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此四条,保你是个合格的科研人员



本不想谈这个问题,因为将一个兴趣爱好像谈职业准则一样生拉硬扯总觉得的不是那么妥当。


职业有标准,行业有规范,比如教师有师德标准。


科研有吗?


我觉得有。如果没有就不能做科研或者科研做不好?


也不是,因为这一所谓的科研基本素质是内化的品格不是外在标准。


不能作为对科研人员进行品评的条条框框。历史上阴差阳错,混迹于学术圈,将学术圈混成娱乐圈的大牛多得是。


但是今天为什么要提,因为但凡成就一番事业的科研大牛都有一些共性的基本素质,如果你对不上了也不是就意味着你不能从事科研,因为科研人员行业五花八门,每个专业方向的科研活动都不一样。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成长环境不尽相同,才塑造了身怀不同绝技的铮铮好汉。


算起来这学术行业分类可比起梁山好汉的一百单八将要复杂得多,不一而足。但是如果你有一些小毛病与其相悖,你又有一颗拯救地球的心,那还是听我吹一下吧。


1)朴实而坚毅


朴实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要求我们不要说假话。现在因同行评审造假、数据造假、结果不能重现等等被撤稿的事情太多。有身败名裂的,有富贵险中求,一招得胜,鸡犬升天的。


为的是什么?出名!


学术圈出名与娱乐圈有点像,开会的时候我看到同行的大牛,也会投过去两个暖暖的心心。我不是爱他,更不是想嫁娶,是因为我对ta们的学术观点很赞同。


但是有的出名是为了拿钱,这就有娱乐圈的味道。我对近期的撤稿事件感到惭愧且气愤。我在这一新闻下的评论里写到:“这不应该是个结束,只是个不太好的开始。”


但是,对于那几千万科研资金我很不赞同。这几千万可以支持多少科研人员的梦想。而这一决定是建立在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研究上面。我有时想,我要是造数据发个nature或者science什么的,也应该能搞个几千万花花吧,这是科研体制的悲哀。


科研需要坚持,甘坐冷板凳。论文发表了需要坚持,基金中了需要再接再厉,实验失败、论文悲剧、基金流产你还得锲而不舍,犹如《摔跤吧,爸爸》里面讲的,梦想只会在坚持里成长。


我不太赞成逃避科研的人,不管什么原因,其实核心还是自己妥协了、投子认输了。坚持梦想,不断努力,决不妥协才是科研精神。


成果发表自然不会想到坚持,那时只有美美的幸福和憧憬。遇到挫折的时候,你可以哭、可以浪、可以六亲不认谁也不理,但是哭完了你必须得重新挑战失利,挑战困难。


坚持读文献,像看爱情小电影一样迷恋它;坚持参加学术报告与会议,像追求美女一样粘着它;坚持论文发表,像做美味佳肴一样搞定它。


2)需要举一反三


科研不是改试卷,科研的核心在突破。别人的提法和思路是成熟的,那你就要继承和发扬。继承容易,但贵在发扬。


新的思路的出现,往往植根于你长期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积淀和对大量问题的总结。我不赞成经常换方向的科研人员。虽然短期内可以有好的成果出现,但是往往不持久。


我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里要写的前一成果的总结部分很欣赏。现在都一夫一妻制了,你也要从一而终。但我欣赏学科交叉和开拓新领域,这正是发扬的集中体现。


需要的是你对原有学科的知识和方向有成熟把握和未来新方向的前瞻性认知,如果达到这样,你不是仙也成魔。我至少还没有这个本事,但是膜拜的心是大大的有。


3)一颗挚爱的心


没有兴趣,你坚持不了科研。因为你的科研路上绝不会一帆风顺。没有兴趣引领的科研肯定会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折戟沉沙。


我们有时候很欣赏国外人论文里美妙的图片、恢弘的数据。原因是什么?


因为老外有的时候为了表达一种全新的数据形式,而会话很多的时间去学习一门语言,长期积累数据。


不能将科研等同于任务,那样出来的成果不是有瑕疵就是会出现结果有误之类。我有一个吴立师兄,现在在安徽师大。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方向,更不是一个导师,但是我愿意喊他师兄,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科研兴趣萌发的精神气,我很欣赏。


据说他有几个绝活:每天坚持看文献,记住,只要www还在,他就会看;听歌只听仓木麻衣,这个爱好我很想咨询一下他,和第四纪是不是有关系。


永远一双棕绿色的解放胶鞋,这个谈不上美观,因为人家压根不在乎穿什么,在乎的是几天脑子里收获了什么。


他的兴趣就是科研,吾爱美女,吾更爱科研。我早说过,科研就是和尚尼姑历险记,中途掉下去了,那就还俗吧,野和尚、野尼姑之流终会出事。



4)好身板


调研需要好身板,做实验更需要,写论文、写报告那就更是了。现在科研大部分都是坐着的,一个个站起身来都一个动作——捂着腰,龇牙咧嘴。


散会的时候从后面往前一看,简直就是一帮老头老太太在参加会销。没有好的身板,科研是难以为继的。因为科研需要的是自己动手去探索。


有的时候看到英年早逝的科学家,真是心情沉痛,王如松先生、李小文先生、黄大年先生等等,太多了,看到科学网上不断报道的消息,真是惋惜。


听说施一公先生经常一夜把论文搞定投出去。我很佩服他的能力,但是还是提醒他需要注意身体,细水长流才对。


我的腰最近又开始泛酸了,有的时候只能躺在床上,真是感叹科研如果可以躺着搞定就好了,这让我想起那些躺着就把钱赚了的有技术的女人,羡慕她们。


说来奇怪,有的人搞科研,成果与身体呈显著的反比,成果越多,身体越差。


有的人不是正比吧,但是没有影响。


我在南大读书时候,我就特佩服我们的院长鹿化煜教授,讲话中气十足,成果一大堆,没看出来他走路捂着腰或者脖子啊,很奇怪,回头咨询咨询。


有此四条,保你是个合格的科研人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建国科学网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发表SCI论文对科研人员有什么影响?
外媒:研究称突破性科学创新停滞不前
设立成果导向型“国家基础科学基金”,引导学术逐步回归良好氛围
孕育10名诺贝尔奖得主,京都大学与其他大学有何不同?
导师大起底|联系导师前,对方最怕学生做这些事……
专注快乐!贵州29岁小伙研究成果登上世界顶级学术期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