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用这一招来对付“小人”和“谗言”,绝了!
所谓谗言,是指那种无中生有、道听途说或添油加醋以中伤、陷害别人的话。从古至今,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组织,只要有争权夺利的地方,往往都避免不了“谗言”。

谗言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危害都是极大的。《吴子·治兵》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孤疑。”作为领导者,听信谗言,是非颠倒,到头来,没有不带来祸患的;

而对于个人,谗言更具有毁人的力量。有些人一生怀才不遇,或在官场和事业上屡遭坎坷和挫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在某些关键时刻和关键环节上受到了谗言的戕害。


我们的古人在与谗言的“斗争”中,摸索出了很多对付小人和谗言的方法。比如像下面这样的“提前预防”法


战国时魏国的大臣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邯郸去当人质。他提前预见到可能会有小人进谗言,于是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不相信。”

“如果有两个人说呢?”

魏王说:“那我就有点疑惑了。”

“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相信了。”

庞葱道:“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然而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又何止三个。希望大王您能明察秋毫。”
此外,古人还有一种对付小人和谗言的方法,虽兵行险着,剑走偏锋,却也令人拍案叫绝。我们还是直接用案例来说明:

西汉文帝时,大臣袁盎与宦官赵谈不睦。赵谈经常在文帝面前造谣中伤袁盎,袁盎为此很担忧。

袁盎的侄子袁种给他出主意:“叔父不妨当众羞辱一下这个阉货,让皇帝知道你们俩有仇,这样以后尽管他还会陷害你,但皇帝却不会相信他了。”

一天,文帝坐车出行,赵谈在车上服侍。袁盎便跪在马车前,向文帝进言说:“臣听说能与天子共乘一车的,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我大汉虽乏人才,但陛下也不能和一个受过宫刑的宦官坐在一起吧?”

文帝闻言大笑,立即让赵谈下车。赵谈哭着下了车,以后虽想害袁盎,但文帝都不听信他了。
对于已经很难与之和解的小人式的对手,不妨索性将与他的矛盾公开化,这样即使他向上级进你的谗言,或跟旁人说你的坏话,人家也会觉得是因为你们关系不好他才这样说的,其谗言或坏话的可信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这一招应该挺有效的,古人可谓屡试不爽,再来看一个例子:
东晋时,温峤尽忠于朝廷。他在大将军王敦手下做事,因王敦有叛逆之心,他便假意逢迎。

后来王敦命他去丹阳当太守,温峤担心自己一走,王敦的同党钱凤会乘机挑拨离间,于是决定演一出“戏”:

在王敦为他饯别的宴会上,酒过三巡后,温峤走到钱凤面前,向他敬酒。钱凤还未饮酒,温峤假装酒醉,用上朝时记事用的手板把钱凤的头巾打落在地,厉声说:“你钱凤是什么东西?我温太真(温峤字太真)敬酒,你竟敢不喝吗?”

温峤走后,钱凤果然对王敦说:“温峤与朝廷关系密切,不能信任他。”王敦则道:“太真昨天喝醉了,对你稍加声色,怎么能这样讲他的坏话呢?”于是,钱凤的谗言便都行不通了。

对于史书中记载的这些案例,你怎么看?你觉得这种方法实用吗?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古今神秘文化”!)

/完.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

别忘了点赞、转发和关注哦!

~您的举手之劳,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三人成虎,怎样才能明察,做一个明白人?
戒谗言
说话的艺术,十条金律让你成为谦谦君子!
大家切莫听谗言
面对谗言
12-6颜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