苔白,脉弦。上方加大黄6g(后入),续服七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190302日):药后肿胀已缓,下肢痠软,口干,腹胀,大便偏干,舌淡苔白,脉沉弦。予二诊方加石斛12g、莱菔子15g,再服七剂后诸症悉缓。续服守方加减调治余,诸症皆除。门诊随访,下肢肿胀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归于中医“股肿”、“瘀血流注”、“脉痹”等范畴。《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备急千金要方》云:“气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瘀则生热。”临床医家多认为本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瘀、虚,其病机以瘀、湿为主。

本案患者年老体弱,先后天之本虚衰,阳气渐耗,气虚推动无力,瘀血阻于阴脉,痹着不通,营血逆行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血不利则为水,“瘀血流注,亦发肿胀,乃血变成水之证”,加之脾肾阳气亏虚,内不可化气行水,中焦转输与下焦蒸化失司,水液输布失常,泛溢周身,故见水肿;阳气不足,外不能温煦肌表,卫表不固,腠理不实,故见恶寒;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无以濡养四肢百骸,故见身困乏力;阳气不振,阴阳失合,故见嗜睡;阳虚不运,脾运失职,津液输布失常,津液不能上承,故出现口干;阳气亏虚,推动无力,大肠传导失司,故致大便秘结。故当治以温肾健脾,通阳利水,行血祛瘀,方选真武汤配合五苓散加减。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燥湿退肿,使水有所制;三药同用脾肾阳气得复,水有所主,共制内停外泛之水。茯苓渗利水湿,兼以健脾;猪苓甘平,利水燥土,泻饮消痰;泽泻甘寒,专主渗泄,宜入膀胱诸经,其行水之功过于猪苓;三药同用利水之中兼以泄热,利水湿而不伤阴。《雷公炮制药性解》言大腹皮“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主冷热气攻心腹,疏通关格,除胀满,祛壅滞,消浮肿。”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其气味和平,不伤迅利,乃行经化结之良品,正如《玉楸药解》中云其“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经活血,破滞磨坚,胎产俱良,瘕癥颇善,止腰腹疼痛,消痈疽热肿。”《药性论》言连翘“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伍茯苓等渗利之品,共利水气,并制附、姜温燥之性。葛根解肌舒筋,布散津液;更有红曲消食活血,山楂消积行血,枳实破气消积。全方温阳益气之品与活血利水之药相配,标本兼治,行温肾补脾、利水活血之功,补而不助邪,使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得清,以收邪去正安之效。

二诊患者水肿稍减,且大便干结难排,故于原方基础加大黄,以其苦寒,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又能下瘀血,破症瘕积聚,可增前方化瘀通便之功。三诊患者症状持续改善,肿胀已缓,但口干、便秘未除,故予石斛益胃生津、莱菔子破气消谷。药后诸症悉缓,续服守方加减调治余,阳气得复,水有所主,水津得布,瘀血得行,故诸症皆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升阳化气汤治功能性水肿
宋孝志教授从血论治水肿病
彭万年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
史载祥运用经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经验 (转载)
化瘀利水汤治复发性水肿(当归,桃仁,红花,赤芍,猪苓,车前子,泽泻,赤苓皮)
脾肾阳虚舌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