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喂养,从来不是喂奶这件事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期数:第588篇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随着亲子关系问题在社会上暴露的普遍性,心理学界开始注意到温尼科特的婴儿理论对理解成人世界的重要性。
有很多议题揭示了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比如《早期母婴关系与儿童人格发展》《创伤家庭儿童的早期预防》等。
有位母亲在生孩子过程中非常痛苦,差点死掉,这对孩子和母亲都很痛苦。
这个母亲无意识会把这份痛苦投射给孩子,孩子就在母亲的打骂、忽视、虐待中长大,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多无法忍受的暴力和情绪。
由此可见,母亲的人格特质有问题,婴儿就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母乳喂养期间,母婴就已经开始互动,这个互动有没有让孩子感受到饱满的爱,这对孩子自信、活力、创造力的培养很重要。
因此建议年轻的妈妈,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尽量用乳汁喂养孩子,不要用奶瓶喂养。
因为,母乳喂养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奶瓶不能替代的那种婴儿吮吸母亲乳头之间的联结感和满足感。
母乳喂养其实就是情感手段,营养手段,也是一种交流手段。
有些母亲会害怕婴儿咬自己的乳房,就不愿意用母乳亲自喂养。
这个时候,就是培养婴儿心智化的表现。
当婴儿咬乳房的攻击性表现出来的时候,妈妈怎么办?
这个时候妈妈的表现是既不能打婴儿,也不能忍着不动,而是真实、自然地叫一声:哦!
此时,婴儿才会意识到把妈妈咬疼了,就会形成一种分寸感,知道自己的嘴是有力量的,妈妈会痛。
如果妈妈忍着不吭声,婴儿就会怀疑自己,我咬的是什么?这是乳房吗?
所以,妈妈要真实、自然地反映出自己痛了。
当婴儿意识到“我的行为导致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这就是心智化发展的表现,也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时刻,对婴儿的自信培养很重要。
所以,真实自然的妈妈对婴儿心理发展非常重要。
喂养,不仅仅是喂奶的事情,还有很多心理、情感的需要。

"心之力”悟书会—心理成长团体

心理 · 沟通 · 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喂养方式与婴儿的心理
怎样给孩子断奶 4种断奶方式可选择 妈妈们要记住
妹妹“来了”爸妈“没了” 她“变了”
成年后的婴儿:不断在寻找,始终不满足
妈妈乳房小,如何保障婴儿吃得饱?
抱大的孩子更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